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舞台摄影

 --五行-- 2013-08-06
舞台摄影实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复杂~~


结合自己多年来舞台拍摄的实践,个人认为;舞台摄影说难也不难,它和摄影的其他类别一样,
都是上手容易精通难。由于舞台的特殊性,所以,一张好作品的成功,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从自己拍摄的几种情况看,舞台摄影可以分为:舞台记实  舞台艺术 舞台剧照
舞台艺术和剧照没有拍过,主要在记实这个角度谈谈个人体会;

舞台摄影的误区:
一般人初次涉足舞台摄影的时候,总是感到舞台光线不足,舞台动作节奏太快,所以认为使用高ISO的胶卷比较放心;客观的说,一个专业的舞台,往往有几十甚至上百(几百)个几千瓦的灯,几乎所有的光都集中在舞台上,这种亮度还不够吗?!(特殊设计的灯光效果除外)
其次就是对舞台的多色彩无所适从,经常以为色温偏的很厉害,自己做一些调整甚至加色片,其实现在专业的舞台,偏色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现在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已经足够应付的了。当然,现场校正白平衡是最理想的。(非专业舞台就不敢说了)。
需要说明的是,舞台往往是立体灯光,如果不是拍摄剧照或艺术片,个人没有办法控制,不要刻意追求所谓冷暖色调,舞台上动态的主体往往就是主光区的所在,舞台的光影效果,更多的取决于舞美设计人员而不是拍摄者。一般的说,特殊的光影效果有偶然性,能否拍摄到并反映出来已经设计并表现在舞台上的光影效果,才是关系到摄影人的技艺。

舞台摄影的常用器材:135机型  三脚架是必须的器材,不能报有侥幸心理。镜头一般用的最多的是24-85  80-200 ;

舞台摄影的角度选取: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以舞台中心轴线两侧35/45度角最为理想,距离不要太近,当然不能太远。
拍歌手一般选其习惯持麦克风那只手的反方向;拍舞蹈不要太正,15/20度角度为好,
舞蹈员的一些经典动作的脸部表情往往很精彩,正面不容易拍到,而且太正了画面就缺少变化和层次;

舞台摄影的常识:
要节目单(最好先看一次)先了解节目的顺序,按照节目类别分配胶片的使用,保证换胶片的时机不错过节目(在商业摄影中这个问题特别重要),习惯上保持5—7张做节目的转换用,尽量安排在非重点节目中间换胶卷。
商业摄影一定要注意带上商家的舞台背板或标志,最好能容为一体,在构图上作些处理,使得看上去不感到别扭和勉强
如果不是特殊制作,舞台的宽和深是用一定比例的,除非对演员有特殊的拍摄目的,一般的说,舞台摄影使用5.6的光圈比较适中。
因为主光源在主体(歌手,独舞人),背景的光相对弱一些,不会和前景帖在一起,大场面的时候,由于光源比较平均,人员比较集中,5.6光圈的景深也足够保证效果。
由于舞台宽度和深度的原因,同时,拍摄对象距离拍摄者相对有一个比较远的距离,所以闪光灯的使用毫无意义。
快门速度控制在 1/15—1/45 比较理想,动感和静态都能表现出来。
因为大场景灯光亮度高,画面固化的比较好,小场景相对光线弱一些,而且动态明显,虚实都能有所表现

舞台摄影中 音乐和表演节奏的关系
一般摄影人容易受到现场音乐的感染,快门按动的非常快,往往感到胶片不够。这些主要是因为接触的少,拍摄舞台重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受音乐的感染;
歌手在歌曲的激昂曲段会有比较经典的动作配合,而且都会重复,相对比较容易拍摄;
舞蹈就难说了,一是场面大眼花缭乱,二是动作节奏快捕捉画面有难度;这就要求摄影人有一定的舞蹈常识和音乐修养,熟悉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语汇,以及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关系;
场面大不外乎可以用大场景 中场景 局部 来区分,
从舞蹈编排上来说,大场景的编排重复的不多,所以最好先拍1—2张;
中场景,往往有重复,可以放在第二步拍,
独舞肯定有向左右两边的重复动作,可以先观察再下手,
不过要说明的是,中场景往往是独舞的伴舞,所以在取景的时候要随机应变,大场面一般都在开场和结束,所以可以不急;
现代独舞起伏大节奏快变化多,但是不论如何变化都是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变的,动作的节奏点必然是在音乐的次强拍或者次弱拍,但是模特秀和比较简单的舞蹈,8拍作为节奏点的比较常见。非严格的换算成时间来说,大约是2、4、6秒
有这样的时间,对摄影人来说足够了,结合看到的动作,提前量就不难找了。心中有了把握,按动快门的时候就不至于力量过大了。

舞台测光的要点
舞台上光影变幻,演员又都化了装,这些都是影响测光的因素;
最佳的选择是演员没有化装的部分,如 脖子 肩膀 手臂,使用点测光的模式在舞台强烈的灯光条件下肯定过爆,但是不要随便加减测光数据,因为这些没有化装的地方过了一点,化装的脸部和服装的色彩表现就会相应的合适。
如果演员台风比较保守,找不到暴露比较的多的地方,那么选择其他的侧光点也可以,不过最好不要首选绿色、白色和黄色,从过去的经验看测光过爆的情况多。舞台上红色的光使用的最多,无论演员的化装和服装还有背景以及光源,红色都占了相应多的比例,可能是这个因素,感觉对红色测光,拍摄的效果相对理想一些。
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换取更多有益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