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中医部份) —、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与治疗: 1、温热型:外邪诱发,其症状类似外感,病人多有发热恶心,自汗,并有内热之象,大便秘结,舌苔白或淡黄,脉象浮数,(临床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早期)治疗清热解毒似可收效。 方药:野菊花一两,板兰根一两,山豆根八钱,紫草五钱,草河车六钱,半枝莲一两,早莲草六钱,蝉农五钱,金银花两半,嫩青蒿一两,山慈菇八钱。 2、毒热型:病人多表现高热不退,斑疹,牙龈出血,鼻衄,口舌溃烂,或合并疖肿,便秘溲赤,脉数或洪数,舌红无苔或苔腐黄腻,此外感之邪内陷与伏毒相并致使毒热内炽,迫于血分。治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野菊花一两,青代四钱,生地黄二两,紫草五钱、嫩青蒿一两,丹皮八钱,半棱莲一两、龟板一两半,(先煎)、山慈菇八钱、元参一两。 3、痰热型:主要以全身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伴有发烧,胸疼,脉象滑数,此伏邪与痰血所致(此型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清热解毒化痰故结。 方药,夏枯草一两、山豆根一两、山慈菇一两、浙贝母六钱,净蝉衣二饯、青黛四钱,海藻一两、半枝莲一两,天花粉八钱、紫草六钱、小蓟一两。 4、气阴两虚:内热郁伏型:症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自汗,苍白体有低热、头昏,舌淡苔白,脉象多虚细小数,此久病损及阴阳致气耗精伤,伏邪内郁骨髓,有时病人表现某些热象,温热药亦当禁用此即仲景《伤寒论》所述“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之意。治疗当益气养阴兼清郁热。 方药:生黄芪二两、生鳖甲一两半(先煎)、生首乌一两、黄精一两、地骨皮一两,大青叶八钱、嫩青蒿八钱、蝉农五钱、嫩白薇五钱,山慈菇八钱,半枝莲一两。 6、血虚弱伏型:面苍无华,头昏,耳鸣身痛,时有低热,舌淡,脉滑或钱大,此伏邪久羁,累及肝肾,肝肾不足,精不化血治疗补肾填精兼清伏毒。 方药:龟板胶四钱,鹿角胶三钱、何首乌一两,黄精一两、当归身六钱。生熟地各两、肉从蓉一两,阿胶六钱、半枝莲一两、蚤休六钱、粉丹皮六钱。 6、症癖型:主要以肝脾肿大为特征,多数伴有阴虚内热之象,或有低热,治疗滋阴软坚化痰解毒。 方药:生鳖甲一两半(先煎)、芦荟五钱、玳瑁六钱(先煎)、山豆根一两、三棱四钱、莪术四钱,蝉农五钱、半枝莲一钱、青黛四钱,海藻一两、山慈菇八钱。 二,对白血病儿个主要症状的治疗: 1、发热:白血病发烧多因毒热炽盛或精伤气弱所致。前者应大剂清热解毒;后者补肾填精益气。 (1)毒热炽盛:金银花一两半、粉丹皮六钱、川黄连五钱、野菊花一两,板兰根一两、大青叶一两,原牛黄五分(冲服)、犀角粉一钱半(冲服)、元参一两。 (2)精伤气弱:人参四钱(另煎)、熟地黄一两,天门冬八钱、黄精一两,肉从蓉一两、鹿角胶三钱(烊化)、黄芪一两、龟板胶(烊化)三钱、生甘草一两。 2、出血:白血病引起的出血多见以下两种原因。 (1)阴虚火旺,毒热了盛:此种出血多伴有发烧、便秘、溲赤、舌苔腐厚、脉数,治疗滋阴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生地黄一两半、犀角三钱、粉丹皮八钱、金银花二两、紫草六钱、元参一两半,川黄连五钱、阿胶六钱、旱莲草八钱、青黛四饯、原牛黄四分。 (2)精伤气弱:不能摄血:病人多表现腰酸头晕,堂心发热,倦怠气短,心慌,语声低微,舌的,脉滑或小数,治疗滋阴填精,益气养血。 方药:龟板胶四钱(烊化)、鹿角胶四钱,(烊化),阿胶六钱(烊化)、生晒参五钱、生熟地各一两、三七参一钱半(研面冲服),天冬八钱、枸杞子一两、生山药一两、藕节四两(煎汤代水)。 白血病出血,不论那种原因,都不宜过用炭药止血,炭药其性多燥,易于化热伤阴,对白血病不利,且止血效果不好。 3、关于脑膜白血病的中医治疗;患者表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治疗平肝降逆。 方药:羚羊粉一钱(冲服),生石决一两半(先煎),明天麻四钱、牛黄五分(冲服),白蒺藜一两,白僵蚕四钱、钩藤八钱、明矾一钱、橘络四钱、琥珀钱半(研面冲服)、龙齿一两(先煎)黄连三钱。 4、关于白血病浸润,由于水平问题,加之时间较短,目前尚无中医治疗办法,有待继续摸索。 材料来源:山医二院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小组 74年5月6日 主治: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方药:初期:主要用生地、元参、大青叶,花粉,丹皮、公英、银花、麦冬等。 化疗间歇期:补心汤加减。 缓解期:六味地黄汤加减。 高热:紫雪丹、生石膏、黄芩等。 出血:阿胶、三七、云南白药等。 胃痛:大剂量补胃脂。 材料来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组。 二、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原则:中西医有机结合,扶正与怯邪结合,辩证与辫病结合。 (一)对本病的治疗; 1、抗癌解毒,药物:白花蛇舌草,龙葵、半枝莲、山豆根、猫爪草、农吉利、七叶一枝花、山慈姑、墓头回、黄药子。 单方;抗白丹。 2、活血化淤;药物:桃、红、归,芍,川芎,丹参,棱,莪、乳、没,山甲。 方剂:桃红四物,隔下逐瘀。 3、补养气血,药物(气)人参,黄芪、(血)当归、白芍,熟地,阿胶,紫河车。 方剂:当归补血、八珍,归脾。 4、调理阴阳:药物:(阴)地,首、二冬、女真、枸杞、龟板。(阳)兔丝子,破故纸,二仙,苁蓉。 方剂,左、右归饮,金匮肾气。 以上四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按病情辨证用药。 (二)对并发症的治疗: 1、出血:(1)清热凉血:生地、赤芍,丹皮、广角。 (2)补气摄血:黄芪,党参,白芍、甘草,再随出血部位加药。 方宜:石膏,知母,茜草、柏叶、五倍子或地骨皮煎汤含嗽。 鼻衄或咳血:芩、栀、茅根、早莲、牛夕。 吐血:连、膏、知母、军炭、赭石,另加白芨粉三钱,三七面一钱,二次调服。 眼底。胆草,栀子、生石决、蒲黄。 尿血:茅根、大小蓟、车前、黑芥穗。 便血:地榆炭、血余炭、升麻炭。 宫血:椿白皮、乌贼骨、龙牡、荆芥炭。 血管内弥漫性凝血:川芎、丹参、三七、红花、茜草、旱莲草。 各种严重出血:大小蓟,生地榆、藕节、仙鹤草各二两煎服。 2、感染:清热解毒加益气养阴。 药物:银花、连翘、板兰根、蒲公英,地丁、黄芩、黄连、栀子、黄柏、蚤休。 口腔:黄芩、马勃、山豆根、牛蒡子。 肺部:黄芩、石膏、鱼腥草、苇茎。 泌尿:知母、黄柏、栀子、瞿麦、车前子、滑石。 软组织:败酱草、地丁、丹皮、赤芍。 方剂:银翘散(感冒),普济消毒饮(口腔)、麻杏石甘苇茎(肺)、八正散(泌尿)、清瘟败毒(败血症)。 3、骨髓抑制:补肾生髓,益气补血。 药物:兔丝子、女真子、萸、巴戟天、血芚、二仙、黄芪、当归。 升白细胞:人参、紫河车、石苇、红枣。 升血小板:景天三七、卷柏。 4、肝脏损害:解毒养肝、清热利湿。 退黄:茵陈、桅子、金钱草、黄柏、黄芩。 降转氨酶:五味子(压成面服用)。 降二絮:黄芪、当归、赤芍、丹参。 6、口腔溃疡: 含漱:五倍子、黄精、黄芩、板兰根。 外用:养阴生肌散、锡类散。 资料来源: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血掖组。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白血病 一、辩证分型与治疗。 (一)山西省肺瘤医院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分为五型; (1)气血两虚型(心脾阳虚型),治以益气养血健脾,用党参、当归、黄楚、茯苓、元肉、远志(炒)、白术、黄精、薏米、兔丝子、补骨脂、白花蛇舌草。 (2)气阴两髓(肝肾阴虚型),治以益气滋阴、清热解毒、用生熟地、太子参、当归、首乌、枸杞、丹皮、山芋、山豆根、草河车、山慈菇、半枝莲。 (3)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用生地,太子参、天麦冬、当归,丹皮、黄药子、地骨皮、草河车、胡黄莲、白茅根、大青叶。 (4)淤毒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生地、白芍、元参、青黛、紫草、丹皮、草河车、大青叶、双花、半枝莲。 (5)瘰疬症瘕型,治以祛痰活血,软坚散结解毒、用夏枯草,丹参、桃仁、地别虫、归尾、生南星、昆布、海藻、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以上分型急淋配vAwp方案总缓解率94.5%,急粒配dAp方案总缓解率为66.7%。 (二)内蒙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急淋,根据他们对白血病的认识是“本实标虚”制定治疗原则以攻为主,攻补兼施,拟定了“急淋联合汤1、2、3号”1、2方以攻为主,3号以补为主,治疗有效率为100%,完全缓解率为67%。 急淋联合汤1号:龙葵两,白花蛇舌草,山豆根两,半枝莲两,皂刺两,丹参两,桃仁四钱,红花四钱,三棱五钱,莪术五钱、生芪两、炒白术四钱、当归四钱、生地两、枸杞四钱、仙灵脾四钱、陈皮四钱、大枣五枚。煎1.5-2小时。 急淋联合汤2号:山慈姑两,蚤休两,姜蚕四钱,花粉两、大青叶两、青黛四钱、生薏仁两、乌梅五钱、丹参五钱,红花四钱、三棱四钱、莪术四钱,生芪两,党参两、炒白术四钱当归四钱、构杞四钱,仙灵脾四钱、陈皮四钱。 急淋联合汤3号:生芪两、党参两、炒白术四钱、升麻三钱、五味子三钱、当归四钱、枸杞四钱、生地两、二冬各四钱、首鸟五钱,黄精五钱、丹参五钱,鸡血吞三钱,龟板两、鹿角霜五钱,狗脊两、杜仲两、女贞子四钱.仙灵脾四钱、陈皮四钱,甘草三钱。 凡发热者可加养阴药,如麦蒿、别甲、艮柴胡,地骨皮等。 凡感染者可加解毒药,如公英、地丁、白茅根、紫草等。 (三)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将白血病分为六型,并加服生生丹,配合皮针增强免疫力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养血,用生芪、元参、丹皮、党参、山药、山芋肉、大枣、浮小麦、才冬、灸草、白芍、当归。 气阳两虚型:治以益气滋阴,用生地、元参、麦冬、丹皮、土大黄、黄精、地骨皮、紫草、天冬,广角、双花。 心脾两虚型,治以养血安神,益气健脾、用生地、当归、天冬,才冬,元参、党参,茯苓、白术,柏子仁,花粉,大青叶,丹皮,甘草。 脾虚型:治以益气健脾,理气和胃,用党参、茯苓,白术、山药、丹皮、黄芪、白叩、厚补、木香、陈皮,砂补,砂仁、竹茹。 肝郁气带型:治以舒肝理气,用柴胡、白芍,当归、陈皮,防风,川芎、生池,香附、枳壳、厚朴。 脾肾两盘型,治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用熟地、山药、黄芪,茯苓、丹皮、首乌、黄精,知母、女贞、夏枯草、紫草根、地骨皮。 按以上分型同时加服生生丹,花粉、牛黄,青黛、芦荟,共为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五分至一钱。 皮针治疗:于化疗结束后间歇期用皮针治疗,隔日一次。5-8次为一程,可连用四疗程。其方法是于脊椎正中线,第七,八胸椎以下,用直径0.2MM,长5-6CM皮下针刺,每次留针30分,每次针刺由上至下相隔一个椎体距离。 (四)河北廊坊地区医院将白血病分为两型,制定了“抗白1、2号”,总缓解率为71%,完全缓解率33.3%。 (1)肝肾阴亏为阴虚型,因邪毒内蕴伤及营血内损肝肾,治以滋阴补肾清热解毒,方用抗白1号,地丁草、白花蛇舌草、公英、黄芩、黄连,马齿苋,山豆根、板兰根、别甲,草河车、薏仁、地骨皮,元参。冲服干蟾皮末工具。 (2)心脾两亏的气虚型,因邪毒内蕴伤及心脾。治以清热解毒,佐以补气养血。方用抗白2号:山慈姑,草河车,山豆根、黄药子、公英、薏仁,白花蛇舌草,川乌梅,黄芪,当归、冲服干蟾皮末工俱。 (五)北京军区总医院,将白血病分为四型论治: (1)瘟毒内蕴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为主,辅以挟正。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用犀角(广角),生地,赤芍、丹皮、石膏、知母,元参、大青叶,草河车、甘草等。 (2)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为主,估以清热解毒之品,万用黄芪、党参,白芍、熟地,枸杞、女贞子,当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豆根、草河车。 (3)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补血,扶正祛邪,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阿胶、紫河车、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4)痰热内阻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用夏枯草,山豆根、山慈姑、渐贝母、蝉衣、青黛、海藻、半枝莲,当归、半夏,茯苓、陈皮等。 二、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1)发热:一般认为发热性质,有内伤麻热和内伤虚热基础上又并发感染的毒热炽盛二种。其治法如下: 对于内伤虚弱者,多用益气养阴、凉血、清热解毒之法。用方有清骨散,青蒿别甲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之类。药用生地、知母、白芍、犀角、银柴胡,地骨皮、青蒿、当归、秦艽、阿胶。兼有气虚者方中加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药。 对于病发咸染的毒热炽盛者,多在滋阴凉血基础上重用清热解毒药。方用清瘟败毒饮,安宫丸、紫雪丹之类。药用犀角、二冬、生地、丹皮、双花、蒲公英、地丁、板兰根、大青叶、菊花,黄连、石膏、山枝、连召、黄芩,羚羊角粉等。 (2)出血,对于出血原因,一般认为有两种,一种阴虚内热、迫血妄行。治疗多用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止血法。药用犀角、生地、白芍、丹皮、仙鹤草、生地榆、藕节,大小蓟、参三七、旱莲草,云南白药等。 二、是气虚不摄,血不归经。治以益气摄血,引血归经,方多用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阿胶、赤石脂生地、侧拍叶。三七粉,龟鹿二仙胶,补骨脂等。 对于鼻衄,齿衄者宜多用鲜白茅根、焦山枝,舌衄重用槐花末,乌贼蒲黄散外搽。尿血重用琥珀粉,三七、小蓟茜根草、仙鹤草等。便血重用地榆炭,侧柏炭,白芨等。脑出血加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血丹丸。血管内淤血(DIC)有用抵当丸加减治疗的,药用生地、归尾、桃仁、红花、穿山甲,大黄、茜草、三七粉或丹参、丹皮、赤芍、茜草等。 (3)贫血:一般认为贫血是气血两虚,或心脾两虚所致。方用归脾汤、当归补血汤之类,药用黄芪、当归、党参(人参),白术、鸡血吞、阿胶,元肉,熟地之类,但更多人认为是肝肾不足,生化之源,衰渴所致,故当以滋补肝肾,添精益髓生血之品治之。药用熟地、兔丝子、补骨脂、首乌、紫河车,龟鹿二仙胶,巴戟、仙灵脾,五味子、阿胶、人参、之类治之。 (4)口腔溃汤:一般认为口腔溃疡系胃火,心火上炎所致,放一般多用玉女煎,导赤散,清胃散之类治疗。药用生地、知母、石膏、竹叶、黄连、黄芩、木通、丹皮、元参等。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用方为紫血散五钱,青黛三钱、牛黄五分、儿茶两、珍珠两、花粉五分、月石一钱、轻粉五分、枯矾一钱,新梅素二克,共研细粉,吹敷于溃疡面上,一日数次。 三、介绍一个疗效较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药与羟基脉联合化疗并用治疗“急粒”、“急单”(天津市中心医院)。 中医治疗:分两型。 (一)气阴两虚型:面色苍白或苍黑,无华、无力、盗汗、骨节酸痛,自觉身热或遗精,下肢浮肺。脉弦细或细数无力、舌淡体胖。治则:益气养阴方剂:人参、黄芪、加减(白血病一号),红参二钱(党参一两)、黄芪八钱,二地各四钱,朴骨脂四钱,五味子三钱、龟板两、鸡血藤五钱、当归三钱,山楂六钱、山豆根五钱、白花蛇舌草六钱。 (二)阴虚内热型:病程较长、无力、消瘦、发烧、头晕、头痛、耳鸣、鼻趣、牙龈出血,紫斑、口干喜饮、舌质红赤,脉数虛大。治则:养阴清热、凉血解毒。方剂:石膏地黄汤加减,生石膏两,知母五钱、生地两、丹皮三钱、白芍三钱、地骨皮五钱、山豆根五钱、山慈姑三钱。 1、中医分型与治疗: (一)温热型:此型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早期,其症状颇似外感,病人多有发热、恶寒、自汗、乏力、并有内热之象,大便秘结、舌苔白或淡黄、脉象浮数。此表邪正盛,内热倚轻。 治疗:清热解毒为主,药用野菊花、板兰根、紫草、净蝉衣、嫩青蒿,草河车、连翘、黄药子、半枝莲。 (二)毒热型:病人多表现高烧不退,斑疹、牙龈出血,鼻出血,口舌溃烂、自汗,且发烧不随汗解,便秘谀赤,舌苔腐厚黄腻,脉洪大,此外感之邪内陷,与内热相并,致使毒热炽盛,迫入血分,表邪未罢,毒邪炽盛。 治疗:清抽解毒,凉血止血,药用青黛、孩儿茶,紫草、半枝莲、青蒿、生地黄、蝉衣、光茨菇、蟾酥、黄药子、元参。 (三)痰热型:主要以全身淋巴结肿大为拼征、常有肝脾肿大,伴有发烧,胸痛或有鼻出血,脉象滑数,舌苔黄腻,此毒邪内陷,与痰血互结所致。 治疗: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用夏枯草、光茨菇;山豆根、青黛、浙贝母、净蝉衣、半枝莲、海藻、犬花粉、紫草、小蓟。 (四)气阻两虚;内热郁伏型,证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自汗,苍白,伴有低烧头痛,舌质淡苔白、脉多细数,此久病损及阴阳,气耗精伤,伏邪内郁骨髓,归化失司,精不化血。 治疗:益气养阴,兼清郁热,药用人参,黄精,首乌,生鳖甲、山芋、丹皮、青蒿、熟地、天冬,紫草,白薇,黄药子。 (五)血虚热伏型;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耳鸣,身痛,掌心热或低热,便秘、舌淡、脉细数或芤,此及伏邪累及肝肾,肾精亏耗、精不化血。 治疗法补肾益精、兼清伏毒,药用鹿角胶、龟板胶、制首乌,天冬,当归身,肉从蓉、生山药、熟地,阿胶、紫草,丹皮、黄药子。 (六)阳虚精伤型:此型少见,命火不足,肾阳虚,卫外不固,毒邪内陷。病人表现:乏力,自汗、头晕耳鸣,苍白畏寒、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而润、有齿痕,脉象虚大。 治疗、温补肾阳,盆气扶脾,药用熟地黄、肉从蓉、兔丝子、肉桂,枸杞、仙灵脾、人参,附子、山药、黄精,五味子、天冬。 四、有效验方 1、抗白丹(原名七星丸)。 药物组成:雄黄、去外皮巴豆、生川乌、乳香、郁金、槟榔、朱砂各等分,以大枣肉和丸(药物成分比例是各药一钱,大枣七枚合丸)。 制法:先将雄黄、生川乌、乳香、郁金,槟榔共研细末,把去外皮巴豆置砂锅中以文火炒至微黄后为度,去内皮,用双层纸包裹,压碎微热半小时,达到稍去油的目的(不换纸仅去一次油)。将大枣煮熟去皮,核与上述药物混合并充分捣研均匀,合丸如黄豆大(将上述药物各一钱制90丸左右为宜),以朱砂为衣,封于贮瓶备用。 用法及用量:成人4-8丸1日1次,儿童1-4丸1日1次。于清晨五时许白水送服,连服3-5天,休息一天,一般保持大便4-5次/日为宜。服用抗白丹1-4周期间,取汤净鲜回回蒜茎叶1-2两,剪碎捣烂,敷中脘穴周围,并撒布外用药散药(地榆炭、防风炭,麦芽炭各等分,一共研细末,混匀),使均匀复盖其表面,约10小时后皮肤有烧灼感时,取下全部外用药,再经10小时左右,敷药处出现水泡,刺泡,放尽泡掖,涂外用调药(即外用散药加香油调匀),1-2次/日,至表皮泡愈。 2、六神丸(中成药)。 用法及用量:每日90-120粒,(相当280-370Mg),分3-4次温开水送下,每次服30粒,连服七天,临床症状及血象开始好转,多为连续服用,间歇期依据临床表现,血象而定。 3、焦山栀单味煎液口服: 服法:焦山枝(果实28个炒焦)前液5钱-100Mg,早晚煎服2次,第二日再增加20个和前药渣同煎,服法同前。4-6日后可将前渣倒弃,重煎新药,连服3-4周,休息一周。服后5-6天如感腹中漉漉有声,即为对症疗效良好。 4、干蟾粉:紫金锭加强的松治疗急淋: 治疗方法:全干蟾粉,成人1.0克,小儿0.25-0.5克,日二次,紫金锭成人2片,小儿半片至1片,日2次,强的松:成人15Mg,小儿5Mg,日三次,每疗程7-10天,间歇7-l4天,第一疗程结束时,鞘注M.T.× 5 mg,之后每二周一次,完全缓解后每6周一次。 材料来源:摘自山省西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六省一市协作组会议材料综述)。 四、治白血病验方 (一) 主治:急性白血病。 1、气阴两虚型。 主证:面色苍白或苍黑,无华,无力、盔汗,骨节酸痛,自觉身热带精,下肢浮肿,脉弦组成细数无力,舌淡体胖。 治则;益气养阴 方剂:以人参黄芪汤加减(代号称白血病一号),红人参一钱(或党参一两),黄芪八钱,生熟地各四钱,补骨脂四钱,五味子三钱,龟板一两,鸡血藤五钱,当归三钱,山楂六钱,山豆根五钱,白花蛇舌草六钱。 2、阴虚内热型。 主证:病程较长,乏力,消瘦,发热,头晕,头痛,耳鸣,鼻衄,牙龈出血,紫斑,口干喜饮,舌质红赤,脉数虚大。 治则:养阴清热,凉血解毒。 方剂:石膏地黄汤加减:生石膏一两,知母五钱,生地一两,丹皮三钱,白芍三钱,骨皮五钱,山豆根五钱,山茨菇三钱。 材料来源:摘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急性白血病综合治疗的进展。 (二) 主治:白血病。 方药及治法: (1)当归七钱、黄芪七钱、龟胶,鹿胶各五钱、三梭三钱、莪术三钱、蜀羊泉二钱,蜂蜜一两、紫河车粉—钱,(另吞)。水煎服。适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2)喜树碱注射液:每2毫升含喜树碱10毫克。用法;每日1次,每次10毫克,加生理盐水20毫升静脉注射,2星期为一疗程,白血球降至3,000时停药,如有微量血尿以及胃肠道严重反应时应停药。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治疗白血病3例,有2例好转,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白细胞缺乏白血病效果较好。 (3)“681”口服或静脉注射。 (4)黄根(茜草科)一两与猪骨共煮,煎液内服,每日2至3次服完。 (5)洗碗叶3钱至6钱。水煎服,每日分3次服用。 (6)首乌二两、归头一两、川芎三两、炮姜一钱、熟地一两,故纸八钱,焦术一两、云苓三钱、玉桂一钱、阿胶三钱,牛膝(炒黑)三钱、兔丝子五钱。水煎服,日1剂,分8次服,连用20至30日。 (7)党参一至二两,天冬五钱至一两。野百合五钱、地榆炭五钱、熟地五钱。水煎服,适用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8)党参一至二两,生地五钱,地骨皮四钱、鹿角胶三至五钱。水煎服,适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云南白药一至二克,日3次,内服。 (10)当归七钱、黄芪七钱、龟胶五钱、鹿胶五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蜀羊泉二钱、蜂蜜一两,紫河车一钱(另服),水煎服。 (11)何首乌一钱、白芷二钱。水煎服,日1剂。 材料来源: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三) 主治:白血病。 方药及用法;黄根一两与猪骨共煮(不加油盐)每日二至三次。 疗效:治三例亚惫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均显著缓解,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二例,症状基本缓解。 材料来源:广西横县卫生服务组。 注:黄根为茜草科植物,阴蕊三角瓣花。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51..白血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