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雷同志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1

 鲁帕橡树 2013-08-07

各区县农委、市有关单位:

    现将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同志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孙雷同志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8月9日)

同志们: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将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对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做出了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今天,市政府又召开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刚才,我们观看了上海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专题录像片,等会儿姜平副市长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农委就本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牢牢把握上海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主动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以蔬菜、瓜果和粮油种子(种苗)产业为主的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品种选育有新的突破。粮油优良品种培育取得重要成果,育成了“申优”系列 、“秋优金丰”、“沪旱3号”等杂交粳稻品种,“沪油杂1号”成为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高抗油菜病毒病和菌核病的杂交双低油菜品种。杂交节水抗旱水稻的育种创新理论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部分设施专用品种异军突起,浦粉系列番茄、碧玉系列黄瓜、特旺达茄子等具备了与进口品种竞争的能力。优质、抗病、杂交品种市场竞争优势凸显,育成了长征系列青菜、银冠系列花菜等新品种。

    良种供应能力逐步提高。从2006年开始,本市加快推进水稻、油菜优质化,加大品种筛选、鉴定、审定、推广力度。“十一五”期间,主要农作物通过审定品种113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7%。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安徽、广西等省市扩大推广;优质油菜“沪油15”、“沪油16”在长江流域地区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以实施上海市“种子工程”为抓手,加快了上海市种子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建成上海农作物南繁基地与南繁工作站,为本市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提供了基础条件。建成稻麦良种基地18个,生产基地面积近2万亩,配备种子烘干、精选、包装、加工流水线10套,改善了种子仓贮、晒场等设施条件。以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为重点,确定了14种蔬菜作物作为良种化主攻目标,落实了一批良繁基地,形成了浦东孙桥、金山银龙、闵行马桥等现代化种苗繁育基地。

    种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加快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政企分开,加强种子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种子管理、执法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市拥有持证种子执法人员100余名、质量检验员44名,承担种子管理、执法、检验工作,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农作物种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种业企业规模偏小。现有种子企业规模偏小,科技投入不足,技术人员层次低,良繁技术比较粗放等,导致种子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是优势品种仍然缺乏。主要农作物水稻品种仍以浙江品种为主,小麦作物品种以江苏品种为主。种子企业缺少强优势品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蔬菜、西甜瓜也缺少突破性品种,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机制体制尚待完善。良种选育、扩繁推广、经营仍然脱节,尚未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或集团,尚未形成“科研服务生产,生产促进经营,经营回报科研”的良性循环机制,严重影响种子经营规模的扩大,难以实现真正的良种产业化。

    四是种子加工手段相对落后。种子加工设施、加工技术、种子包装落后,种子外观、商品性较差,与国外种子产品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二、加快推进上海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

    (一)明确上海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上海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坚持依靠自主创新,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把提高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做大做强种业的关键支撑,把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作为整合种业资源的重要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严格依法办事,强化政策扶持,凝聚各方力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道路。

    (二)确立上海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种,显著提高优良品种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打造2~3个“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培育若干专而精的有成长潜力的种子企业;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把上海建成具有地方特色、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区域性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心。具体有以下四点:

    一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化和标准化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商业化育种,在“双低”油菜、杂交粳稻、节水抗旱水稻、蔬菜、花卉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市场前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优良品种。二是供种保障和服务全国能力全面提高。加强种子生产能力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综合生产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与服务全国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三是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提升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服务水平,打造若干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四是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品种区试鉴定和示范展示能力。全面加强种子检测鉴定体系建设,提高品种分子检测能力,大宗农作物种子抽检实现全覆盖。建立种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

    (三)上海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要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各主体职能定位。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以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从事种业基础理论、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以及育种材料创新;商业化育种逐步由公共科研机构转向种子企业,建立以种子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

    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根据实际通过市场手段整合育种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提高育种水平。重点扶持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高效的规模化育种技术体系和平台,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研发领域,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优秀人才进入种子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及相关科研工作。

    二要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科学规划基地布局。根据区域适生条件和农作物制种特点,结合《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种子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分作物、分区域科学规划农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继续加强海南南繁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加强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制种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设一批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对科研育种及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种子基地不被侵占。

    加大设施装备建设力度。通过各类项目扶持,引导种子企业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良种标准化综合生产能力。依托现代化种子加工企业,在种子生产优势区和粮食主产区,以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建设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配置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种子加工成套生产线,示范带动本市种子加工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全面提高种子质量。

    完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建立市、区县两级种子储备体系,市、区县农委分别负责市级和区县本辖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与管理。储备种类以水稻、小麦、蔬菜种子为主,其中粮食作物按前三年年平均播种面积总用种量的8%确定种子储备规模,市、区县按照4∶6比例分级储备,蔬菜种子储备规模根据年度播种计划确定。通过加强农作物种子储备,切实提高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

    三要强化品种创新,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幅度提高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市场准入条件(农业部正在修订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今后生产经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将提高到3000万元以上,其中固定资产不少于1500万元;生产经营其它主要农作物种子的企业注册资本将提高到500万元以上,其中固定资产不少于250万元),优化企业结构,调整企业布局;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支持企业开展品种创新。按照“资格认证、定期复审、优进劣退”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择优支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装备和高端人才,整合种业资源,建设育种研发平台,开展品种创新;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快提升育种创新能力。这方面,光明食品集团与上海农科院的合作已有良好开端。

    提升种子企业整体水平。引导种子企业在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建设推广服务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为农民提供增产增收解决方案。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自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四要强化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明确责任,强化管理,依法打击制种基地无证或侵权生产、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基地生产秩序。强化品种权执法,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和企业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品种真实性检测,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严格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加强事后监管和日常检查。

    强化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种子管理职能,明确负责种子管理的机构。强化人员培训,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队伍。改善区县级种子管理条件,加强品种试验和种子检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备农作物种子质量快速检测、信息管理等仪器设备,为履行种子管理职能提供保障。

    三、当前要着力抓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农业部门责无旁贷。当前,我们根据国务院《意见》、本市《实施意见》要求,以及这次会议部署,切实加强与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部门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国务院《意见》和本市《实施意见》明确了一整套推进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委将充分利用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对免征企业所得税等已明确的具体政策,抓紧落实到位;对加大企业育种投入、对种子收储实行政策性贷款等明确的政策取向,逐项细化实化;对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明确的方向性要求,积极研究推动。

    (二)注重本市实际,编制实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去年,我们已将种业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一个子规划进行编制。最近,我们又编制了《上海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作为讨论稿已发给大家,请大家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将按照即将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各单位、各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规划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市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

    (三)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种业科研水平。明确种业科研分工,推动公益性种业科研单位与商业化育种分离、推动科研单位与其创办的种子企业分离,是今后种业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我们将与有关委办局一起,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推动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路径,统筹考虑配套措施。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基础性、公益性职能,以点带面,推动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四)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骨干种子企业。会同市相关部门逐步调整项目投资方向,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优势种业科研单位与优势种子企业进行紧密合作,促进商业化育种人才和资源向种子企业流动,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加快品种选育步伐。大幅度提高种子市场准入门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促进骨干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五)严格执法监管,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深入开展种子执法活动,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种子企业的清理力度,加快不适宜种植和存在种植风险品种的退出。最近,根据“千村万户”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我们对本市种植蓝莓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蓝莓适合于酸性土壤区域生长,所以不适宜在本市碱性土壤区域种植。尽管蓝莓营养价值较高,经济效益也不错,但是,为了保护土地不受酸性投入品的污染,我们决定不再增加蓝莓试种的面积;已经试种的蓝莓要严格投入品管理,不具备种植条件的要坚决退出。要进一步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严查严办套牌侵权等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维护广大农民、品种权人和守法企业的权益。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和品种审定,坚决杜绝不合格的种子企业获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及违规品种通过审定,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为现代种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附件下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