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羽夜杀恶霸逃涿县

 皓月冷星 2013-08-13
关羽夜杀恶霸逃涿县

  □谢美生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为“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说的是刘备、关羽、张飞在涿县张飞的桃园结为兄弟,三人从此开始共创大业。刘备和张飞世居涿县,就是保定市所辖涿州市。刘备住涿县大树楼桑村,因村中有一棵大桑树似楼高,故名。张飞住涿县城南桃庄(今忠义店)村。而关羽原是河东解良人,即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人,那他怎么与涿县的刘备和张飞在涿县三结义呢?这就要说到“关羽夜杀恶霸逃涿县”。

  常生,原是蒲州一户贫困农户的孩子,因父母家实在养活不起,出生后便偷偷将他放到了蒲州普救寺山门洞里。大清早,正在修葺普救寺的解良县常平村的常铁匠见了这孩子异常喜欢,老方丈见常铁匠为人厚道,家中又没孩子,便把拾到的婴孩送与了常铁匠。常铁匠两口子给孩子取名常生,对他特别疼爱,还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小常生聪明好学,又孝敬老两口,有空就帮助常铁匠打铁,从小练就一身好力气。常生长大后,接下了常铁匠的手艺,赡养老两口。

  解良县西关有一大恶霸,名吕熊。吕熊依仗财大势大又与河东郡太守是亲戚,经常为非作歹。他与河东太守相互勾结,横征暴敛,抢男霸女,欺压百姓。最可恨的是一年大旱,吕熊为乘大旱敛财,命人把城里的水井全部倒上牛粪人屎,然后填平,只留他家后花园一口井。谁家要吃水,必需交钱,不然就不能打水,他还借机凌辱良家女子,有的宁死不从,自尽相抗,解良城里的姑娘们不知有多少受了吕熊的凌辱。

  一天,常生听说恶霸吕熊又抢了一名姑娘,他义愤填膺,气得两眼冒火。当天夜里,天黑云低,满腔怒火的常生翻墙跳进吕熊府中。他踢开吕熊卧室门,只见一少女被绑在床栏上,那恶霸吕熊正逼那姑娘就范。姑娘不从,吕熊挥拳就打。常生气得一个箭步蹿上去,光着身子的吕熊跳起,拔出挂在墙上的腰刀,向常生狠狠砍去。常生闪转腾挪,吕熊一刀接一刀地向常生致命处猛砍。搏斗中,常生左手扼住吕熊握刀的右腕,右手顺手牵羊将刀夺在手,反手一刀砍中吕熊。吕熊的家丁们听见了响动,持械围捉常生。常生边杀边保护着那姑娘杀出吕府,不久官府便发下榜文缉拿常生。

  常生跑出解良,日夜兼程,爬山涉水向东逃到涿县城关时,守城门的门军盘问常生:“你姓什么?”常生不敢说自己真实的名字,机智地顺手一指城关说:“我姓关。”“你叫什么?”常生看城关的目光还没收,突然看见城关上空飞过一只大雁,翅膀一扑棱,落下几根羽毛,忙说:“名羽。”这时天上飘浮的一朵白云被风一吹,化成长长的一溜云丝,常生又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这样常生混过了关,逃到涿县,从此改名关羽,字云长。

  再说官兵没抓到常生,便欲血洗常平村。常铁匠老两口为了救全村乡亲,投井自尽。

  现在山西运城市的常平村建有关羽祖祠,又称关羽家庙。庙前石砌牌坊上镌有“关王故里”大字。庙内还有一座八角七层砖塔,是为祭奠相传投井自尽的常铁匠老两口而建。

  关羽在涿县认一豆腐王老汉为义父,帮助豆腐王卖豆子磨豆腐,并在涿县落下脚。关羽由此与涿县大树楼桑村贩草鞋的刘备和涿县桃庄杀猪卖肉的张飞相识成为好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