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节,多一些“中国味道”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8-15
七夕节,多一些“中国味道”
树红霞

    □树红霞

    被赋予“爱情美满”和“心灵手巧”两种含义的七夕节如期而至,这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一度是姑娘们最看重的日子。不过,随着西方情人节流入中土,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七夕节,非但不被重视,反而越来越受冷落,于是就有不少人提出,既然七夕节跟不上时代,何不将其改为“中国情人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他看来,随着中国经济取得空前发展,中国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快速流失,倡导把七夕节当作“中国情人节”来过,就是通过弘扬这样的传统节日,来守护和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毫无疑问,摸着自己的良心,我们没有理由眼睁睁看着七夕节就这样衰落下去。那么,究竟怎样保护才能让其重新焕发光彩?

    8月7日,在京举行的中国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是否有必要将七夕节改造成为“中国情人节”,再度成为与会者聚焦

    的话题。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民俗专家明确表示,这样的改造欠妥当。

    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七夕节比牛郎织女传说出现得早,二者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在内涵和形式上有着不小的差别。七夕节虽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主,至少还包含有乞巧、乞爱、乞美等主题,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其二,被商业化了的七夕节不浪漫不说,还不断遭遇洋解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被歪曲贬损,即便在情人节前面冠以“中国”二字,仍旧缺乏传统的“中国味道”,与西方情人节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谈起七夕节的文化传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经语重心长地表示,中国人与美丽的牛郎织女传说的联系中断久矣,它很难被中国的年轻一代接受与认同。与唐宋时期的热闹景象相比,七夕这个诗意的节日今天淡化了,淡得快要消失了。

    七夕节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渗透着民俗、文学、美术、戏曲等方面

    的精神内涵,缘何在与西方情人节的较量中节节败退?

    首先是传统的断代。过去,七夕节妇孺皆知,每逢过节,故事讲上了,戏演上了,仪式也做上了。如今,由于缺乏具体适合年轻人的节日活动内容而显得冷清了许多,穿针乞巧、拜织女、吃巧果等习俗日渐式微,传统的祈祷祭拜形式逐步被玫瑰花和巧克力所取代。无独有偶,台湾同胞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来过也有20多年了,他们同样冷落了传统,把西方情人节的习俗一股脑儿地挪到了七夕节上。

    其次是缺少公众认同的节日载体。如提到端午节、中秋节,大家就会想起粽子、月饼等,这些节日载体能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而七夕节缺少的,恰恰是这样一种载体。在淘宝网输入关键词“七夕”,尽管会跳出70多万件带有七夕节烙印的礼物,但从中几乎找不到传统的中国元素。再看看扎堆七夕档的影片,也多是拿爱情当噱头,力图借助浓郁的节日氛围招徕观众。

    传统节日是国人的魂,我们该拿什么来守望七夕?

    不断丰富节日文化内涵。七夕节赖以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悄然巨变,唯有注入现实的语境,赋予其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内涵,这一美丽的节日才能重塑自我。如果不能深深扎根在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中,终有一天,七夕节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回归文化本质,在守住七夕文化内核与满足社会需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节日的存废兴替主要取决于民众的自然传承。可以试着把符合国人传统的礼物加以改进,比如《诗经》中男女相互“赠之以芍药”的芍药花,一旦商家加入进来,再有地方的宣传推广,人们渐渐接受了这一载体,七夕节或许就能热闹起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还可以考虑将七夕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从小培养起孩子对七夕节的情感,在赢得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夯实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