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塑化剂风波调查:超七成网友闻“塑”色变

 兴girl 2013-08-06
导语:近日来,台湾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持续蔓延。6月1日,凤凰网健康频道发起一项名为“台湾塑化剂风波”的调查,截至6月3日,共有11330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网友之前并未听说过塑化剂,而超七成网友已经开始闻“塑”色变。
  日前,台湾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DEHP)事件。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6月1日,凤凰网健康频道发起一项名为“台湾塑化剂风波”的调查,截至6月3日,共有11330位网友参与调查。


凤凰网健康塑化剂风波调查(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超九成网友之前并未听说过塑化剂
  凤凰网健康发起的“台湾塑化剂风波”的调查结果显示,94%的凤凰网健康网友之前未听说过塑化剂一词,只有6%的网友对塑化剂有所耳闻。对网友来说,突然而至的“塑化剂”这样一个专业词汇相当陌生,更想象不到,它在生活中离我们如此之近,并已“潜伏”多年。


凤凰网健康塑化剂风波调查(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塑化剂致癌 危害男性生殖能力
  超七成网友开始闻“塑”色变
  在塑化剂风波之初,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做了一项研究,抽取了2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样本,发现抽样中99%的港人血液中含致癌塑化剂。
  塑化剂到底有多大危害?台湾教授孙璐西表示,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太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恐怕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凤凰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网友开始闻“塑”色变,日常生活中觉得很害怕。有17%的网友认为即使在生活中注意,也难以避免塑化剂的危害。只有10%的网友表示不担心,在生活中已经有所注意,避免接触到塑化剂。


凤凰网健康塑化剂风波调查(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如何避免接触塑化剂?
  多数网友选择避免塑料容器接触高温食物
  比起添加在食品中的塑化剂,用于食品包装的塑化剂会更“毒”。在不用保鲜膜包食物、少用保鲜盒、塑料袋装食物及避免塑料材质容器接触高温食物中,63%的网友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即避免塑料材质容器接触高温食物。
  众所周知,塑料材质遇热便会溶出其中的化学成分,当中就有“毒”性极大的塑化剂。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袋、保鲜膜、保鲜盒、软吸管...各种食品塑料制品多半都有塑化剂。如何避免这些塑化剂伤害到我们?
  1.切勿将现做的温度高、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直接放入食品塑料袋中。现在,很多食品店或熟食店采用纸袋盛装食物,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明智之举。
  2.切勿将装有食品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凤凰网健康塑化剂风波调查(图片来源:凤凰网健康)
  塑化剂风波背后的思考
  多数网友感到可怕又失望
  塑化剂风波无疑在今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又添了一笔,凤凰网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面对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现状,56%的网友对此感到很失望很无奈,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生活中不知道还能放心吃什么,对塑化剂风波等食品安全隐患已不觉得大惊小怪;44%的网友感到恐慌并期待,认为塑化剂风波不仅仅只出现在台湾,担心内陆食品中也有塑化剂添加隐患,期待内陆塑化剂的监查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