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驱何记(完):北大抵制校长往事

 啸海楼 2013-08-10

驱何记(完):北大抵制校长往事

韩福东 昨天 14:14

北大校长何燏时不是被学生赶走的。他最终倒在教育部的枪口下。

1913年,因为预科升本考试问题,激发起北大学生的旧爱新恨,他们怀念老校长严复,又有了抵制章士钊、马相伯的成功经验,就想着何不把何燏时也拉下马?!

谁料何燏时真是一根硬骨头,三番五次就是让这些学生啃也啃不下。内部比北大还乱套的教育部,那时也一根筋力挺何燏时,让学生们顿时陷入骑虎难下的窘境。

其实教育部挺何燏时是假,杀北大学生们的威风是真。学生们开始闹事时,教育部还是由次长董鸿袆代理部务,他强硬的谈判能力,完全压倒了学生代表的锋芒。短暂的抗议示威混乱过后,北大又恢复了宁静。但宁静同样也是暂时的。

暑期过后,进入9月,新任教育总长汪大燮开始就职。这位汪大燮,可不是等闲人物。他这年53岁,是清末的举人,曾任驻英公使、外务部右侍郎、驻日公时等职,作为考察宪政大臣去过英、德等国。民国给了他更大的施展平台,在教育总长之后,还曾任平政院院长兼参政院副院长、交通总长、外交总长、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等职,总之在北洋军阀时代,是个长袖善舞的政坛高手。汪大燮执掌教育部后,立刻开始加速对北京大学的处理。

9月25日,原定是北京大学开学典礼的日子,变故发生。《申报》当时爆出的一条新闻称:“北京大学开学之期既定,忽临时变动,教育总长汪大爕于行开学礼前,与各科长会议决议:暂开预科,停办正科。盖因经费支绌,学生屡起风潮及科学程度不及格之故。该校校长何燏时及各教员,今日已向汪大爕提出抗议,预料何、汪二人中必有一人辞职。”(注1)

在北京大学还叫京师大学堂的时候,学校经费就颇无着落,每年全靠从道胜银行领取的二十万两息银支撑。1905年学部成立后,这笔息银拨归学部掌管,京师大学堂按月从学部领取。等到辛亥革命爆发后,学部“分文不发”,导致大学堂接连数月领不到经费,严复上任后与学部磋商多次,得不到善意回应,只好依旧靠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维持。后来财政部通令,京城内外各衙门和学校职教员月薪在60元以下者,照旧支给;60元以上者,一律暂支60元。严复上书反对无效,只好通过归并科目、裁减职员等方式节省经费,同时继续向银行贷款。但在1912年8月,教育部还是兴起停办北大念头,引发严复和北大师生强劲反弹,教育部迫于压力表示“解散之事,全属子虚。”严复的挂冠而去,就和这事有关。(注2)

此后,教育部任命章士钊、马相伯执掌北大,均遭学生抵制。更增加当局恶感。看到何燏时遭遇同样命运,北大停办的主张就又端到了台面上。

因北大停办事关教育前途,所以消息传出后,再次在社会引发不小反响。《申报》的报道中提到经费短缺、学生闹事和科学不及格三个原因。后据该报进一步调查认为,停办北大是效仿日本的改革举措,日本在改革之初,也曾因财政困难而停办数所大学。中华民国现在的财政紧张情况与日本改革初相似,所以“减政主义”一倡,教育部就趋之若鹜。而北大在外间素有“腐败”名声,此事竟也得到多数国务委员赞成。

就舆论而言,则有赞成者有反对者。赞成声音大行,而反对者认为减政需有程度,减到北大停办并入天津北洋大学的程度,已是摧残教育。

在此之前,民国当局还下发新部令,要求各省私立学校凡有借用官家房产者,悉令退还,限日施行。现在看,这个规定相当合理,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遭到各省私立学校的群起反抗。《申报》的报道称,“连类影响以及大学停办问题,故近日赞成教育部主张者半,反对其主张者亦半。”(注3)而教育部迫于舆论压力,停办北京大学的部令始终未予发表。在某种意义上,似是要求各省私立学校返还房产的部令,挽救了北大。

就北大教职员的态度而言,他们当然是反对停办。他们集结游说,制造反对教育部的舆论。其中,原本与教育部在同一战壕里对抗预科班示威学生的北大校长何燏时,反对尤为激烈。他上书大总统袁世凯和教育部,列陈大学不能停办的理由,并以辞职相挟。北大停办,他显然是利益受损者。如果顺从教育部,则将成为全体北大师生的公敌。在民主政体下,不服从的成本是可以预估的。大不了像严复一样辞职,而严复1913年仍是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并创办孔教会,仍有施展空间。

因舆论与社会压力,教育部想要停办北大的消息已经传出,却又迟迟未能公布停办细则及善后办法,导致外间揣测小一,令教育部陷入被动。10月初,参议院议员、浙江法政学校校长童杭时提质问书,大概内容是:因为国家财政困难,而北京大学又内部紊乱,国务会议有停办北京大学的成议,以此为淘汰之计。但是财政虽然困难,也有节省冗费的办法,并不能因此停办大学,何况现在北大新生已招、旧生已到、教员巳聘,尤难中止。如若停办,此后各省中学有志升入大学者将何去何从?教育部提倡教育之真意又安在?(注4)

十天后,何燏时给袁世凯的一封公开信在《申报》发表。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诉求,本身表明何燏时与教育总长汪大燮的决裂。作为预言帝的《申报》,此前“何、汪二人中必有一人辞职”的说法,很快就将兑现。

11月12日,大总统袁世凯签发命令:“署北京大学校长何燏时呈请辞职,何燏时准免。本官此令。”(注5)在何燏时辞职前一月,教育部已放弃停办北京大学的想法,该校于10月13日开学。

何燏时的离职原因复杂,前有北大预科学生的冲突,后有教育部的逼迫,他处在一个夹板中,两面受气。而就深层原因而言,民国初年的财政困难,是造成北大领导层变更频仍的重要因素。北大学生的自由思想和反抗精神,也在那个权威陨落的风云激荡年代开始起步。

注1:《申报》1913年9月26日。

注2:参见《北京大学校史》。

注3、4:《大学停办之近闻》,《申报》1913年10月4日。

注5:《申报》1913年11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