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银行业监管模式

 3gzylon 2013-08-13

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银行业监管模式

2013-08-09 10:46 来源:学习时报  查看评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答记者问

  记者: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成立,到今年,银监会成立十年了。回顾过去十年的工作,有哪些体会?

  尚福林:回顾过去十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必须坚持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的监管目标。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作为监管者,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作为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必须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作为满足人民愿望的根本方向;必须把规范经营、合理定价、公平竞争和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赢得人民信赖的根本途径。

  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导向。百业兴则金融兴。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金融资源,才能筑牢发展根基;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金融需求,才能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才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必须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银行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银行业监管的一切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和行为指向,都必须立足于防范和化解风险,有效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既要关注微观经济运行和单体机构风险,又要监测宏观形势变化和银行业整体风险;既要推动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又要发挥逆周期监管作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必须坚持国际标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监管制度。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持续提高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现实要求。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借鉴国际标准、良好做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完善监管制度和工具方法;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促进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必须坚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银行业监管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做好监管工作,需要有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必须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党性党纪、职业操守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调动工作积极性,造就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业务精的干部人才队伍。

  记者: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您如何看待银行业目前面临的形势?

  尚福林:当前,我国银行业仍处于比较好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银行业发展具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的压力下,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困难逐渐增多,对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要求日益提高。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财政悬崖”尚未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低增长将成为常态。受此影响,我国银行业的海外发展和国际融资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区、行业的发展困难增加,银行信贷和投资风险将随之增大。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在这样的形势下,银行业前几年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有可能逐渐显现,违约风险可能加大,部分领域、部分地区、部分机构不良贷款反弹苗头已经出现,银行体系风险的关联度、复杂性和隐蔽性逐步上升,守住风险底线的压力增大。

  从实体经济需求看。支持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在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过程中,银行业需要统筹兼顾,同时满足多重要求。既要支持扩内需、稳增长,保重点项目,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又要支持薄弱环节、重组消化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

  银行业多年来资本消耗型、规模利差型的经营模式尚未根本转变,在战略规划、绩效考核、信贷管理、风险控制和危机应对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基础工作,更需要我们坚持“两点论”和“底线思维”。

[责任编辑:刘冰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