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古诗的阴凉里避暑

 向春阁 2013-08-11

到古诗的阴凉里避暑

来源:上善若水的博客2013-07-13 

http://yanshanyuan.hi.blog.163.com/blog/static/116998917201361231041820/       


        后宫佳丽,怎样陪帝王“消夏”?(图)  - 闲云野鹤舞白沙.行云流水马行空,逍遥子. - jimmy闲云野鹤舞白沙,行云流水马行空 

 

        一则“热”贴在网上流传:“躺在床上是红烧,加了床席子是铁板烧,下床后是清蒸,出门去是烧烤,办公室是烘焙,到游泳馆去水煮,回来路上被生煎,回到宿舍里还要回锅。”其实这位“吃货”并不是最经受酷热的人,最起码还有两类人比贴里更是备受火辣辣的考验:一是田野里的农人,二是数十层高楼顶上扎钢筋的工人,搁贴子里的话说前者是烙大饼,后者是烤红薯。------现在的人,包括自己,也就这点插科打诨的出息。

       古人不一样,他们会寻觅或打造一方清凉胜境,以驱暑热,解烦忧,清燥祛火,消虑养气。

       其实说来也不过寻常招数,最简单易行的是摇扇。明代诗人瞿佑《咏扇》诗云:“开合清风纸半张,随之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自凉”。果然清风一缕,凉丝丝扑面而来。但要照方抓药却不简单。如果单只自然界的“花前月下”,那好办,不过依“团圆”,“共自”的字眼看,更指“人生若只初相见”的那个人,这就不太好办了。如果说“脸如满月,鬓若刀裁”的贾宝玉代表“月下”的话,那么“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就是“花前”了,但你说宝黛“团圆”容易吗?

       第二种方法也简单,那就是到水边找个地儿或坐或躺,连小孩子都知道天一热就下到池塘嬉戏嘛。宋代的杨万里《暮热游荷在池上》云:“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大意为:小草在微风中摇曳着它那婀娜的身姿,仿佛在向诗人殷勤报告清风消息。暑热中的诗人一看,大喜过望,急忙敞开衣襟,企图把凉丝丝的风全拦住,不让它溜走一点,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凉爽畅快。虽然已经到了傍晚,但暑热的淫威依旧不减,连素来清凉水鲜的荷花也有点受不了炎热的威猛,好似一个害羞的女孩儿低着头在碧绿的伞盖般的荷叶下躲躲藏藏,不敢抬起脸来见人呢!杨氏另一首《桑茶坑道中》则浮动着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尽管“睛明风日雨干”,但有了满溪的水,有了柳荫草堤,有了酣睡的牧童,心正不由荡漾起丝丝涟漪,哪里还会有燥热之感呢?有水必有岸,水滨绿荫盈盈的竹林也是古人避热祛暑的好去处,诗人王维为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林深而篁幽,独坐而抚琴,远离扰扰红尘,嚷嚷俗世,心无杂念,耳根清净,你就想象该多凉快吧。
        第三种方法是上山入洞。宋人钱起的《避暑纳凉》写的是他到天台山度夏的光景:“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无事始知禅院胜,深垂纱帐咏沧浪。”是啊,在深山禅院里斜倚绳床轻摇扇儿,享受炎天伏暑里的无比清凉,自然惬意不过,不过前提是心中没事,了无挂碍,否则,饶是结庐莫干山顶八柱天台,便是八百柱天台,也会心烦意热,烦恼无限。元代释英的《山中景》诗云: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这和尚倒是有先见之明,早就预知到了二十一世纪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铺面火花飞”,哎,真不是想象呢,你说行驶中的汽车突然自燃咋回事?还是有火花飞起来嘛。暑夏的山洞阴凉宜人,实属消暑佳境。广西阳朔有个碧莲洞,洞内有水,水 动生风,吸引古今无数游客来到这清凉世界消夏。有无名氏留下独具一格的回文诗:“香莲碧水洞风凉,水洞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洞水,凉风洞水碧莲香。”别说进洞了,单读读诗,浑身上下腾腾的热汗都能给你逼回去。

         第四种方法是在临水之处找乐子。北宋葛元怀《夏日》诗写道:“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真大老实话也。唐代徐凝《避暑二首》里有“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的句子,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避暑也。有位爱下棋的仁兄也蛮有创意,约上棋友到林子里过招:“对弈林荫下,存亡楚汉争;茗甘何晓味,烟灼哪知疼?人静无蝉噪,沉思任鸟鸣,相拼忘万事,忽见满天星。”呵呵,胜负不知如何,反正大半天的燠热给消得无影无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