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梧桐和苏州的情缘

 苏迷 2013-08-13

记者  陶瑾

古往今来,人们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人们在梧桐树上寄托着美好的心愿。

苏州拙政园里有一座方亭叫“梧竹幽居”,亭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梧”、“吴”同音,可见梧桐与苏州的情缘不浅。的确,法国梧桐作为苏州的行道树种之一,早已经成为夏日里人们最留恋的“世外桃源”。然而,法桐带给人们的记忆有美好,也有困扰,比如法桐飘絮产生“毛毛雨”,影响交通等。尽管如此,苏州人记忆深处的这片“绿”,却永远不会褪色。

 

50年代初引进,“扮靓”主干道

法国梧桐产自法国?事实上,法桐又称悬铃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悬铃木科,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3种:二球悬铃木(又称英桐)、一球悬铃木(又称美桐)和三球悬铃木(又称法桐),而我们现在将这三种统称“法桐”。

算起来,法国梧桐“定居”苏州已有大半个世纪了。早在1952年春,苏州市建设局拨款人民币3000余万元(旧币),从镇江苗圃购得悬铃木大苗3500余株。据悉,镇江苗圃的悬铃木苗实际来自南京,南京是全国绿化最好的城市,尤以法桐闻名。被南京人视为“城市灵魂”的法桐,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

“当时3500余株法桐在市内人民路、五卅路、公园路、临顿路、观前街、十全街、十梓街共10条主干道试种,获得良好效果,成就了最美林荫道。”绿化专家、原绿化管理站站长怀志刚说道。1953—1958年苏州道路绿化发展较快,市区道路绿化达32条、长25.7公里,树种多为单一的悬铃木。

“想当初,从镇江引进一棵法桐苗只有4块多,约4公分粗,一汽车能装下200多棵。后来价格越来越贵,呈几十倍上涨,到现在一棵20公分粗的苗木价格要在1000块左右,一汽车只能装下10多棵。”怀志刚坦言。

年过八旬的怀志刚在园林系统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见证了苏州林荫路的成长,对法国梧桐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怀志刚说,法桐作为城市绿化的行道树种尤为合适,法桐是世界著名的行道树优良品种之一,有“行道树之王”之称。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一般5—10年就能成荫成林。苏州四季分明,水源充足,非常适宜法桐的生长。

其实,苏州原本有“苗木基地”,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州就开始在自己的苗圃里培育法桐。苗圃栽培的法桐又粗又大又好,长势、品质都很优良。可惜,苗圃终究没了,苏州大部分法桐苗木还是要从外地引进。

 

法桐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目前苏州约有3600棵法桐,主要分布在古城区。原先每隔4米种一棵法桐,后来改成6米一棵,8米一棵。“当初绿化站有一支专业的爬树队伍,10多人,都持有证件,工人经常爬到梧桐树上修剪枝条、除虫,熟练得很。”

关于法桐,其实发生过一系列故事。怀志刚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外国友人到观前街,不料法桐上的刺毛掉到他们身上。当时政府领导十分着急,为了这件事,绿化站还专门前去道歉。

80年代初,人民路改造。原本的行道树是一棵法桐,一棵青桐(中国梧桐),但青桐会招“木虱”,春秋季,白絮就飘落到行人身上。为此,怀志刚和同事提出,换种香樟。因为香樟常绿,且不易生病虫害,还有其独特的清香。最后绿化部门采纳了该项建议,把香樟种在人民路中间隔离带上,和两侧的法桐交相辉映。同时,人民路改造中开创了“见缝插绿”,沿路打造了几十处“园林小品”布局。1984年人民路全新建成后,外国人到此,夸赞人民路为“绿色的走廊”。

另外,还有一桩颇有趣的事儿。2008年底的一天,大公园里的一棵法桐树的主干顶端不停地往外喷水,水顺着树干淌下来凝结成冰凌,该奇景引起不少游客上前围观。有人伸手掰了一根冰凌,融化后还有些滑腻。大家一起猜想原因,最后是儿童乐园售票处的工作人员马先生给出了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大公园内所有的法桐都是迁种过来的,当年迁种时为保证存活率,将树木的分支全砍去,只留下主干,于是在树的主干顶端形成一个树墩。常年的雨水侵蚀,使主干顶端成了一个中空的碗状大坑。近来下了一场大雨,夜晚气温又降到零下,坑里的积水结冰膨胀将大坑挣裂,等气温上升后冰化成水,透过裂缝流淌下来,遇冷又凝结成冰,才产生了这一奇景。

 

又爱又恨,梧桐情深

有林荫路的地方,总有一种被荫庇的幸福。

法国梧桐是一种美丽而理想的行道树。怀志刚认为,法桐的遮阴效果,它繁密巨大的叶片对城市空气的净化效果,都是其他树种无法比拟的。夏季,法桐树下和阳光底下的温差要达到5℃,并且气温越高,温差越大。到了冬季,叶子落了,法桐个个光秃秃的,就像孤独的老者。不过老百姓很喜欢,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柏油马路上,那是一道旖旎的景色,还很暖和。

李阿婆今年70多了,住在公园路附近,在她眼中,法桐曾给老苏州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李阿婆说,上世纪70年代苏州的法桐长得很漂亮,只要走到五卅路、公园路一带,就能感觉到法桐铺天盖地地扑过来。她们顽强地撑起一片绿荫,就像在天空中搭起了凉棚,使街面透着一丝丝清凉。夏天不用打伞,戴帽,下雨时朝树下一躲,雨水几乎打不到身上来。“如今,这一带依旧是最美的法桐路,不过看着身边的法桐越来越少,真觉得挺遗憾的。”

侯先生家门口的那排法桐陪他走过了童年、青年、中年,慢慢走向老年。小时候一群孩子在梧桐树下玩耍、捉迷藏,上学时每天都经过这条美丽的梧桐路。到了夏天,一家人常在梧桐树下吃晚饭,惬意得很。如今,退休在家的侯先生,常常领着外孙在这条路上散步、乘凉。

法桐带给人们的记忆是那么的美好,不过,她却有一些致命的弱点,让人们对她又爱又恨。春暖花开时节,漫天飞舞的毛絮让人很苦恼,市民出行得全副武装。而且苦了环卫工人,加大工作量不说,一不小心弄得全身发痒。

2012年2月初,园林部门对公园路、十梓街等道路共700多棵法桐进行了集体修剪,这一“理发”惹来了争议。据悉,由于法桐的枝叶繁茂粗壮,苏州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公交车被卡而堵塞交通的事故。更严重的,有树枝掉下砸到行人的例子。所以才集体修剪,主要出于对法桐的保护。欣喜的是,修剪后半年不到,光秃秃的树干上长出了好多嫩枝,“恢复”良好。有关部门也表示,修剪是连续三年的维护,三年后新的树枝就会成型,并恢复到原有蓬径。

但怀志刚觉得,这种“理发”不是最科学的办法,会影响法桐的生长,如果刮一阵台风,树枝易折断。“法桐的这些坏毛病,可以用技术来解决:妨碍交通和有虫害易掉落的树枝,定期修剪。而毛絮问题,其实早就有了无果少毛树种。”

尽管苏州人对法桐的感情多少有点儿复杂,但依旧念她的好,因为记忆深处的那片“绿”从未褪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