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人物 — 清仁宗 嘉庆帝

 dongchang 2013-08-14
清仁宗
  即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满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节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宣宗。第三子敦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
  颙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告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这今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操控,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身后,开端亲政。面临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帜,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免除、软禁和珅心腹死党。诏求直言,集思广益,祛邪扶正,奖励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奉献,黜奢崇俭。需求当地官员对民隐民意“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点缀、怠懈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清朝政局的衰颓。
  国内阶层矛盾尖锐,农人起义如火如荼。颙琰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歼打压川、楚、陕农人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打压不力的将吏。紧密军事布置,实施剿抚兼施的两手方针,分化瓦解起义师。实施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方针,割断了起义师与公民的联络。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人起义被打压,清控制力气也遭到严峻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打压了迸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师。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迸发天理教起义,有些天理教徒,在宦官接应下冲进皇宫,“变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己,一起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师血腥杀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郊外的喽罗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打压。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禁止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滨海的打扰活动坚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协助清朝打压起义师,协助澳门葡人抵挡法国的别有用心的需求,明智地严辞回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回绝了英国提出的树立外交关系、拓荒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滨海岛屿的需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纳盲目排挤情绪。嘉庆帝在内争频繁、外患渐逼中,倾力妄图保护清王朝的安稳稳固,可是不可逆转的前史开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彻底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节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嘉庆控制时期的败笔:
  嘉庆自己碌碌无能,国内农人起义不断。嘉庆元年,川楚陕边境地区迸发了白莲教起义,后涉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白莲教起义师在历时九年多的战役中,占有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满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戎行,消灭了很多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满清政府消耗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满清元气大伤,尔后满清的控制逐步走向式微。
  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十五年(1794~1810),东南滨海迸发了蔡牵在福建、浙江、广东滨海聚众抵挡满清控制的装备斗争。康熙中叶,满清政府加重对民众的压榨,迫使东南滨海广阔民众下海营生。乾隆五十九年,福建同安人蔡牵带领福建泉州、漳州一带滨海破产渔民及无业民众,在海上劫商自救,后以闽浙滨海为基地抗清。嘉庆七年(1802),率船队攻厦门海口的大、小担山,500余众登岸,夺炮13门。清廷命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赴闽造大舰30艘,铸炮400余门往攻。次年头,蔡牵在浙江普陀海面遭李长庚突击,溃退福建海面,仅余船24艘,境况晦气,遂向闽浙总督玉德诈降,又用厚金贿赂闽商更造巨艇,康复作战才能。九年夏,移屯台湾海面,集大船80艘,闯入福建海面,击杀温州总兵胡振声,焚其战船26艘。清廷命李长庚率闽浙水师往攻,在浙江海面打败蔡牵。十年冬,蔡牵欲取台湾树立据点,聚战船百余艘,先占据台湾淡水、凤山(今高雄)等地,得当地民众撑持,部队开展至2万余人。蔡牵被推为镇海王,率众围住台湾府城。清廷急调广州将军赛冲阿为钦差大臣赴台督办军务,命李长庚率水师3000渡海入台打压义师。蔡牵沉舟鹿耳门港,阻滞清军舰船。十一年头,李长庚分路围堵鹿耳门及其邻近港口,阻碍义师包围。蔡牵趁海潮骤涨、沉舟漂起之际,夺航路包围至闽、浙海面。十二年末,在广东黑水国外迎战李长庚及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受挫后仅剩大船三艘、小舟十余艘。清军乘胜追击,并以火攻船挂住蔡牵座船后艄,蔡牵于船尾发炮,击杀李长庚。张见升畏怯,遂退出战役。蔡牵移师远海休整。清廷命王得禄、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合兵攻击。起义师长时间作战,伤亡甚重,内有些裂。十四年八月,蔡牵与清军闽浙水师接连交兵于浙江渔山国外,遭清军围击,寡不敌众,发炮自裂座船,与妻小及部众250余人沉海。次年,余部1300人降清。至此,蔡牵起义失利。
嘉庆七年(1802年)七月,广东博罗县陈烂屐四发动上万人参与的反清的天地会起义。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从圆明园回来大内,将进顺贞门,俄然有一汉子冲出行刺,嘉庆的侍从一百多人一时被惊呆,亏得在场的几个亲王卖力搏斗,才将刺客擒住。本来,他叫陈德,是个布衣,因贫穷无告,愤怒满清控制的压榨,才捐躯潜入皇宫,预备刺杀皇帝。过后,陈德一家被残杀。
  嘉庆十八年九月,迸发了北京天理教领袖林清起义,攻入皇宫。天理教又叫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传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各地,按八卦分为八区安排教徒。河南滑县李文成和北京林清是首要教首。预定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阴历)八方一起起义。但因李文成举动露出,被捕入狱。滑县大众遂提早于九月七日(阴历)起义,救出李文成,占有滑县城。李文成自称“大明天顺李真主”。林清则如期起义,在京南黄村安排装备,以200人潜入城内,在入教宦官刘进亨引导下,分由东华、西化门攻进清宫。其时嘉庆帝正在热河围猎,宫中慌张万状。皇次子旻宁调来火器营、健锐营兵入宫,战于隆宗上外。义师寡不敌众,退出皇宫。10月16日,林清在黄村被捕献身。李文成军在攫取滑县后,又占据道口镇等地。清廷调杨遇春杨芳率军打压。12月17日,李文成在司寨(今辉县地)兵败,自焚而死。1814年1月4日,清军攻陷滑县,李文成妻张氏在击杀数十人后,关门自缢。起义最终失利。这次起义,由于林清攻入紫禁城,震慑极大。嘉庆帝供认:此乃“汉、唐、宋、明之所未有”,“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天理教起义之后,糊涂的嘉庆不思减轻对公民的压榨克扣,反而荒谬的认为是皇宫里的树木坏了风水,所以命令将宫内树木悉数伐掉。子孙皇帝从祖训,也不从头栽培树木,致使今天故宫古树稀有。
  嘉庆帝的死因
  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载的十分官样文章,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安坐而崩”。可是,别史、传说就不一样了,形形色色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间,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古怪,别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
  第一种说法较为慎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时遇疾,卧床保养,并无甚大碍,精力尚佳,照旧处置政事。一日,热河上空突变,雷鸣电闪,登时寝宫即遭雷击,致使嘉庆帝“触电”身亡。
  第二种说法好像浮躁,说嘉庆帝抵达承德避暑山庄后,稍事休憩,即全副装备,带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寻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往常遍地寻食的麋鹿也甚少见。嘉庆帝十分败兴,决议提早结束秋狩。回来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慑,遽然飞必冲天,那么多人中,只有皇帝被击中落马。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慌呆然。
  第三种说法有些荒谬,说嘉庆帝长时间嬖宠一小宦官,常常寻欢作乐,导致近侍大臣们的谴责,驻山庄今后,愈加肆无忌惮。帝之寝宫设于“烟波致爽殿”,殿后有一座小楼,名“云山名胜”,听说此楼正是皇帝与小宦官幽会场所,某日,他们正在此寻欢,遽然道道闪电劈开云层而下,一个火球飞进小楼,在嘉庆身上炸开,登时毙命。
  以上三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嘉庆帝之死与天空放电的自然现象有关,并说嘉庆被雷击烧焦,改头换面,现已无法收殓入棺。若将现实曝光,无异于宫殿之最大丑闻。大臣们商定个方法,将一容颜体材与嘉庆类似之宦官秘密绞死,再进行盛装装扮,真皇帝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着假皇帝尸身,以此欲盖弥彰,运回北京,祭葬完事。
  总归,中国历代王朝凡83个,帝王累计559位,传说中由天神击毙者绝无仅有,唯嘉庆皇帝一人。
  以上虽是别史风闻和估测,自己却有些信任。由于嘉庆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是比拟倒运的一个。他当皇帝时,遭受刺客几乎丧身。凶手自供行凶的理由是日子贫穷,无处营生,所以欲寻短见,可是又想了断之前有必要做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才来行刺皇上。他当皇帝时,起义者曾一度攻进皇宫。在城楼上插反旗,直逼皇后居处,意欲摧毁金銮殿。这些在清代都绝无仅有,是对他控制才能的轻视和否定。他的死因风闻,依照“天人感应”的说法,是对上天一而再,再而三示警终不悔悟者的最严峻赏罚。
  嘉庆帝的死因,正史虽不会如此记载,但年仅60岁的嘉庆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且是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猝然脱离人世确是现实。史载,嘉庆帝身后,热河行宫当即封锁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锁,约束人员收支。二十七日留京王公大臣才得知凶讯,延至八月初二日,道光皇帝向内阁发布上谕,才奉告朝廷上下。其时朝鲜国官员在盛京中江当地见清官员皆着素服,头帽拔去花翎,惊问其故,才晓知皇帝已逝。好好的皇帝为何会俄然逝世呢?宫闱之事历来保密,清廷当然不会向民间揭露解说死因,故才有了上述估测和风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