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与丝绸相关的街巷桥梁名称

 苏迷 2013-08-09
苏州与丝绸相关的街巷桥梁名称
  游走在苏州的大街小街,人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街巷桥梁名称,或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或与神话、典故、传说有关,或与旧时的行业物产有关,看似很普通的名字,背后却隐藏着悠远的故事,连接着古老的过去,一桩桩一件件,成为我们探寻古城历史的索引。其中的一些,和苏州的丝绸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研究苏州丝绸发展史的有力佐证。
  吉利桥,位于现在的司前街上,可知这好听的名字却是讹传得来。它最早名叫织里桥,也曾被称为失履桥。或许人们为讨口彩,织里桥逐渐被叫成了现在的名字。北宋范成大《吴郡志》:“织里桥,今讹为吉利桥”。织里,是由春秋时期吴王宫廷所设,专门从事织造锦绸的场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早的国营丝织厂。汉代刘向《说苑》记载:“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这段话的意思是:晋平公派遣使节叔向来吴国访问,叔向由吴国返回山西时,吴国人用装饰富丽的花舫为他送行,在船的两舷,各有100名送行者,有的穿着刺绣服装,有的穿着锦缎和毛皮的服装。由此看来,那时吴国的达官贵人已较多使用丝织品了。其实,苏州的丝绸历史远早于吴王时期,据考古记载,苏州的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懂得如何通过养蚕来抽丝织布。这有草鞋山出土的碳化纺织物残片“葛布”为证。到了春秋时期的吴国,已能制作出工艺难度较大的缟、锦、罗、缯等丝织品了。相传吴王常携西施乘船出游,使用的船帆竟是用锦缎做成的,为此所经护城河被称为锦帆泾。后河道逐渐淤塞。此为现锦帆路的来历。宋《吴郡志》:“锦帆泾即城里古城濠也,相传吴王锦帆以游。”
  过去老苏州常去休闲购物的一个地方叫北局,俗称小公园,地处观前街中段南侧,周围有第一天门、珍珠弄、太监弄等六个道口同外相连。此处曾集中了人民商场、开明大戏院、光明电影院、新艺影剧院等众多商业文化娱乐场所。为何称之为北局,是否也有南局之说?据史料记载,从唐宋开始,苏州的丝绸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南方社会稳定,没有战火纷扰,从而为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原因是北方战火的蔓延,导致大量人口南迁,由此将北方精湛的丝绸制作工艺带到了南方,这使苏州的丝织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这一时期,苏州出产了一大批新的丝绸产品。随着南宋王朝的建立,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苏州更是成为了全国丝绸的生产和技术中心之一。当时,苏州、杭州、成都三大官营织锦院号称全国三大丝织中心,每处雇佣工匠多达数千人。其时最著名的当属宋锦、缂丝、刺绣了。至元朝,朝廷在苏州设立织造局,专事管理织造事务。由此开始,历朝都有了管理丝织的织造官府。明朝设立的苏州染织局即在今天的北局位置。至清初,由于朝廷对丝织品的大量需求,在城南又另建了一个织造府(今市十中本部),遂称原染织局为“北织造局”。简称为“北局”,地以局名。清织造府便简称为“南局”。清织造府规制宏大,厅堂、苑囿、吏舍、机房,无不完备,共占地达百余亩。康熙、乾隆两帝历次南巡,都下榻织造府西花园,可见其地位不同一般。《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之职,因此,曹雪芹与苏州织造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怪书中对丝绸服饰、面料、陈设等的描述生动细致,这是和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的。很多红学家认为,《红楼梦》 里的大观园即脱胎于苏州清织造府西花园。
  在明代,皇帝还派亲信太监主持织造事务,大小太监的聚居地就被称为太监弄。清《吴门表隐》:“金玉、如意二监,赐明太保俞士悦侍从,筑室以住,即今太监弄”。后来,民国时太监弄拓宽,开出了不少饮食店,据方志记载,民国28年,到太监弄择址开业的有三和菜馆、味雅菜馆、上海老正兴、苏州老正兴、新新菜饭店、功德林素菜馆、大东粥店、大春楼面店及清真馆等,加上熟食摊贩昼夜不绝,一时便有了“吃煞太监弄”的俗谚。
  与丝绸相关的街巷桥梁名称在苏州还有不少,如西花桥巷,因巷中曾有一座花桥而得名,为明清时期花缎织工聚集等待被雇佣的地方。清《吴门表隐》有这样的记载:“花桥,每日黎明,花缎织工群集于此。”反映了苏州早期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平江路,“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丝绸业盛景即发生在以其为中心的周围片区中。还有相王弄等等。对于这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见证苏州城市发展足迹的路桥名称,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珍视它们,要以多种方式加以保护和利用,为传承历史文脉,建设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强市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