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粼粼微雨,燕燕于飞

 promisedland 2013-08-10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粼粼微雨,燕燕于飞



窗外雨落如注。从前写作文、日记,千篇一律记述:瓢泼一般。的确,这个词语更准确。雨疾风骤时刻,倒真像是有人掬起瓢水兜头而下。想象头顶不能得见处住有多位神人,司风、雨、雷电、雪与霜。想来真是好差使。手掌翻覆之间便是人间喜怒悲欢。却也难为,生之广、地之阔,旱时悲、涝时忧。

院子里雨落成河,雨滴直溅处,起粼粼微波。燕雀们止了聒噪,不知归处。

夏时长雨总是惹人烦躁,祸害无穷。

路上往来的车子骤然少了,偶有疾驰呼啸,竟是披荆斩棘般壮烈。

闹铃声中睁开眼,窗帘遮蔽深处竟是暗黑。直引人眼皮沉沉,恨不能再次遁入甜黑梦境。却仍旧不得不悻悻然起身。

因而,无数次念起儿时午后酣睡。雨落长久,雨柱自屋檐而下,声啸直击。水泥台阶年久而落浅浅凹迹。水滴石穿。励志。却仍旧难敌梦境召唤。睡睡醒醒,甚是黏腻。年少时,总以为时光大把。却便是在这不经意时,弄丢了光阴如金。

旧时回忆总是香气馥郁。再过二十年,或者如是。

 

车行人家稠密处,遇大群低飞燕子。怕是,又要有雨了吧。燕子飞得低矮,竟不怕人似的一路向着车前玻璃而来,却又在即将触羽时刻,白色肚腹略微翻转,露出黑亮毛色肩背,径往一旁去了。

真是灵精。天色渐暗。回望,是稀疏黑点。

想起儿时,在春天读关于燕子的文章,抬头望廊檐之下,融情于景。心下欢喜。如今想起,竟留黑白纯色照片般底色。

燕子,大约是最受人类喜爱保护的鸟类。寻常,却备受爱护。平房人家的屋檐下,春时双燕衔泥。或者是因为初次为人父母,竟将泥和得太过稀稠,而无法粘附。便有淳朴主人,扛梯架檐攀援而上,钉木板以托住新筑巢穴。

或者便也因了这人家的良善,燕子对对双双而来,巢穴在屋檐之下一字排开,也是壮观。

落雨的午后,燕子在廊檐下不时鸣叫,而屋内人或低语或笑声。风从半开的窗子里灌入,夹杂零碎雨丝,清凉舒爽。日子,便是如此平缓安泰。多美。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我不知,是否有一只燕,也是我从前识得的。或者,会是我从前认得的哪只燕的几代后裔。若它也还记得我,会否望我欢鸣?

祖父母老房子的堂屋里,曾筑有燕巢。每年春时,燕儿返回。在紧闭的门窗前唧啾。闻听,便知,这一季长长的冬呵,已消退。遂开启了窗,迎了燕儿归。

后来,连我们自己,也成了燕儿,纷纷飞离家门。家中亲人却终年不肯闭户,倚门守望,盼着春来,燕儿归。

老屋门前有梧桐。或者是鸟儿衔来的种子,也或者,是风儿送来。渐至繁茂。晴时遮荫,粼粼微雨之时,也可避雨。宽大叶片,粗粝叶脉。初夏时节开乳白色细碎花朵。风过,扑簌簌抖落一肩。

树中,最爱梧桐。然而,饶是如此,我仍旧忽略了老屋门前的梧桐是在哪一年死去。只记得某年春至,它却固执不再生叶,不肯将枝条变得柔软。就像,我也忘记了承载我太多童年记忆的祖父母的老屋,是在哪一年被拆除重建。即使,我在梦里一次又一次地见过它们。

后来,连我亲爱的祖父,也撒手辞世。祖母已经年逾古稀。每见我老远便是满溢的笑。手掌一下又一下摩挲我的。

心酸不已。

想来,年岁渐长。我老去的亲人啊,像是盼归的巢。而我,是那思归的燕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