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去的乡村风情之一 水 韵

 舒奇 2013-08-15
       我家住皖西舒城杭埠河畔,村子离河北岸仅二三百米远。在小时候的记忆中,家乡到处是水。田间地头,沟渠纵横,流水淙淙;每个自然村庄或绿水环绕,或塘撒前后,如同美丽少妇脖子上点缀着一条翡翠项链一样。那时候,农村没有瓦房,农户大多住的是解放后建成的荒草房。土墙草屋,在翠竹绿树的掩映下,古朴自然。村庄的四周是大片的秧田,一眼望去,点点村落仿佛是飘浮在蓝色大海中的绿岛。三三两两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缓缓移动,犹如大海中一叶叶轻舟。夕阳下,满目苍翠之中,水光微泛,温润的晚风送来水的气息,苗的清香,深深吸上一口,你就会陶醉在这难言的乡村水韵之中。

    我们村庄座北朝南,十二户人家,村前庄后却散落着四口水塘。

    村南边的水塘像一弯弦月,环抱着半个村庄。中间一条出村的路就像一支搭在弦上的箭。水塘长而不宽,最宽处也不过十多米。水面上的浮萍和水葫芦,成群的鹅鸭在水上嬉戏觅食;一种很小的青蛙,蹲在水葫芦上悠闲自在。偶而,一条细长的水蛇似舞动的飘带在水面游弋,吓得青蛙“砰”的一声跳入水中。

    村西头的塘,直径三四十米,水不深底平缓,叫“西边塘”。这里是孩子们乐园。一到盛夏天,上午十点过后,孩子们便在塘里扎猛子,打水仗,闹得天翻地覆。塘东埂紧挨着一片竹园,竹根盘错使塘壁坑凹不平,加之夏日有荫,小鱼儿极喜欢靠埂栖歇,只要你耐住性子,张开双手沿塘埂慢慢向中合扰,不经意间就有一条小鱼在你掌心中扭动,那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村西北角的塘最小,无名,但历史悠久。听大人们说,过去这个塘是一个潭,四周被浓密的竹园和树木包围,即使盛夏也荫气逼人,水凉沏骨。我爷爷38岁那年,就是因为劳作后大汗淋漓,一个猛子扎下去,毛孔急骤收缩,“逼了汗”一病不起,最终去世。在我记事时,潭的周围已浓荫不再,成了一口小塘,但每当我路过那里,都会产生出一丝莫名其妙的畏惧。

    村东北角有一口我们庄子最大的塘,四四方方的,名“箱塘”。这个塘是全村的大水缸,长年满塘清水,人们在里面淘米洗菜,吃水也从里面挑。每当夏日的清晨,无数“参条鱼”张着嘴浮在水面,有人路过,“参条”们一个激愣,划出无数道孤线沉水中。“箱塘”也是我们庄的名片,只要你提起“箱塘”,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是指我们庄子。那个时候每个自然村庄都有自己的塘名片,如 “大椒塘”、“王家塘”、“马家水围”等等。

    家乡的水,最鼎盛时期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土话叫“一锹放的水”。意思是只要你扛把大锹,随便在一个沟埂上挖一个缺口,水就会流到田里。这要得益于淠史杭灌区的建立。1964年,一条从龙河口水库(现为万佛湖)婉蜒而下数十里的堰沟通到了我们家门口。堰沟第一次来水时,水头翻着浪花奔腾而下,“来水喽!来水喽!”大人们奔走相告,孩子们撵着水头跑,整个乡村沉浸在欢乐之中。堰沟与庄子南面的一弯“弦月”擦肩而过,直通“西边塘”,再通过支渠串起了“潭”和“箱塘”,最终流入全队的水田和沟渠。有了这源源不断的补给,家乡的水活了!

    有了堰沟,家乡的沟塘长年清水满满,即使一时间不来水,只要把水车伸进纵横的沟塘堰渠就能提到水。因此,偶然为之的提水灌溉便成为乡村的一道风景线。那时农村没有电,提水用古老的水车,靠人力带动,也叫“车水”。水车是木头制成的,一条数米长,三四十公分宽的长水箱,两头有轴,轴中间的齿轮带动环形链条,链条上每隔二三十公分便垂直竖起一块与水箱差不多高、宽的长方形木板,将水箱一头伸进塘中,转动时一节节木板将水刮入箱中并向上运行,水便源源不断地被提了上来。水车有大小之分。小水车在动力轴两头装上“车水拐子”,靠两个人的臂力一推一拉转动,这一般是妇女们的活;大水车在动力轴两头作了延伸,延伸轴上安上脚踏桩,四个男人扒在一根固定的横杆上,用力蹬踩转动。这可是一项功夫活,就像武打片中走梅花桩一样,步子的快慢、幅度和踩点都要准确无误,稍有闪失便会被吊起或碰着腿儿。如有人不怎么卖力,其他人相对一视,突然加速,“车水车水…哦哦……,车水车水…哦哦……”的号子急促嘹亮起来,那毫无防备之人,仓促应战,硬撑不到数秒便因踩不到点子被吊起求绕。每当车水的号子急促嘹亮,妇女们便知道,又有人挨整了!

   1973年,我参军入伍,1986年转业回到县城工作。我突然发现,就在这十几年光景中,不知什么时候家乡的水没了,沟平了,塘涸了,美丽少妇脖子上的翡翠项链不见了!家家户户都打起“压水井”,靠抽取地下水过日子。我的心隐隐作痛!如果把地表水比作大地母亲的乳汁,那么,这根根深入地下的井管,吸吮的不是别的,正是大地母亲的血液啊!我多么希望家乡的水依然如故,让大地母亲不再因为缺少乳汁而以自己的鲜血供养她的孩子,让她好好的休生养息吧!

    转业后,处于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包围的我回去的次数多了,家乡改革开放后的每一点变化我都深有感受。家乡村村通了水泥路,昔日的土墙草屋被红砖瓦房取代,不少农家还盖起了两层小楼,产品结构更加科学,不再追求单一的水稻,而是多样化适合岗区特点的农作物品种。然而,就在为家乡巨大变化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家乡不再像过去那样的滋润,那样的水灵,那样的富有诗意了。

    是啊,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环境的血液。水不仅赋予人间万物以生命,更赋予人间万物活力与灵性,使其清新秀美,安详温润,别有一番韵味!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没有水哪有美!如今,当年的堰沟和纵横田间的沟渠已经废弃损毁,曾给我少年时光带来无限欢乐的水塘,有三口变成了宅基地,只有“箱塘”残存,但已干枯退缩成一块小小的洼地,仿佛是大地母亲那干渴的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