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

 简淡人生 2013-08-12

中文名称:五苓散

  英文名称:wuling powder;wuling san

  定义:同名方约有17首,现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方。

  组成: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一日三次。多饮暖水,汗出愈。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

  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二级学科)

方 名

  Wuling San

  五苓散(利湿之剂)

  总结:利湿泻热

出处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曰:“ 太阳病篇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桂枝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组成

  猪苓十八铢[12g]去皮、 泽泻一两六株[20g]、 白术十八铢[12g] 、茯苓十八铢[12g]、 桂枝半两[8g]去皮。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腑,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变化方

  猪苓1)本方去桂,名四苓散。本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并治小便不利。

  (2)本方加苍术,名苍桂五苓散,治寒湿。

  (3)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便秘烦渴。

  (4)本方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积热。

  (5)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以清六腑之热,名桂苓甘露饮。

  (6)本方去桂、泽泻,名猪苓散,治呕吐病在膈上,思饮水者。

  (7)本方单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烦渴,引饮过多,腹胀便赤。吴鞠通把桂枝改紫油肉桂,主治腹部水肿显奇效。

  (8)本方单用泽泻、白术,名泽泻汤,治心下支饮,常苦眩冒。

  (9)本方单用茯苓、白术等分,名茯苓白术汤,治脾虚不能制水,湿盛泄泻。再加郁李仁,入姜汁服,名白茯苓汤,治水肿。

  (10)本方加川楝子,治水疝。

  (11)本方加人参,名春泽汤。再加甘草,亦名春泽汤。治无病而渴,与病瘥后渴者。

  (12)本方去桂,加苍术、甘草、芍药、栀子、黄芩、羌活,名二术四苓汤,

  通治表里湿邪,兼清暑热。

  (13)本方倍桂,加黄耆如术之数,治伤暑大汗不止。

  (14)本方加甘草、滑石、栀子,入食盐、灯草煎,名节庵导赤散,治热畜膀胱,便秘而渴。如中湿发黄,加茵陈;水结胸,加木通。

  (15)本方合益元散,治诸湿淋沥。再加琥珀,名茯苓琥珀汤,治小便数而欠。

  (16)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汤,一名对金饮子,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 腹痛泄泻,及口渴便秘。

  (17)本方合黄连香薷饮,名薷苓汤,治伤暑泄泻。

  (18)本方合小柴胡汤,名柴苓汤,治发热泄泻口渴,疟疾热多寒少,口燥心烦。

  以上三方,并加姜、枣煎。

  (19)深师用本方治发白及秃落。术、桂、二苓泽泻,更名茯苓术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