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鉴别“行画”和画家的创作画

 海外寻瓷翁 2013-08-12

近年来油画的收藏慢慢成为热门,但怎样的油画才有收藏价值呢? 有朋友可能会认为:“画的好坏谁看不出来?赏心悦目、栩栩如生的就是好画!”。

 

其实不然,对画的鉴赏同对古瓷器的鉴赏一样,并不是生而知之,是要经过学习的。尝见本论坛偶尔上一幅“行画”,便有网友赞叹不已,以为是了不起 的油画杰作,价值不菲。这便是一例。就是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绘画专业知识学习,同样看不懂画。罗中立在创作《父亲》的时候,便有领导指示在 “父亲”的耳朵上夹上一支圆珠笔。这支圆笔后来在美术界成为笑谈,弄得罗中立哭笑不得!可见,那位领导其实不懂油画!所以,文化程度与对画的鉴赏水平不一 定成正比。我家大小子是在朱自清荷塘旁呆了8年的“青蛙”,然而听其评画却常常令人喷饭!

 

油画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绘画语汇,可以塑造人物,形神兼备; 可以描绘风景,如身临其境。但,同是用油画颜料画的东西,其品位和价值是有很大差别的,不可不察。

 

什么是“行画”

 

“行画”起源于韩国商品油画,传入香港后称“韩画”,传入大陆后以 广东最初称其“行画”,遂全国沿用。

 

“行画”即仿制油画,是由画廊组织行画师临摹画家原作(印刷品),进行 批量复制的产品。目前在深圳、福建等地都有行画生产作坊。其产品除国内 销售还批量以集装箱出口国外。

 

行画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行画也有优劣之分。行画的复制方式有单独复制 和流水作业复制两种。

 

流水作业复制的产品,一般是低俗风景画,看似漂亮,但绝不是“美”。 树木、草地、天空、建筑分别由一人专画。这种复制方法效率高、产量高, 但艺术性较差,不耐看。只能供不懂绘画艺术的人作室内装饰用。 能单独完成一幅临摹画的画师一般水平较高。近年来有美术学院毕业生也加 入此行。由于他们绘画基本功较扎实,能读懂原作,临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 画家作品 能比较接近原作,售价当然也不低。如一幅2平米的罗中立的《父亲》复制品,如果临摹得极好,可以卖到8千元左右。

 

怎样鉴别“行画”和画家的创作画

 

1)画家的作品往往是先有文学构思,再通过采风速写、摄影(现代画家做法)、 然后倾其心血,以具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表现在画布上的结果; 行画则是画家作品的临摹品,往往只是形似,甚至连形似也不能达到。

 

2)画家一般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有坚实的素描色彩透视构图等绘画基础及艺用 人体解剖知识。表现人物时,肌肉骨骼及皮肤衣饰的质感很强; 行画只是画虎画皮不画骨,照葫芦画瓢,肌肉骨骼含糊,没有质感。

 

3)画家用色有“冷暖”变化。即使是局部,如一侧面部、一只手也可以看到有 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更符合观察得到的事实; 行画往往不会运用冷暖色调。如人体的面部、手等,整体用蜡黄色或所谓 “肉色”涂抹,仅仅只是用单色在画素描而已。

 

4)画家在作品上往往留下笔触,笔触有立体感。其实,笔触也是一种绘画语言;行画往往抹平,颜料较薄较平匀。

 

5)画家一般在质量较好的亚麻布上创作油画;行画为降低商品的成本,则用行画布。行画布一般是化纤混纺品。现在也有行画用亚麻布的,但行画用亚麻布的质量较差。

 

6)关于高仿油画。随着电脑写真技术的进步,现在出现一种高仿油画。这种高仿 画在布基、形、色等方面与真画几乎相同,甚至笔触凹凸也可以仿得一样,几可乱真。但因为是喷涂法制作,颜料很薄,用指甲一扣,里面的底料就露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