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要点

 比上不足 2013-08-06
 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要点  
 
一、心房肥大
     1、左心房肥大(LAH):
①Ⅰ、Ⅱ导联P波时间≥0.12s,
②P呈双峰,峰间距≥0.04s,
③V1导联P波呈主波向下的正负双向,PV1负向波>0.04s,深度>1mm。
 LAH需与房间束阻滞鉴别,心电图LAH表现不典型,介于正常与LAH之间,或者LAH呈间歇性出现,无V1导联P波负向增深。 
       2、右心房肥大(RAH):
①Ⅱ、Ⅲ、aVF导联P波呈高尖型,P?Ⅱ振幅≥0.25mV;
②V1或及V2导联P波呈主波向上的正负双向型,向上的振幅≥0.15?mV。
   鉴别:①结间束阻滞:Ⅱ导联高尖型P波呈间歇性出现或短时间内出现。
       ②交感性P波:高尖型P波与心率增快有关,频率减慢P波正常。
       ③结间束阻滞与交感性P波均无V1、V2导联P波向上振幅增大。故RAH心电图PV1、PV2改变很重要。
     3、 双房肥大:心电图同时具备左心房和右心房肥大的条件。   

 二、左心室肥大(LVH)
   1、QRS波群电压: 肢体导联R>1.5mV,R+S>2.5mV?;RaVL?≥1.2mV;RaVF>2.5mV。胸壁导联 RV5+SV1>3.5V(女),>4.0mV(男),RV5、RV6+SV1~SV3>4.0mV。
 2、QRS电轴  大部分左偏在0~-30°。
 3、QRS时间可略延长,0.09~0.11s。  
4、ST-T改变??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出现ST段下移≥0.05mV,常伴有T波倒置,或T波低平。
 5、如果仅有胸导联QRS波电压增高,无ST-T改变,可称为左心室高电压。LVH心电图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三、右心室肥大(RVH) 
   1、心电轴右偏>100° 
   2、QRS形态或电压改变 
     ⑴肢体导联:①Ⅰ呈rS型,Ⅲ呈qR型,或者②Ⅰ、Ⅲ均呈rS型。③aVR呈主波向上的qR型,RaVR>0.5mV。
     ⑵胸壁导联:RV5+SV1=1.2mV。①V1导联R波振幅增高,呈qR、qRs型或呈rsR型;V5、6呈rS型。②是V1~V5或V6均呈rS型。
      无论V1是主波向上还是向下,心电轴右偏+胸壁导联电压改变是RVH诊断的必要条件,并需结合病史及临床。
    
 四、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1、QRS时间时间延长≥0.12s。
     2、QRS波形改变
    ①各导联QRS波中部宽顿;
    ②Ⅰ、aVL、V5、V6呈顶部粗顿或切迹的R型,无起始q波;
    ③V1呈宽大而深的QS或者V1~V3均呈rS型。
    ④常伴有心电轴左偏。
      3、ST-T改变   在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出现ST段下移伴有T波倒置,主波向下的V1~V3?导联≥ST段抬高伴有T波直立,STV1~V3抬高≤0.5?mV。 
     
五、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 
     1、QRS时间时间延长≥0.12s。
     2、QRS波形改变  
      ①各QRS终末部分宽顿;
      ②V1呈rsR、rSR或“M”型;
      ③Ⅰ、Ⅱ、V4~V6导联常呈qRs型,其s波显著宽顿。
      3、ST-T改变  V1或与V2导联出现ST段下移和T波倒置,其它大部分导联ST段无偏移,T波常常与QRS终末部分相反,即除aVR、V1、V2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是直立的。
    
  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
       1、心电轴显著左偏>-30°或-45°以上。
       2、QRS形态 Ⅰ、aVL呈qR型;Ⅱ、Ⅲ、aVF呈rS型,RavL>RⅠ、aVR
       3、QRS不增宽或略增宽,时间≤0.11s。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具备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LAFB共同特点,又称为双束支传导阻滞,也是双束支传导阻滞的最常见的类型。    
   七、左后分支阻滞(LPFB) 
       1、心电轴右偏+110°以上。 
       2、QRS形态 Ⅰ、aVL呈rS型;Ⅱ、Ⅲ、aVF呈qR型。
       3、QRS不增宽或略增宽,时间≤0.11s。 
        LPFB需与右心室肥大(RVH)鉴别:RVH除肢体导联心电图表现,还有胸导联表现;而LPFB无胸导联心电图表现。必要时要经心脏彩超证实除外RVH。 
      
 八、预激综合征
     1、经典型预激综合征   又称WPW综合征   其解剖学基础为异常的房室旁道,
      心电图表现为:
      ①P-R间期<0.12s;
      ②QRS时间>0.10s;
      ③有QRS起始粗顿的预激波;
      ④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⑤常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史。
        WPW综合征根据胸壁导联QRS形态分为:
       ①A型:全部胸前导联QRS波基本向上;
      ②B型:V1、V2导联基本向下,V3~V6导联基本向上;
      ③C型:右侧胸前导联V1、V2导联基本向上,左侧胸前导联V4~V6基本向下。C型WPW罕见。
       2、变异型预激综合征又称Mahaim(马海姆)综合征
       ①QRS增宽,有预激波;
       ②P-R间期正常,≥0.12s。
      其解剖学基础为具有慢传导特性的房束旁道,心电图常常类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型。
        3、短P-R间期  又称短P-R综合征  ①P-R<0.12s,②QRS正常。

        九、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P波略不同。
     2、Pˊ-R间期>0.12s
     3、若Pˊ波后面无QRS波则是未下传的房性早搏。  
     4、房性早搏多呈不完全代偿间歇(夹有Pˊ波的窦性P-P间期<2次基本的心动周期)。
     5、有时提前的Pˊ波落在其前T波中,可使该T波变形并可出现干扰性Pˊ-R间期延长。 
     6、房性早搏下传的QRS波有时增宽伴形态改变,多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称为室内差异传导。 
     7、提前出现的Pˊ波连续3次及3次以上,称为房性心动过速。

       十、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1、有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
       2、其前无P波(或无相关P波);
       3、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夹有宽大R波的窦性R-R间期=2次基本的心动周期)。
       4、有时宽大畸形的QRS波是夹在一次正常心动周期之中,称为插人性或间位性室性早搏。
       5、室性早搏连续2次出现称为成对的室性早搏。
       6、室性早搏连续3次及3次以上,称为室性心动过速。

      十一、交接性早搏
      1、有提前出现室上性QRS波;
      2、P波可在前也可在后,也可无P波; 
      3、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夹有宽大R波的窦性R-R间期=2次基本的心动周期)。 
      4、有时提前的QRS波是夹在一次正常心动周期之中,称为插人性或间位性交接性早搏。
      5、可连续2次出现称为成对的交接性早搏。 
      6、连续3次及3次以上出现称为交接性心动过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