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
医案3例。 1、梁XX,女.18岁,学生。1972年5月24日初诊,×线片号0976。病理号745-72。 左髋下肿物术后9年,复发半年。患者从9岁始左髋下肿物,质硬,不活动,痛甚。经我院检查,×线片报告为骨软骨瘤,局部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后来出现神经反射痛症状,触之有似触电感,疼痛难忍。1972年5月局部病变明显高起,疼痛加重,卧床不起。故来我院外科就诊,认为肿瘤复发,决定再次手术切除,但病人及家属要求服中药治疗,拒绝手术。故以壮肾固本,强壮筋骨为治。方药:①狗脊45克,骨碎补60克,煅自然铜1.5克,甜瓜子90克,土鳖虫15克,巴戟天60克,菟丝子,枸杞子各90克,青风藤60克,南红花15克,制马前子粉45克。共研细末,每次1.5-4.5克,日服2次,黄酒冲服。一年半共服5料。②黄鼠骨粉3克,每日1次,共用20只。③农吉利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1次,总量108支。 上方治疗一年半。 1976年12月16日复诊:肿物消失。无疼痛感,活动自如,能做重体力劳动,并已被分配工作。 1979年3月5日三诊,检查情况良好。 按语:骨肿瘤与肾经阴虚有关,故主以补肾滋阴,增强肾脏生生之本,抗拒外邪侵害,又辅佐毛姜、自然铜、甜瓜子,土元增强修复骨质之力,黄鼠骨粉、农吉莉具有补肾健骨,解毒散结之效。 2、杨××,女,76岁, 农民,1972年12月初诊。病历号40114,x线片号2099。
病史:全身关节痛半年,头痛3个月,加重10天,伴有恶心呕吐。患者自1972年始,出现阵发性偏头痛。近半年来眩晕恶心,有时呕吐,头痛持续性加剧,睡眠不熟,食欲下降,视力减退,久治不愈。近10天上述症状加剧,影响入睡。9月份赴省某医院神经科检查:颅底x线拍片,见颅骨破坏,板障内有小圆形透明区,无骨质增生。蝶骨大翼可见破坏透明区。x线片报告:多发性骨髓瘤并脑转移。因不适宜手术,故转来我科中医治疗。 检查:面色苍黄,舌红苔白,口苦咽干,脉象沉弦有力,左脉弦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辨证;肾水亏损,肝阳上亢所致,又伴心肾不变不能入睡。喷射性呕吐为脑转移脑压增高之表现。治以大滋肾水,佐以镇肝熄风,潜镇安定,交通心肾。方用鱼脑石散减熟地加生地、元参各30克,以利健肾而不粘腻有利于活血通络,佐以地龙30克,以加强软化肿瘤之力,并能渗透引药进入髓脊,故其显效。 服药半月病情好转,头痛大减,呕吐停止,腰髋痛消失。继服上药。 1976年12月7日来人取药,头痛消失,未再呕吐,能下床活动,视力转好。 1977年1月二诊:x线拍片对比,有修复之象,原方继服。3月19日来人取药言,已能做家务劳动,改为间隔服药,服药1周,停药1周。 1977年5月16日三诊:情况良好,唯每次停药时即觉不适,仍需间断服药。查体:舌尖微向右斜,视力略见恢复,精神,饮食及体力均改善。 按语:滋肾固本,滋阴潜阳,重镇安神等为治疗脑髓转移瘤之大法。 3、张×X,女,35岁,农民,1972年8月l7日初诊。x线片号1875,病历号395500。
病史:臀部肿起剧痛半年。1972年5月曾去省某医院检杳:骨盆×线拍片,见骶尾骨质破坏,诊为恶性肿瘤侵及周围组织,不适于手术治疗,转来我院中医科。 检查:面色萎黄,微现消瘦,舌绛赤,苔薄白,口苦咽干,脉象细数。行动困难,需持杖支持活动。骶尾部椎体变形,高起偏右斜有压痛。x线拍片,见骶尾骨质破坏缺损。诊断:骶尾骨恶性肿瘤。 辨证:肝虚肾亏。治法:益阴滋肾,养肝。方药:①金毛狗脊45克,骨碎补60克,甜瓜子90克,煅自然铜15克,枸杞子30克,巴戟天60克,菟丝子90克,薏苡仁、白茅根各60克,黄药子,熟地,苦参各30克,龙衣15克,川续断30克,制马前子粉60克。共研细粉,每次3克,每日3次。②农吉利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1次。③黄鼠骨粉3克,每日2次。 1973年2月二诊:能丢杖自立,疼痛减轻,接计划进行,继续治疗。 1976年5月三诊:停农吉莉、黄鼠骨粉,单服药粉,效果良好。 1977年1月5日四诊:共服用药粉5料,能活动自如,做轻体力劳动,精神、饮食均佳。×线拍片对照:被破坏之骨质略见钙化修复,局部肿块由过去30x20厘米缩小至15×20厘米。 按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肾气亏损,病邪乘虚而入。该例暂时缓解,观察8年仍在间断服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