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弑兄杀弟 逼父亲退位的?

 叶波110 2013-08-06
核心提示:结合最新出土的唐代碑志资料,对事变策划主要依据、事变运作主要环节、事变人事安排等问题重新梳理,揭示事变台前幕后的若干历史真相。


本文摘自:《历史教学》2005年6期,作者:曹印双,原题:《“玄武门之变”史事新解》
  关于“玄武门之变”,有众多谜团一直为历代好学之士所关注,胡戟等主编的《二十世纪唐研究总结》一书,对近百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有较好的介绍。本文拟在陈寅恪、李树桐、宋家钰、岑仲勉、布目潮氵风、石见清裕、砺波护、黄永年、胡戟、牛致功等先生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最新出土的唐代碑志资料,对事变策划主要依据、事变运作主要环节、事变人事安排等问题重新梳理,揭示事变台前幕后的若干历史真相。
  一、事变策划的主要依据
  “唐自开国时建成即号皇太子,太宗以功业声望卓越之故,实有夺嫡之图谋,卒酿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之玄武门事变。”〔1〕(p.58)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日夜固争曰:‘事急矣!若不行权道,社稷必危,周公圣人岂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今大王临机不断,坐受屠戮于义何成?若不见听,无忌等将窜身草泽,不得居王左右。’太宗然其计。”〔2〕(p.2416)
  李世民在他的亲信鼓动下,确定了“夺嫡图谋”之“计”。此“计”策划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军事重权人物格局。经过隋末多年征战,大唐开国有四位影响天下安危的人物。第一位是李世民,他的嫡系部队主要以洛阳为中心,控制着潼关以西,长江以北,大漠以南的大部分军事要地;第二位是李建成,他依托自身的太子地位,控制着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大部分军队,同时还遥控着幽州罗艺所部;第三位是李靖,他在荆州及长江以南军事系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第四位是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