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史明智】淳于髡宫鸟之喻,隐喻的威力

 五马山麓 2013-08-07

【观史明智】淳于髡宫鸟之喻,隐喻的威力

历史文化的智慧 等级:新新小狐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虽然批评得技巧和方法可以列举很多,但毕竟批评不是唱歌,不是赞扬,难以使人产生月儿舒心感觉,再好良药忠言总是苦口逆耳的。对那些既吃不了苦,又受不了刺激的人。最好对他适当加以暗示,让他自行检查改正错误为好。某单位有位书记,对工作安排和批示总喜欢采用一些模棱两可得语言,待下属执行过程中有过错时就推卸责任,取得成绩时就来争夺果实,对这种自私自、明哲保身的错误做法,下级人员意见很多,但都不敢直接提出批评,因为这书记脸皮很薄,稍有刺激就大动干戈、大发雷霆。又一位办公室人员想到了一条妙计,他故意拿着一本杂志对书记说,书记您看,现在的杂志什么都登。居然说五岁孩子比父亲会当官,书记问什么回事,他才把来龙去脉慢慢道出,原来杂志上登的一篇幽默小品,有五岁的孩子看到当处长的父亲整天在文件上画来画去,不具体批示,便对父亲说,爸爸,我以后当官肯定比你大,你看我现在画的圆都已经比你画的圆都几经比画的

圆的圈。很明显,这是一篇带刺激那些不最实际调查,又不表示具体意见的领导人,这位办公室人员借用它来巧妙地暗示和隐喻的方法。由于他不撕破对方脸皮,不让对方当面出丑,从而对纠正一些隐私性的或者极为敏感的错误到良好作用。战国时的淳于髡也巧妙地利用这一方法来纠正齐威王的严重过错。那时,齐威王嗜酒成性,整天沉醉于酒肉之中,把国家大事都交给臣子管理,致使政府紊乱不堪,好多事情没人过问。诸侯不断趁机来犯,国家陷入危险之中,可是齐威王左右的人都觉得这个问题太重大、太敏感,不敢贵劝他。只有淳于髡巧妙地利用隐喻对齐威王说,齐国有只大鸟,落在王宫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鸟什么回事吗?言下之意,也许这只鸟已不能飞不能叫,要是你齐王再无所作为,你的能力也会丧失完毕。终有一天会束手就擒,国破家亡。淳于髡的隐喻起到很大作用。齐威王领会后振作起来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上青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他马上叫全国的二十个县令,都来朝廷,询问他的工作情况。奖赏一个政绩好的,杀了一个最差的,接着又整查军队,迎击来犯之敌,那些原来看不起齐国的诸侯,看不到齐威王忽然奋起来,都大吃一惊,赶快把侵占齐国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国从此强起来,一直到齐威王死,诸侯国都畏惧齐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