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外大街庙宇

 liuzy56 2013-08-10

 

朝阳门外大街成路于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自京师归全宁,道出齐化门(今朝阳门),祈祷于大生殿,出私钱巨万以作神寝,并画东岳大帝、帝后与侍从之像。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图帖睦尔即位后,遣使迎姑姑、岳母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于全宁。皇后迎母于齐化门东岳仁圣宫,适后殿落成,祥哥刺吉拜祭东岳大帝后又到其神寝之所,天子乃赐神寝名曰昭德殿。岁时内廷出香币致祭。元文宗命翰林直学士虞集撰东岳仁圣宫碑文,命大司徒香沙奉宣玉音,谕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撰昭德殿碑文,勒石以示后人永记。东岳仁圣宫祖师玄教大宗师吴全节,又请大文学家吴澄撰大都都岳仁圣宫碑文刻碑以志。鲁国大长公主东出齐化门祈祷东岳大帝再北走通县、喜峰口、滦平、大宁、全宁的回家路线证明今天的朝阳路至迟在元末就已成型,而且伴随东岳庙市相生相长。

民国初年,朝外大街尚存近30座庙宇,最著名的庙宇当属日坛和东岳庙了。

日坛又名朝日坛,是古都北京四坛之一(天地日月)位于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与东岳庙南北相望。北京在元代时就建有日坛,现在的日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坛高五尺九寸,方广五丈,被正方形的外墙围护。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地方。坛为方形。坛西向,白石砌成一层方台,坛面明代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四周有谴墙(短围墙),正西有白石棂星门3座,西门外有燎炉、池。北为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南为具服殿。

朝外大街庙宇

东岳庙是华北第一道观,座落在朝外大街神路街上的,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距今已6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和其弟子吴全节募资兴建的。由于张留孙治疗太子和皇后的疾病有功,很快就得到了元世祖的宠信。世祖在京城建崇真宫供张留孙居住。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封张留孙为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赐银印。玄教在在元朝,因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而盛极一时。但随着元朝的灭亡,玄教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明朝只承认龙虎山正一天师道,不承认玄教大宗师,玄教遂自行消亡。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将南京朝天宫的清微派道士禹贵黉委任为北京东岳庙住持,从此北京东岳庙的法派就不再是玄教,而是清微派了。(清微派是兴起于宋朝时候的一个道教派别。)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147年),对东岳庙进行了修葺,英宗亲自撰写了《御制东岳庙碑》。此后,明、清两代先后多次对东岳庙进行了维修和扩建。东岳庙的清微道士从明朝一直传承到民国时期,先后传承了二十三代。

东岳庙建于元代,当时工商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着都市行业兴盛,各种行业组织在东岳庙不断组织各种活动,弘扬行业信仰。东岳庙原本的道教风格,与行业祖师信仰习俗又十分吻合,道教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道教的不少传说人物、神仙,都为民众所熟悉和接受,如相传老君有绝世香炉,于是与炉冶炼相关的行业金、银、铜、铁、锡等业,便将太上老君奉为自己的行业神——炉神。东岳庙里供奉最多的,就是各行各业的祖师爷——行业神。借神自重,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至清末已供奉三千多尊各类神,行业祖师崇拜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由于受到皇室重视,每年东岳庙里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尤其是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的诞辰日,朝廷要派官员到东岳庙降香,城内居民也蜂拥于此,有资料载:“朝阳门外有古庙,以祀东岳天齐圣帝,规制宏广,像位崇严,为城东行宫第一,累朝岁时敕修,编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圣帝诞辰,民间陈鼓幡幢,群迎以往,行者塞路”。当时,逛东岳庙已经成为北京居民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东岳庙除了每年三月中旬开庙半月外,每月初一、十五也开庙,成为人们祭祀神灵,祈福禳灾的场所。但随着时局跌宕,民生凋敝,到了民国初年,东岳庙已开始逐渐衰败,冷落异常。“都人陈鼓乐旌旗,结彩亭乘舆,导驾出游,观者塞路。进香赛愿者络绎不绝。”的庙会盛景已经荡然无存。

众所周知,建国后东岳庙一度被北京警察学校和机关占用,沉寂了近半个世纪。左图是八十年代北京警察学校占用的东岳庙和工体南路街景。改革开放以后,北京警察学校搬走,东岳庙才得以重修。

神路街名字的真实来历非常简单,就是东岳大帝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而木雕泥塑的神像并不能如真神般上天入地,要靠人抬着走在“街”上巡游。左图是清朝末年的神路街和两座东岳庙牌坊。

朝外大街庙宇

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的诞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赶庙会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东岳大帝出外巡游。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帝诞辰,都人陈鼓乐、旌帜,楼阁亭彩,导仁圣帝游。帝之游所经,妇女满楼,士商满坊,肆行者满路,骈观之。帝游聿归,导者取醉松林,晚乃归。”

神路街始成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通往东岳庙进香拜神之路。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朝日坛后,又成国皇室出朝阳门至日坛祭祀大明神的御路。街北口有一座琉璃牌坊。砖石结构三孔门。北书“永延帝祚”、南书“秩祀岱宗”,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太子太师亚嵩手迹。此牌坊为东岳庙的组成部分,195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街为朝阳区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驻地。该街原有一座古刹海慧寺,曾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葛小大的验尸之所,遗址现已不存。神路街曾于1966年改名雄交路。1975年易名为日坛北街。1981年12月恢复今名。

神路街的标致性建筑物是尚存的三洞琉璃牌坊,琉璃牌坊上的四个大字“永延帝祚”是明代奸相严嵩所书。有几百年历史的古牌坊矗立在朝外涉外商业街的中心地区。从现代化玻璃大厦里进进出出的外国人,都对这座神圣的古牌坊肃穆起敬,并得到瞬间的心灵震撼。但笔者问讯一位中国年轻“白领”怎样看待神路街古牌坊时,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太难看了,不如拆了建座住宅楼!”咳,我的中国“白领”啊,白白的颈领上顶着一颗没有中国文化的白脑壳!北京的住宅楼房比比皆是,可这么珍贵的琉璃牌坊北京只有这么一座。

朝外大街庙宇

朝外大街旧日也有一座九天宫,位于东岳庙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四年(1647年)敕建,原庙占地十八亩二分七厘,庙宇五十二间半。现在仅剩后殿一间。旧日九天宫内有一座山形巨大木结构建筑,宛如一朵朵云彩堆积而成,云间有一木梯,蜿蜒而上,恍如站在九天之上来俯视人间。九天宫,顾名思义是阳世行善者,死后将升入天堂之所。

北京的白云观、善果寺和九天宫内的泥塑雕像,被称为“北京泥塑三绝”。庙内原有明代铜质雷祖像等七十二尊,其中木雕像十一尊,其余均为泥像,铸造精湛,神态逼真,堪称道教艺术珍品,现在已经杳无踪迹。九天宫雷祖殿悬塑算是北京最好的悬塑之一,布局为中间祀奉铜铸普化天尊,后为二层悬塑,悬塑中为天尊出行。殿两侧为雷公电母等造像,传为刘銮一派所作。据东岳庙老道口述,九天宫雷祖殿悬塑正中为九天普化天尊,前奉重数吨的明代真武大帝铜像,毁于1955年。

神路街路南旧日的慈尊寺殿内有阎王厉鬼,解放初期因火药爆炸被毁,后建起民宅。而神路街北的九天普化宫却是在拆迁风潮中有幸保存下来的明代古建。

九天宫西邻东岳庙,斜对慈尊寺(俗称十八狱庙)。过去,这三座庙是朝外大街香火最盛的道观,庙期也都大致相同。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下旬,赶庙会的香客人山人海。去东岳庙进香的,也必到九天宫和十八狱。

在人们的心目中,九天宫代表着天堂,十八狱代表地狱,东岳庙则是地府的审判机关。香客们在泰山神东岳大帝及各职能机关——七十六司前,将自己过去一年的善恶得失算算帐,顺便祭拜一下先人的亡灵。出来后,再去看看亡灵的归宿——吉祥幸福的天堂和阴森恐怖的地狱。庙里一统统形制各异的碑刻、一尊尊造型逼真的塑像,生动再现了中国人善恶报应、生死轮回的传统观念。各档香会也依着这个程序,先去东岳庙,再到九天宫、十八狱,才算完成了整套进香仪式。也有香会取名“三顶圣会”,一个“顶”代表一座庙,“三顶”表明三座庙都要拜。

解放后,东岳庙变成训练警察的学校,警察管理“十八层地狱”天经地义;谁来独享九天宫呢,解放后进驻此地的这家机关单位,可就没有这般造化了。

九天宫是供奉“雷神”的庙宇,主祀九天普化天尊,又称雷祖天尊,总管雷霆都府,执掌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为道教雷部诸神中的最高天神,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流传于世。

朝外大街的九天宫建于明代,清顺治年间奉清帝命重修,被封为“敕建九天普化宫”,为朝外大街重要的庙宇之一。“九天宫”和对面的“十八狱”相对。北京民间传说,做坏事的人死了下十八狱,做好事的人死后上九天。雷神又是掌管雷电的神,中国民间有“做坏事遭雷劈”之说。九天宫以前的香火鼎盛,仅次于东岳庙。

清代,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雷祖诞辰,朝廷都会派官员来此进行祭祀。民国后,九天宫香火逐渐衰败,大部分房屋租给劳工、小贩。到了四十年代,九天宫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许多无家可归的贫民滞留在此。

1952年,九天宫被东郊区人民政府用作粮食仓库。1958年归属朝阳区民政局。同年7月,房产移交朝阳区房地产管理局,后被北京市交电公司用作仓库,上世纪80年代被定为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扩宽朝外大街,在朝阳区委、区政府的协调下,北京市交电公司腾退九天宫,北京市文物局拨款进行修缮。朝阳区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拆除九天宫四周的违章建筑,搬迁商户,平整殿前绿地,修建朝外大街休闲广场。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朝阳区昆泰集团相中了这块宝地,利欲熏心的开发商打算将九天普华宫拆除,建一个服装批发市场。后来在文物部门和专家的强烈反对下,设计方案被迫修改。

现在古建算是原地保住了,却被这个丑陋的岳秀市场挡了个严严实实。好容易重见天日的九天普化宫再次“湮灭”。

朝外大街庙宇

朝外大街庙宇

朝外大街庙宇

2009年8月26日,在普查登记朝外地亩庙和观音寺时,查到1996年朝阳区文物管理所印制的《朝阳区文物概况材料》介绍,吉市口七条3条观音寺建于明代,曾存破旧大殿6间,西耳房2间,后为朝外大街房管所使用。山门面宽2.8米,厚1.5米,正殿面宽14米,高8米,进深6米,东西殿面宽11米,1984年3月公布为暂保单位。可惜,在1995年吉市口危房改造时被拆。现在大殿的柁木檩件和明清砖瓦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北京市文物局库房之中。

此外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吉市口二条的水月庵,又名万禄寺,建于清代,为四合院式格局,原存关公殿3间及东西配殿各3问,后为朝阳区区第二教师进修学校使用,1992年拆毁;位于吉市口六条东口还有一座庙宇,1961年在庙里成立朝外大街少年之家,也在1992年北拆毁,建起吉祥里小区。

而一直未被注意的地亩庙于2004年底被拆除。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地亩庙(道庙)坐落东郊菱角坑十五号,建于民国十一年,属私建。不动产土地一亩,房屋七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供神外自用。庙内法物有神像五十位,礼器六十一件,法器一件,画像七张,供桌一张,另有榆、柳树三棵。观音寺(官庙)坐落东郊吉市口七条十三号,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五月,属公建。不动产土地二十六间半。管理及使用状况为冬季粥厂占用。庙内法物有佛偶像二十二位,神偶像四尊,礼器五件,法器两件,供桌一张,另有石碑三座,槐树两棵。1995年该庙被拆毁。

朝外地区是北京回民群众聚集区,有南下坡清真寺和北上坡清真寺,现在尚存南下坡清真寺。朝外地区著名的下三条小学成立于,原来也是一座庙宇,是东岳庙的下庙。1950年6月14日发生爆炸的朝外大街17号的北京辅华合记制药厂,1947年以前是明代盖的慈尊寺。

1947年7月21日北平市《1947年第二次寺庙总登记》表中记载了朝外地区的17座庙宇,包括有:朝外大街有德声住持的东大桥162号广济庵和东大桥167号头道行宫;东大桥1号管理人毛嘉本管理的土地庙;朝外大街130号张吉泉任住持的十八地狱庙;朝外大街290号张吉荫任住持的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天仙护国佑圣延寿宫(俗称天仙宫);朝外大街242号张吉荫任住持的东岳庙;十三区朝外大街65号荣章任住持的真武庙;朝外大街285号昌和任住持的普济寺;朝阳门外二条胡同33号朗堃任住持的水月庵;十三区朝阳门外大街227号白贤珍任住持的九天宫;十三区朝外菱角坑杨家胡同15号王诚茗任住持的地亩庙;十三区朝外北营房东街3号宽池任住持的灵瑞寺;朝外大街31号续荣任住持的关帝庙;十三区朝外西中街1号佟信芝任住持的顶关帝庙;十三区朝阳门外五条胡同9号阔林任住持的天仙庵;第十四区朝外月河寺街4号善庆任住持的月河寺;朝外吉市口七条13号大兴县公产保管委员会管理的观音寺。另外,还有位于朝外四条的建于清代的黄庙。

现如今这17座庙均已消逝;位于东岳庙戟门前的山门,也在2002年扩建朝外大街时荡然无存。下图是二张东岳庙山门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从东岳庙门前的神路街牌坊往北看东岳庙山门的照片。

朝外大街庙宇


朝外大街庙宇

朝外大街庙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