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通俗易懂的中医学习系列:李芳祥讲中医 手诊内容(掌纹诊病)
中医诊断学,望诊部分 之 望手纹
根据中医全息理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每一个局部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关系密切,因为这种关联,所以能通过五官,形体,色泽,脉象等外在变化,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盛衰。
古语有“相家必良医”可以看出,望诊医学被赋予崇高的地位。
在明代小儿食指指纹望诊法被逐步推崇,手纹诊病被逐步发展起来、。
手纹是自身的独立的信息携带者,就公安侦查部门也要将验指纹作为重要的资料搜集。
不但对于身份的鉴别,而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会通过颜色纹路等方式保留于手上。
一 五指形态及手诊学意义
中医自古认为:五指应五行,五行通五脏,五指能反应五脏六腑的盛衰状态。
五指的长度标准:
拇指 :指尖达到食指第三节纹之1/2
食指 :指尖达到中指第一指节纹之1/2
中指 :指长度约等于手掌长度的4/5
环指(或称:无名指) :指尖达中指第一指节纹之2/3
小指 :指尖达到无名指第一指节纹处。
终止于食指与中指缝内者,自幼患胃病或脾虚。

在感情线的无名指到中指这一段,反应呼吸功能的强弱,分支杂乱或有许多竖纹切过,多为慢性支气管炎。


感情线无名指下端有岛形纹者多为屈光不正(视力障碍)

若感情线起始端有岛纹多是听神经异常(听力障碍)

感情线中断,,提示早年患过严重的疾病,引起肝的代谢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