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百会:揉百会的种类有拇指揉法,中指揉法。揉百会的功效为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操作时将拇指或食指放在百会穴上,加一定的压力缓缓揉动,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手法柔和,由轻到重,用力不宜过大。用于脱肛、久泄、气血不足等。 揉百会: 扯大椎:扯大椎的种类有食中指提捏法。功效为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医者用屈曲的食、中二指蘸清水在穴位上提捏,至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紫为止的方法。动作干脆、有力。用于感冒、发热、流涕、咳嗽等。 扯大椎: 掐十宣: 掐十宣主要用拇指掐法。掐十宣的功效为清热镇静、开窍醒神。医者用拇指指甲掐患儿十指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各掐5次。操作时以掐法为主,轻柔协调。用于小儿发热、惊风。 掐十宣: 推肾水:推肾水的种类有拇指推法。功效为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利湿热。医者用拇指沿患儿指根推向指尖方向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的方法。动作轻柔,速度均匀。用于小儿发育迟缓、消化不良等。 推肾水 n^rzl6dy 补脾土:医生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反复直推。补脾土的功效为健脾和胃,补气和血。用力要轻,速度要均匀,频率每分钟100-300次。补脾土常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贫血、久泄等。 补脾土: 提捻法:又称捏积疗法。提捻法的种类有两指提捻法,三指提捻法。患儿俯卧,医者双手抵于小儿骶骨尾椎,双拇指在下,两食指在上,将皮肤提起后,用两拇指沿督脉(后正中线)作滑动性的拿捻,连续操作五六次,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宜的方法。双手配合灵活有力,有规律。提捻法的功效为调理脾胃,消积导滞。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干、发育迟缓、毛发稀疏、盗汗自汗等。 提捻法: 推上三关:推上三关的种类有拇指推法,食指推法,中指推法。医者以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腹自患儿腕关节桡侧推向肘的方法。推上三关功效为补气行血,温阳散寒。以推法为主,协调柔和,操作100-300次。用于小儿气血虚弱、消瘦肢冷、腹泻日久不愈、关节疼痛。 推上三关: 按揉中脘:按揉中脘的种类有指端按揉法,掌根按揉法。医者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穴的方法。按揉结合,和缓有节律,力量适中,操作100-200次。按揉中脘的功效为消食利气、健脾和胃。按揉中脘的适应范围在脐上四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上)。用于小儿食积、腹胀、厌食、呕吐等。 按揉中脘: ![]() ![]() 揉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功效: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心悸。 揉神门穴 ![]() 揉内关: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腕横纹上2寸的中央凹陷处。按揉此穴可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揉内关 ![]() 捏各手指指甲旁边 ![]() 手心拇指(肺经)、中指(心包经)、小指(心经),手背食指(大肠经)、无名指(三焦经)、小指(小肠经):抒压/解除疲劳。 按合谷穴 ![]() 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揉曲池穴 ![]() 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抒压/解除疲劳,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发危机,可让肌肤循环改善,避免「中痧」。 点压劳宫穴 ![]() 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位置大约在握拳时,中指点于掌心的位置,点压此穴可以提神醒脑、清心安神。 掐手指的肺穴 ![]() 无名指第一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掐手指的肝穴 ![]() 无名指第二指节中点:解除掉发危机。 按揉风池穴 ![]() 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此处就是风池穴。按揉此穴可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 按摩眼部穴位 ![]()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J9lZ1,22 `cp\UH@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 0?54 8yH N sdpE?V 攒竹穴:约眉头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转折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ar0{MPYd 3sr_V~cZ9 鱼腰穴:眉毛中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X4b~) 丝竹空穴:眉尾处: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 QIiy\E% 太阳穴:眉梢与眼角之间,向后方约一指宽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按摩耳部穴位 ![]() yX!fj\R 耳穴中的脾、胃两穴:针对肠胃不适、控制食慾。 \dHqCQ Q:q0C +T 耳穴中的神门(位于耳上方三角窝处)、心区、内分泌及皮质下等穴:针对疲倦且睡眠品质不好。 qcs) p O&?i#@5# 耳穴中的髋点、膝点及颈椎点等处:针对腰酸背痛。 Hf('BagBL 按足三里穴 ![]() W^elzN(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按摩足三里可以修饰曲线,恢复窈窕并能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揉阴陵泉 ![]() 2tQ?=V(Di 膝盖下方,拇指与食指由膝盖往下,扣住胫骨两侧缝隙可压到一凹陷处,小腿胫骨内侧缘,往上推到尽头的地方。按揉此穴可以修饰曲线,恢复窈窕并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kovJ9 按三阴交穴 ![]() OJ.oHf=K! 脚内踝最高点上方约四指幅。此穴能改善失眠,脾胃虚弱,辅助治疗妇科疾病等。 \7e4t 按阳陵泉穴 CH6;jo] @2+'s;mUV 小腿外侧,膝下1寸之凹陷,腓骨小头附近。按摩此穴可以改善腿酸腿粗。 i1Y<[s l?HC-_Pbh 按承山穴 踮起脚尖,足跟轻提,在小腿肌肉正中出现凹窝处。按摩此穴可以改善腿酸腿粗。 ![]() 揉涌泉穴 ![]() 位于脚底人字中心,往下约1/3处的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改善失眠。 9x#T j/5% 揉水分穴 +[pJr-k "|/q4JN)7d 肚脐上2公分处,腹部中线上。按揉此穴可以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b6'ZVB vX$|/74 揉关元穴 肚脐正下方4指宽处,腹部中线上。按揉此穴可以修饰曲线,恢复窈窕。 ![]() 揉膻中穴 ![]() kk}_AZ0eK 位于两侧乳头正中间与胸骨中线的交接点。按揉此穴可以缓解情绪郁闷、心悸、焦躁等。 U"L-1]L 揉捏肩井穴 gl!ht@;>ak =nlj|S ~3 位于第七颈椎下与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锁骨肩峰端)连线中点。揉捏此穴能消除肩膀酸痛,帮助入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