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拿破仑?希尔):致富

 昵称535749 2013-08-06
译者: Ta的名字叫小饼干 原作者:Napoleon Hill

发表时间:2013-08-06

活动结束后认领的,自娱自乐~

“我从未听说过,付出少于回报的人能一直收获成功。”

“财富——人生真正的财富——其增长幅度与同他人分享所带去的好处的范围程度成相应比例。我知道这是真的,因为我也是通过分享而致富。我帮助过的人,不限任何方式,没有不给予回馈的;这些回馈来自相同或其他方面的资源,比起我为他们贡献的利益要高上十倍。”

二十五岁,拿破仑?希尔作为《成功》杂志的一名记者,被派采访美国首富,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见第64页注释)。卡内基当场提出要把自己大半的巨产分给希尔,结果这指的不是金钱、而是他累积的财富智慧。

希尔接受了挑战,用二十年的时间采访所有同时代的产业大亨,写出了不朽的《成功法则》。他的名作《思考致富》(1937)在本质上是这部较大作品的浓缩版,继而销量超过两千万。

《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在他的著作中又占有怎样的位置?《思考致富》提供的是纯粹的经济成功的秘诀,而《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的内容更为广泛,更像一本关于幸福、人生满足感等各类财富的哲学指南。鉴于他撰写此书时已年届八旬,书中表达自然更为全面,着重强调了致富不只是单纯的金钱财富。

敞向财富之门

这本书的风格读起来有点像电视导购,引得读者屏息翻页,急于找出“万能钥匙”为何。其实希尔从未真正为其命名,但他提供了十七条准则,或称作寻找财富之源必经的十七道“内室之门”,包括下面几点。

明确目标

按照希尔的说法,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各种成功的开端,其好处包括唤起他人的帮助,树立信念、扫除怀疑恐惧,战胜拖延症,以及营造积极的心态。他研究的杰出实业家、零售商和发明家有伍尔沃斯[1]、阿穆尔[2]、爱迪生和贝尔等人,他们的成就全都可以归结为这种特质。希尔声称,一个清晰的目标会“改变大脑的生化构造”,使之难以屈服于恐惧或失败。

额外付出

大自然让任何生物都难以轻松谋生。若非如此,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求生本能。“额外付出”意味着在毫无收益保证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实际也是人类的自然方式。

这正是安德鲁?卡内基在他的工人中所寻找的重要品质,如果他们的努力远远超出了任务的要求,他就会支付他们优渥的薪水。但是得先要有额外的努力付出才行。卡内基的总经理查尔斯?施瓦布曾经只是钢铁厂的一名日工,但是出了名的勤快,总是完成的比任务要求的还多,所以很快一跃而上,赚得年薪七万五千美金,成为当时全美最高薪资。之后因为更多的额外付出,他又获得了一百万美金的奖励。

希尔指出,卡内基哲学看上去可能和赶超争先的纯经济哲学类似,但是它也是对人们的道德治疗,即不管你认为是否会有回报,在人际关系中要做到额外的付出(帮助或保护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人们)。

希尔讲了一个故事,在纽约市一位老妇人闲逛进一家商店,而且明显不是来买东西而只是来避雨的。一个年轻职员端来一把椅子,好让她坐下来;当她准备离开时,他又把她送到人行道边。他的这些行为显然与经济利益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老妇人与商店签约,指名要那个年轻人服务,希望他到苏格兰帮忙布置那儿的一幢房子。这一要求带来了数十万的家具配件采购单。那幢“房子”其实是斯基波古堡,安德鲁?卡内基著名的豪华度假别墅,而老妇人正是卡内基的母亲。

希尔收录了好几个类似的故事,以此说明普通工人是如何通过毫无怨言帮助他人来获得巨大回报的。但是人不应该只为了金钱回报而去额外付出;这种行为自身所产生的热情和活力也是其价值所在。比预期要求做得更多,让你里里外外闪耀出众。

运用信仰的力量

我们坚信,只有那些承认并且利用无穷的精神力量的人们,才能实现伟大而持久的成功。我们不会为此而致歉。

希尔所探讨的信仰重要性,并非从严格的宗教术语方面而言,而是你的大脑与“无穷智慧”的宇宙意识之间的纽带。信仰是奇迹显现的动力源头,也是获得人生财富的关键。

运用信仰的力量就是相信“不可能”可以成为现实——不可思议的事来自不可思议的想法。希尔详述了卓越的企业家们不屈不挠的梦想,在事物创造出来的很久以前就一直想象和坚信着。这种信仰比任何金钱都要珍贵,因为它让你与宇宙及其力量联系起来,而这笔无形的财富很少有人真正懂得。

他评论道:

信仰有一个奇怪的特点,通常是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迫使人们越过平常思维来寻求解决之道,它才出现。

也就是说,摆脱困境似乎没有可能,以至于他们必须要依靠比自身或潜力更强的力量;没有迹象表明他们能爬出洞,不过他们仍然可以冷静地依附于一个显然疯狂的信仰。这就是著名的“信仰的飞跃”,为很多伟大的企业打下基础。

人生财富

希尔列举出人生的“十二笔财富”:积极的心态,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免于恐惧,希望成功,能有信仰,愿意分享祝福,拥有“甘心的付出”或人生目标,对所有话题持开放态度,自律,能理解他人,和拥有经济保障。

他注意到财富和致富奇怪的一面:做好收获的准备。他谈到“无价的资本”,如果你意识到它如何运作,就能带给你任何你所想要的。这就是你的“共振中心”,持续将你的心境传向外界,再潜意识地从中获取信息。你有两个自我,一个消极,一个积极。当受消极的自我控制,你的头脑会吸引负面情况;当受积极的自我控制,就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希尔写道:“不论是物质财富还是无形财富,积极的心态(PMA)是一切财富的开端。”

当然也有很多消极的小人变得富有吧?没错,不过他们不曾拥有更为广阔的无形的人生财富,希尔列举出的有爱情,友情,同志情谊,家庭和睦,享受工作,身体健康,免于恐惧,相信未来以及欣赏大自然。希尔说,如果你想既富有又有幸福,就必须让积极的心态成为基本的生活习惯。

补偿法则

希尔讨论了他称为补偿的“伟大的宇宙计划”,向他人提供服务不可能没有相应的回报。不管是在现在、将来或是以出乎意料的形式收获,法则绝对可靠。想实现任何财富,想“得到”,首先要给予。生活已经一遍遍地验证了这条规则的正确性,为何众多人对此视而不见仍然是谜。

财富是双行道:你的财富主要依靠知识或他人的帮助。(比如,作为一名作家和演说家,希尔的成功靠的是安德鲁?卡内基的智慧,以及让他知晓成功秘诀的其他数百位商人。)而作为报答,宇宙法则会责成你帮助他人,传授自己的知识,成为给予和收获的无限循环的载体之一。伟大的财富会选择的人,是那些能提供最有价值的东西的人们,而反过来,他们必须也要将财富传递下去。

最终评论

这是一本容易第一眼就被忽略的励志老书,缺少一个真正的结尾,内容也似乎有些不连贯。不过拿破仑?希尔会被认为是成功学热潮的伟人不是没道理的。他的书值得专注思考,仔细阅读就会有所回报。

希尔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他的“共振”和“传播”概念可能出现在一本新世纪致富指南中,而这些想法来自希尔那个时代美国最成功商人的秘诀。如果你怀疑这些“精神素材”在致富方面的有效性,得知财富创造的代表作家视之为工作核心,也许你会重新考虑一下。吸引法则或补偿法则并不是希尔设法捏造出来的,大多数人之前在灵活的人身上可能不能忍受这些法则,希尔在向大众强调它们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1] F?W?伍尔沃斯(1852-1919),做过杂货店店员,从一家五分一角(Five and Dime)零售商店白手起家,开创了固定价格销售以及自助服务,因他的伍尔沃斯便利店而彻底改变了零售行业,成了亿万富翁。

[2] J?奥杰恩?阿穆尔(1863-1927),1901年继承家族肉类加工企业后,使之从当地中型肉类企业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产品超过3000种的大型企业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