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远弗届

 笑熬浆糊糊 2013-08-15

从狮泉河镇到日土县的班公错,此处犹如是阿里大北线上的一道分水岭,从群山奔莽的雄峻疆域逐步迈入湖泊星罗密布的海洋。

班公错的奇特之处在于是一个由东至西湖水中含盐量不同的湖泊,湖水自我国境内起为淡水湖,向西流入印度时就成为咸水湖。湖中有一座无数候鸟栖息着的鸟岛,因此不时看到成群的鸥鸟翱翔游弋在山峦环绕中的班公错,澄澈天空之下湖水湛蓝,湖畔绿茵铺展,使这里太旖旎美好。

班公错之后的两天一路穿行在原野与零星湖泊之间。革吉、雄巴、亚热、仁多到措勤,沿途饱览碧色柔和的错呐错、蔚蓝的仁青休布错、盐岸如雪堆砌般的扎布耶茶卡盐湖,还有亚热那无垠的金色草原,阳光辉映下仿佛给大地镶上了灿烂的鎏金,美得令人沉醉忘怀。

 

从措勤开出,在翻越过一片宽广的沙漠地后毫无预兆的到达一处湖滨,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扎日南木错蔚蓝如海的广袤身姿,边上孤然耸立着的木诺峰与之遥遥相望,一座岩石山丘,没有路径只能沿着石缝之间攀爬而上,山丘顶端与湖面有五百米的落差,于是在山顶一览四方,开阔的视野将整个扎日南木错尽收眼底,广阔浩淼的湖面延伸直至天际,与天接成一片铺天盖地的炫目的蓝。

来到当惹雍错,是同在一天内看到的第二个大湖,同样是一汪深邃幽蓝,如果说扎日南木错是磅礴的,那么当惹雍错给人的感觉却是和缓安谧的,与远处的达尔果雪山一起作为苯教信仰的神山圣湖相守于此。一路沿着缎带一般蜿蜒于河谷的湖面行驶,不时感慨着这湖如此浓郁得近乎深蓝的水色。在河谷一侧的文部南村稍作停留,山坡上的屋子推门便看见眼前流淌而过的当惹雍错,虽然贫瘠又苦寂的生活着,然而此处的人们朝朝暮暮所见的却是这番世间极致美景。当下谁又想这里是清苦的,只觉得世人们熙熙攘攘奔忙一生都不如此处的稍许静处逗留,微风嶛峭里有一抹沁人心脾的汪洋之蓝。

不远处的当穷错,意为小当惹雍错,原本是同一湖泊后分为两处。相距五公里的距离,当惹雍错有着那样醉人的蓝色,而当穷错却截然不同的是碧水连天的青色。文部北村坐落在湖面一侧的山岭上,在村中就可将当穷错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这里的居民生息劳作,与山水相伴着欢快的成长又垂垂老去,和缓也漫长的岁月。

 

因为赶路月色浓重中就从尼玛县起身出发,途中观看了一场美丽日出。一路颠簸着经过达则错、吴如错,沿着贯通于湖泊之间曲水蜿蜒的河道来到了色林错。色林错意思是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有着数不清的卫星湖,黛绿的湖面波光潋滟,据说一日之间可以三易其色。沿着水域如此宽广的湖泊群行驶,看着色林错海岸线一般的湖畔,以及拍打着岸边的波浪,恍惚间觉得这里已然是一片海洋。

 

恰好在斜阳渐偏的时候途经班戈,柔和的暖黄色泽洒落漫山遍野,青绿与枯黄交织的草野在光线的浸润下犹如遍地铺展的锦绣,美得似乎被谁悉心描摹过。

傍晚时候到了纳木错,远远看着一字排开的念青唐古拉山在湖的一侧耸立云霄,沿着湖边一路凝望着纳木错,由远逐近驶入了湖畔的扎西半岛。听着潮汐涌动的声音缓缓步行来到湖边,西藏的大湖都有着海洋的属性,无边无际蔚蓝广阔,但与海天一色那样略显乏味的视野不同,西藏的湖泊都有山峦相拱卫,纳木错便是如此,浩瀚的湖面连接着远处横亘天际的雪山,无比的磅礴壮丽。暮色渐渐昏暗中的那轮红日摇摇欲坠,远山与湖面被染成一片浓郁的彤红,云层也如同一抹燃着的胭脂,描摹着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眉眼,湖边的人们在余晖中只剩下各自氤氲的剪影,纳木错的黄昏与日出是它最美的时光。

为了看到纳木错的日出,六点就得起身然后摸黑爬上扎西半岛上的山丘守候。在凛冽的晨风中站立,看着地平线处的云彩自黑暗之中慢慢显出轮廓,然后徐徐开始泛着微红,这氤氲的红光逐步开始蔓延,随着天色明朗须臾间布满整片东方天际,刹那天边的云层之上似有一片火海翻涌燃烧,又像是火山喷薄而出的熔岩沿着云霞间的缝隙渗透而出,光芒像几欲绽放而开的艳丽花蕾,又隐约裹挟着末世降临般的可怖氛围,猛烈挣扎中的阳光缓缓撕裂云层,像揭去疮疤的淋漓的伤口,急切喷涌出万丈光芒,霎时便无法直面那耀目的光华,背过身躯看到逆光的经幡恰似发光的蝉翼,在第一缕晨光中鼓动飘扬。此时纳木错的容颜也逐渐舒展开来,清晨的纳木错连空气也都是清冽的,湖水灰白冰冷如同冻结着的冰面,似乎初出的阳光还未来得及抵达,此刻远方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没有一丝云雾遮蔽,已然在微薄晨曦之中展露巍峨万千的雄姿。

离开纳木错,翻越那根拉山到当雄然后经羊八井一路驶回拉萨。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洲,坐落于拉萨北郊的色拉乌孜山麓,每到下午三时许色拉寺的僧侣便会聚集在一起举行辩经,是色拉寺最闻名遐迩的活动。辩经是一种对佛学教义的辩论,也同时是僧侣间切磋与学习的方式。从正门进入后沿着道路直行,北端的台阶之上有一处大型庭院就是辩经场的所在,还未接近远远就听见院内传来的不绝于耳的呼喝与答辩声,登上台阶进到古树森郁的庭院内,身披赭红袈裟的喇嘛们或坐或立二三人为一组布满在整座庭院内。辩经的过程非常激烈,一般被提问者团坐在地,由站立的问难者提问,问难者不时厉声呼喝、并伴以击掌助威,偶尔或扯动念珠或挥舞衣袍,甚至会抚拍对方身体来奚落,显得气势凌厉,而回答者却是安然静坐从容以对。午后的阳光从高大蔽日的枝桠间穿过,洒落一地的光影斑驳,印在僧侣或者刚毅或者安详的眉眼间。

 

地处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南麓山坳间的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院,传闻寺内全盛期有僧侣一万之多,整座寺庙建筑群倚着山势层层叠叠的分布于山间。沿着殿阁之间狭窄的巷子迂回穿行,走过一个个错落的阶梯、佛殿、回廊,几度迷失方向。处于最顶部的措钦大殿气势恢宏,在大殿广场前可以居高临下鸟瞰整座拉萨城,这遍布山间的楼宇已不似一般寺院,庞大得恰如一座山间城镇。

 

从八廓街边玛吉阿米旁的小巷进入,一个人在老城区的巷内行走,每到一处岔路就询问着方向这么找到了阿尼仓姑寺。仓姑寺的与众不同在于寺内修行的全是比丘尼,相较于男性佛者的寺庙,女性更多了一份柔软情怀,阿尼们在院前莳花种草,满眼盎然俏丽的模样。寺内有家驰名拉萨的甜茶馆,在院子一角的露天大棚下,甜茶馆用栅栏与帷幔将自己与寺院隔开。打了一壶甜茶,嫌棚内的茶馆里众人谈笑风生太过喧哗,于是径直走出来到院内,找了一处倚着印花帷帐的位置坐下,喝着甜茶静静看着香客和游人来往如织,就这样过了一个悠然的下午。明早又将动身前往山南地区,而后孤身一人的行程是惶惶未知的,这将是出发前最后一次漫不经心的停驻。

饮尽甜茶,起身穿过人潮汹涌的八廓街返回旅舍,我爱着黄昏时八廓街,暮色西沉日光不再灼人,大昭寺前煨桑的雾霭依然缓缓升腾,大街小巷都弥散着那股浓郁芬芳的味道,它似乎牵连着某种老旧的记忆,让人安宁。

 

一早赶到西郊客运站搭乘去泽当的班车,购票后不多时车辆便载满出发,班车从拉萨开出沿途在贡嘎与扎囊稍作停靠,很快的不到正午就到了乃东县的泽当镇。询问了泽当售票处,得知只有在下午三点才有最后一班开往敏珠林寺的班车,即便没有返程还是决定先去敏珠林寺看看,西藏的班车在不热门的线路上一天可能只会发出一两个班次而已,一旦买不着票就必须得多住一晚。

由于载客的关系,本来三点发出的车到四点多才迟迟开出,一路晃晃悠悠的开到敏珠林寺已然是五点多的样子。走进敏珠林寺,此时的寺内已然安静下来,蹑手蹑脚的生怕晚到的自己惊扰到这般清净,走进昏暗空旷的大殿内,里面已无任何游人甚至香客,我沿着四壁边绚烂的壁画与佛像环绕着大殿观赏,此时有位盘坐在地的喇嘛忽然起身走到近前,本以为是过了参观时间要驱逐我,结果这位和善的喇嘛却主动引领着我参拜这座寺庙,这是沙画坛城,这是用糌粑做的祭品等等,一路这样为我讲解着,还拿出绘制沙画坛城的颜料给我触摸。西藏随处都是如此良善可掬的人们,热情健谈,乐于为人指点,遵循信仰助人为善,这就是为何陌生的旅人们来到此地却莫名有着如同归家般的亲切感,想来大抵如此。

参拜完寺庙之后的难题是怎样返回泽当,位于山丘上的敏珠林寺离山脚仍有相当一段距离,焦虑中结果有好心人帮我向下山的香客沟通,让他们的车捎带我到山脚的大路边,让我至少可以在那里拦到回泽当的车。也算是头一次在路边招手搭车,眼见着一辆辆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感觉叫人沮丧,许久也没有一辆车停下,天色越来越暗,心想这样站在原地苦等也不是办法,当转身准备边走边拦的时候,听到背后渐近的声音,没作任何期待地挥手,车辆依然还是从耳边驶过,正当心想果然如此的时候,那车居然就在前方停了下来,并且在询问后愿意搭载我回泽当。

日后的我总在想,这一日若不是经过这样一番耽搁的话,或许我永远也无法知晓雅鲁藏布江的黄昏是那样的美。从扎囊到泽当段是整条雅鲁藏布江幅度最为宽广的地带,车辆一路都是沿着江畔行驶着,暮色昏黄里的江面升腾起遮天蔽日的雾气,氤氲雾霭在斜阳映照之中将天地万物都浸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远处是逶迤绵延的河谷,河谷底部的土壤由于侵蚀已经演变成沙漠地带,在光线的作用下似乎是金黄的绸缎铺陈在地,而近处湖畔由于防止风化而遍种紫色的红花柽柳,远看如同无际的薰衣草田一般。

 

第二日八点就到客运站购买了去加查的车票,十点出发,于是决定在两小时的候车时间里赶去位于近郊的昌珠寺。在昌珠寺内遇到一位当地老者,主动热情地陪伴着我,在他的引领下短短两个小时里竟然不疾不徐的参拜完整座寺庙。而后又紧接着赶回到客运站,乘上开往加查的班车。

虽然为了载到更多的乘客拖延时间是常有的事,但前往加查的这班车即使延迟许久也还是空空如也,整个大巴上仅仅只有五六人而已,眼看着不能再拖延下去才缓缓启程。如此空旷的大巴,在仅有的寥寥几名乘客里作为唯一的外来者显得尤为突兀,找了靠窗的一处座位坐下,看着远处怔怔出神。独自一人,或许更为贴合旅行所应有的状态,自由、随意、寂寥、疏离,不会慌忙也不焦虑,远离一切喧嚣烦扰踏上旅程,只这样静度每一分秒就好。

班车驶入曲松之后一直盘绕在狭窄的山崖小路上,颠簸晃荡,几度都是贴着悬崖处行驶着,回望一路走来的环形公路渐渐在视野远方变得渺茫,远看就如百般缠绕的丝带一般蜿蜒山间,多数时候几乎不断回转在一百八十度的山路上,看两侧的风景不断更替于左右两侧,微微有些晕眩,当车辆行至布丹拉山的时候,山间盛开着的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缭乱双眼,而当翻越山顶处看到的又是积雪厚重的景象,短促地走过春色葳蕤与凛冽严冬,一路目不暇接的来到加查,这个群山环抱中的山谷腹地。

 

加查之后就再无任何的班车来往,只有包车前去此次山南之行的目的地,处于加查群山峻岭之中的拉姆拉错神湖。这是西藏最为神奇玄幻的、一处照见今生来世的湖泊,在藏传佛教里每当寻访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前都会到此湖观湖卜相,相传此湖能够映照出前、今、后三世,而虔诚的人凝望湖面就可以在湖水呈现出的幻象中窥见未来的景象。

被这样奇妙的传闻与其壮阔的景象吸引,很早就在想若能亲身来到这里,期望有幸能得见神湖那不轻易展露的神秘面容甚至传言中的启示。

从加查沿着曲折的山路来到崔久乡,这是通往神湖的必经之路,随着逐渐靠近山势开始愈加陡峭,远处是无尽奔莽峥嵘的群山,宛如生在天际枝桠狂乱的山的密林。这景象使这里看起来是如此僻静绝美,遥远的与世事喧嚣相隔。乡里通向神湖的道路边的琼果杰寺,昔日兴盛的庙宇如今仅存正殿与僧舍处在一片废墟当中,寺院外围只剩下一大堆断壁残垣孤独伫立着,命运与岁月蹉跎怎不叫人唏嘘。

 

车辆只能开到观湖垭口下的一片空地那里,此处距离垭口有近两百米的落差,需要慢慢沿着山间参差的石阶拾级而上,垭口近五千四百米的海拔让人不免气喘吁吁,当吃力的登上最后一级石阶,看到所谓垭口不过只是一条狭长的山脊,宽不过三米左右前后全是峭壁,只能局促地立于如此险绝的地方,登顶的瞬间视野豁然开朗,终于看到在四面巍峨峰峦环绕中的平静的拉姆拉错,形似一面宝镜般躺在峡谷之中。

初见的拉姆拉错是一片灰绿黯淡的颜色,心想不免有些微微失望,但既然一路迢迢来到这里还是值得感动的,面对着神湖合掌朝拜后选择一处地方站稳,然后静静凝望着湖面。神奇的是不一会湖面腾起一阵轻薄雾气,缓缓云雾中的神湖光影婆娑,当云雾散去后,湖面便逐渐开始幻变出各种浓郁奇谲的色彩,此时氤氲如云雾蒸腾,彼时又似饱蘸重彩的油墨,以几分钟为间隔的速度频频更迭着,不断调和着让人难以置信的画面。山谷中不时回旋起阵阵迅猛的烈风,吹得人摇摇欲坠,眼前的经幡狂暴地鼓动飞扬,天空中云海汹涌,云层在宛如咆哮的狂风中迅速聚合又散去,雄鹰在头顶盘旋,身处这样的环境与地貌中,时刻感受着惊心动魄的气势与绝美。

在某阵狂风中湖面被吹起粼粼波纹,那一刻似乎有一个明显的画面从湖面跃出,活脱脱的灵动起来,但我无法看清那是什么,只依稀能见到一个若有似无轮廓,不过我已足够感念,此情此景绝对是冥冥之中对我的深深眷顾。

我是当天最后一个下山的人,虽然不舍,但当在心底依稀有了差不多要返回的念头后,湖面立即就收起那变幻无穷的景象,顷刻回复成当时的那种青绿颜色,当我惊诧得忍不住又再多些停留,然而湖面却再无一丝的变更,让我内心无比的惊撼。

从拉姆拉错返回后,与当地人闲谈时给他们看了在山脊上拍下的照片,他们全然一致的惊叹居然被我看到平日里无从得见的景象,据说寻常时这湖面仅仅只会呈现出或蓝或绿某一种色泽而已,这才让我意识到那般光影绚烂是极其难得的殊遇。而隔天离开时,听人说起山里已是雨雪交加看不到任何的景象,使我不住的感恩于命运如此的垂爱。

此后我不断和人说起这段经历,并热切的推荐他人若有机会一定要去趟拉姆拉错,关于她的奇美,我无法言尽。

 

原路从加查返回泽当后去了有着西藏第一所寺庙之称的桑耶寺,此寺也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又名存想寺或无边寺。整座寺庙建筑群完全依照佛教的世界观来布局,如果鸟瞰整座桑耶寺会发觉它如同一座巨大的圆形曼荼罗,圆周一圈的寺院白墙象征着世界最外围的铁围山,圆心恢宏的邬孜大殿象征着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其左右设有日月双殿,处于邬孜大殿四面的四大殿阁及八座小殿阁寓意四大部洲和八小洲,此外寺内还立着红、白、绿、黑四座宝塔镇守四方。寺内一切皆是如此规整严密,随处充斥着神圣的秩序感,身处其间毋须他人言说便时刻领会着佛教的世界体系,加之整所寺院的宏大与庄严,无疑使这里成为一座独一无二的、用自身阐述宇宙的、无与伦比的寺庙。

 

出了桑耶寺后搭车到桑耶渡口边,选择乘船的方式渡过雅鲁藏布江到对岸,然后再返回拉萨。

 

旅程最后余下的几天里,将住宿的地方搬到城郊毗邻拉萨河边的仙足岛上,住在一处别致的带着院子的家庭旅馆内,早晚无事就坐在厅堂翻阅书籍,和匆匆往来的同住的人们闲话旅途,余下的时间去了小昭寺,下密院,在八廓街上挑选些挂件与纪念品。

回程前一天的清早赶去药王山,在那目睹了拉萨的第一缕晨曦,一场辉映布达拉宫的破晓。而后进到布达拉宫,虽然已不是初次游览,但循着台阶攀爬,沿着古老的廊道穿行在那富丽堂皇的楼阁殿宇间,看着这座庞大的穷极工巧的华丽宫殿还是不免震撼如初。从布宫出来后,去邮局将盖着沿途邮戳的便笺一一寄出,接着去了西藏博物馆,而后在落日时分来到拉萨河畔,在夕阳里沿着河边散步又慵懒地坐了很久,看美丽的拉萨河静静流淌。

从日升到日落,在告别这座城市前曾如此的看过。

 

一个月的时光里有太多的美好无法被一一记述,感谢这段旅程,还有那些在旅途中帮助过自己的人们,感谢你们,以及这片疆域上遍地生根的善良同慈爱。

曾有多少流离的人来到此处,感受着归家的安妥,又有多少人停留在此地,然而再也不忍离去。

既是游者,又如归人。

      
      
      
      
      
      
      
      
      
      
      
      
      
  

 

【图片左起依次为】

第一排:班公错,班公错,班公错,错呐错,亚热,仁多,仁青休布错

第二排:扎布耶茶卡(南湖),扎布耶茶卡(北湖),扎布耶茶卡(北湖),措勤,孩童(图五至图七)

第三排: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湖畔的旋风,沿湖风光,文部南村,村中的猫,猫与羊

第四排:当穷错,文部北村,文部北村,手执转经筒的妇人,当琼寺,尼玛日出,吴如错

第五排:吴如错,连接吴如错与色林错的河流,色林错,色林错,班戈,巴木错,纳木错湖畔

第六排:前两张为纳木错的落日余晖,后五张为纳木错日出

第七排:念青唐古拉峰,鸟瞰纳木错,扎西半岛山上的经幡,那根拉山口,念青唐古拉山口,当雄,色拉寺内殿阁

第八排:辩经场红墙,辩经的场景(图二至图六),哲蚌寺

第九排:哲蚌寺内僧侣,走廊,殿阁,殿阁内,山顶的大殿,仓姑寺院内,甜茶馆的帷帐

第十排:遍种花草的仓姑寺,甜茶,老城区的巷子,敏珠林寺,寺内喇嘛,雅江河谷,雅江暮色

第十一排:昌珠寺内,曲松至加查间的山路,山路逶迤,盛开杜鹃的布丹拉山,布丹拉山风光,琼果杰寺,琼果杰寺

第十二排:琼果杰群山,琼果杰群山,拉姆拉错,拉姆拉错光影变幻,观湖的山脊,山脊上的经幡,拉姆拉错心脏山

第十三排:桑耶寺,宝塔,殿阁庭院,酥油灯,邬孜大殿,雅江江畔,摆渡雅鲁藏布江

第十四排:小昭寺,日出布达拉,旅途片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