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降,温黄平原之痛 台州已形成五大沉降区

 昵称QAb6ICvc 2013-08-13

沉降,温黄平原之痛 台州已形成五大沉降区

2012年08月22日09:52    来源:中国台州网     


地面沉降,通俗地说就是“地陷”,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它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

因为地面沉降的反应滞后,且进程缓慢,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沉降率,人们往往不容易察觉。上海人可能因为看到外滩那些不断加高、加固的防汛墙,才意识到地面沉降的发生。

不过,你是否知道,在台州市部分区域,地面沉降也在悄然发生?

事实上,在温岭西部平原,地面沉降导致了大量良田被淹而无法耕种。数据显示,至2005年,温岭西部平原有近4000亩的农田处在河水控制水位下,无法耕种。

而在日前,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地理信息测绘中心在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监测时发现,八塘、九塘路区域的路面存在严重沉降情况,目前,建设规划部门正着手建立竖向规划道路沉降监测网加以监测。

三年来,百个监测点出现十多厘米的沉降

台州市地理信息测绘中心最近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时间段内,通过对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园区道路路面沉降监测点的取样分析,九塘路区域范围内115个样本点有103点出现超过10厘米的沉降,八塘路区域范围内114个样本点有99点出现超过10厘米的沉降。

初步计算,两个区域平均沉降量13.8厘米,年平均沉降量5.7厘米。

也就是说,这三年来,九塘路、八塘路区域范围内的地面平均每年下陷了5.7厘米。

台州市已形成五大中心沉降区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共有多个重点沉降区,其中杭嘉湖平原、宁奉平原以及台州市的温黄平原是浙江省地面沉降的三大重灾区。

省工程勘察院的最新测量数据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温岭西部平原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100毫米的面积有0.663平方公里,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800毫米的面积有6.677平方公里,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300毫米的面积有36.45平方公里,其中下沉最厉害的横峰沉降中心累计下沉了1300毫米。从地面累计沉降量看,温岭市已经成为浙江省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市地理信息测绘中心工作人员解释,台州市属海陆交互沉积层软土地基,地质复杂且较软。

软土层地表具有“含水量大、孔隙大及压缩性大”三大特征,就像一块海绵,在经过泡水挤压之后,会出现严重的变形。

从格局上来看,目前台州市形成了五大中心沉降区,包括路桥城区、路桥金清、温西横峰、温东淋川、椒江洪家东部沿海。沉降速率最大位于路桥金清东北部一带,最大沉降速率在每年65毫米以上。

地面沉降对道路建设有影响

“地面沉降给沿海地区工农业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的道路规划建设造成了影响。”市地理信息测绘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软土地基的地质复杂且较软,容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区域地面的不均匀沉降,一直以来困扰着台州市道路规划设计与施工的正常进行。

2007年,椒江工人西路在改造过程中,就因为沉降造成现状路面及道路的附属设施与设计数据不符,导致工人路、中山西路延伸段、大桥路之间的衔接困难。

因为不均匀的沉降容易造成道路路面产生波浪,使得在该路面的驾驶舒适性也显著降低。

“道路建设不光要横着看,也要竖向立体布局。”市地理信息测绘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不考虑地面沉降因素,那么日后将引起道路裂纹、错位、道路与桥交接缝高差过大不平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计划建立竖向规划道路沉降监测网

那么,造成台州市部分区域地面沉降的原因是什么?

有专家认为,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和高容量的高层建筑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因此,防止地面沉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

目前,台州市已经批复了《台州市地面沉降防乱规划(2011年~2015年)》,全面禁采地下水。

除了全面禁采地下水,对沉点防乱区,还将开展地下水回灌等地面沉降防乱工程试点,选择金清等累计沉降量大、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核心区,开展地下水回灌试验。

记者还了解到,为提高监测程度,台州市相关部门还将规划新建地下水从动化监测井,组建道路沉降水准监测网和道路沉降GPS监测网。这就是新的竖向规划道路沉降监测网,它可以发挥GPS方便快捷高效的优越性,实现道路沉降监测的实时动态效应,为道路防汛、塌方、断裂等灾害的迅速监控与防治,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依据。(周丽丽、叶奇)

▲链接

中国50余座城市发生地面沉降

目前,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最严重。由于地面沉降,有城市被预言会在几十年后消失。

目前,全国还没有建成统一的地面沉降监测网,包括各地区也没有统一的区域性监测网,所以难以掌握整体的变化规律,即使条件最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只是在逐步建立。

去年10月28日,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地下水启动大规模的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