分享

转贴:为什么巴菲特强调护城河而彼得林奇强调成长性!

 江苏常熟老李 2013-08-06

转贴:为什么巴菲特强调护城河而彼得林奇强调成长性!

(2011-05-06 22:32:05)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在投资中本质的共同点是:都以企业价值成长为收益根本,都不以交易为盈利目的。所以选择股票的时候,都以企业质地为投资方向。既然以企业增值为目的投资,他们都强调耐心持有。

 

但在企业选择类别上,以及持有的时间上,他们还有区别,这个分歧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管理资金规模的大小,持有时间长短,甚至个人的生活性格决定的。

 

由于巴菲特管理的资金规模大,所以他强调稳健成长,强调护城河的重要性,强调“如果不打算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由于巴菲特并不十分勤奋,几乎很少去上市公司调研,所以他强调集中投资,起码我阅读所有关于巴菲特的书籍,没有任何迹象告诉我巴菲特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我看到的结论是“巴菲特躺在地板上给朋友聊电话煲”,以及“抱着美梦。踏着舞步上班”,这样的心态肯定不是彼得林奇这样的工作狂忧虑狂所能获得的。

 

当然,我不敢妄自评价我们敬爱的巴老是一个懒惰的人,那是对我们祖师爷很大不敬。

 

所以,巴菲特强调的几条军律“护城河”、“持有到永远”以及“集中投资杰出企业”,是巴菲特客观情况的必然选择,他由于资金规模大不便频繁换股,所以只能选择护城河并持有十年以上,由于巴菲特很少调研上市公司,所以他只能研究并集中投资几家最了解的好企业。

 

而彼得林奇则不然,他的十三年基金经理生涯,几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的,每天6.05分就达到办公室,连在路上都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每年调研上市公司400家以上,每天接90个电话,周末时间从不休息,甚至连三个女儿名字都弄的颠倒,但几千家上市公司代码却倒背如流,偶尔陪女儿上街,也是为了利用年轻孩子追逐热点研究股票,连“在做梦见的是股票,而不是自己的妻子”。

 

以彼得林奇的勤奋,所以他了解很多的上市公司,他买过2000家企业的股票,并且每天的交易额都达到5000万以上,以“股票多情种”而著称。

 

但是,林奇的重仓并不很多,他的重仓也仅仅集中20家左右,其他持有的150只股票都是轻仓并在研究进程中。

 

由于彼得林奇管理的资金规模不大,最初77年走马上任时只有1800万美元,所以他可以频繁的换股,由于林奇很勤奋研究太多的公司,所以他敢于买更多的股票,他的眼睛像猎鹰一样,几乎恨不得把交易所所有的成长股都一网打尽。

 

彼得林奇没有过分强调长期持有,但是他强调耐心持有企业高速成长的那段路程,这段过程可能三年也可能十年,很多的成长股在彼得林奇卖出之后,依然上涨了十倍二十倍。

 

所以,如果你打算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十年以致更长时间,那么巴菲特的策略可能更适合你,因为漫长的十年企业必须有护城河作为保证才能不被竞争者分食利益,没有企业可以在漫长的十年始终保持几乎每年倍增的速度成长,所以你只能追求稳健成长,买那种“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觉的企业”。

 

而如果你只追求快速成长三年,最多五年,那么市场空间和管理层进取能力尤为重要,而护城河则不显得那么重要,因为你只吃企业奔跑最快的那段柑橘,风险虽然加大但收益也很丰厚。

 

我见到很多的短线客,他们居然有模有样的把企业基本面复制给我看,典型的今天买明天卖的短线技术派,那么企业基本面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你以交易差价为盈利目的,那你何必在乎企业明年后年的规划呢?如果你不打算持有十年以上而只打算持有短短三年,你关注的仅仅是企业的市场空间,何必在乎护城河多宽呢?一个硕大的操场可以让你跑马,多几个人和你一同锻炼难道就造成拥挤了?象操场一样大的游泳池,当更多的人进来造成拥挤的隐患,你早已上岸了。

 

所以,不能一味教条的模仿巴菲特或者彼得林奇投资策略,你打算持有的时间长短,决定你的选股的侧重点不同,但无论哪种侧重点,耐心持有优质标的是必须的过程,千万不能朝三暮四,用林奇的话说“不要以为邻家的草地更绿”,用巴菲特的话说“不要以为别人老婆裙子下的秘密更迷人”。

 

什么?巴菲特没有说过这话?那这话是我说的。


以上转自自由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