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名单》(化工类)

 赵各庄子 2013-08-15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名单》(化工类)

 

  

812,工信部发布通知,指出经组织行业协会及专家对地方工业主管部门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2878号)推荐的示范企业进行评审,初步确定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并予以公示。

在这44家企业中化工类企业共计8家,具体情况如下: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企业名单(化工类)

序号

企业名称

行业

示范点

1

新疆天业(集团) 有限公司

电石、烧碱、聚氯乙烯

新疆天业集团充分利用煤、盐、石灰石等资源优势,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煤电化一体化产业。注重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氯碱工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率先在电石行业开发了国内最大功率的40000KVA 大型密闭电石炉成套技术和大型密闭电石炉先进集成控制技术,综合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配套开发的电石炉尾气净化技术和电石炉气制乙二醇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实现了电石炉气高值化利用,大大推动了电石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  

烧碱装置引进零压力控制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技术、熔盐炉混烧技术和高效环保动态喷洒工艺烧碱造粒装置,吨碱平均电耗降低80kWh 以上,年节电8000 kWh,节能成果显著。自主开发了干法乙炔、低汞触媒、聚合母液水生化处理、含汞废酸深度解析、高效气相汞回收、乙炔上清液闭式循环等清洁生产成套技术,对传统的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进行工艺装备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建立了低汞触媒应用评价体系建设,为低汞触媒质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120 万吨聚氯乙烯装置全部实现低汞化,每年节约氯化汞近72 吨,节约成本4000 余万元;若在全行业推广,以2012年我国聚氯乙烯产量1000 万吨计,全行业将节约氯化汞近600 吨,这对推动行业加快汞污染防治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2

瓮福(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磷肥

瓮福集团通过不断开发先进技术和装备,打造了磷矿开采-选矿-磷肥-伴生矿和三废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资源消耗、能源消耗、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均居行业领先水平。  

开发的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核心技术和尾矿再选示范装置,使大量低品位磷矿得以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剥离炸药单耗由(0.650.7kg/m3降到(0.530.55) kg/m3 ,采矿炸药单耗由0.6kg/m3降到0.5kg/m3 ,矿山开采损失率由设计值3.75% 降为1.6%,开采贫化率由设计值4.77% 降为2.1%,资源回收率超过90%,精矿回收率超过95%,进入国际领先水平。开发的DAP MAP联产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洗涤液和废酸的资源化利用;建成的工业级磷酸和食品级磷酸工业化装置,使我国湿法磷酸净化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开发的湿法磷酸直接生产磷酸脲新工艺和电子级磷酸制备技术,为磷化工行业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磷化工产品做出了示范。  

企业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开发的酸性废水选矿循环利用技术,为磷肥行业实现酸性废水封闭循环提供了技术支撑。建设的活性焦烟气脱硫示范装置和利用硫化氢尾气生产二甲基亚砜装置,实现了SO2H2S尾气的综合利用。利用磷酸废水回收五氧化二磷制取饲料级磷酸氢钙装置,对国内磷化工行业磷回收利用具有借鉴意义。企业尤其注重磷矿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成的无水氟化氢项目、硅渣生产白炭黑并副产氟化铵项目,使磷矿石中伴生氟硅资源的综合利用获得突破。建成的碘回收装置实现了稀缺资源回收利用,为我国磷化工行业探索出了一条综合利用伴生资源的新途径。该公司通过一系列清洁生产项目的实施,公司的主要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29kgce/t,低于指标值的140kgce/t;单位产品取水量1.25t/t,远低于评价基准值3t/t 。因此公司的资源高效利用在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3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

氮肥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两套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均以天然气作为原料和燃料,采用了同期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其装置技术水平、工艺装置达到国际先进。  

该企业通过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工作,使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加大资源回用,提高环保绩效。以化肥装置生产平衡富余的二氧化碳废气为原料,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及干冰,每年可减少12 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加大科技和环保投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20062012 年,先后投资8000 多万元用于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净水厂排泥进行沉降、压滤处理,建立废水收集罐, 减少废水排放;采用超滤-RO 反渗透技术,回用作循环水补充水;建立深度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站排放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作厂区绿化用水,节约一次水。三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挖掘装置潜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施的28 项清洁生产方案,直接节约能源消耗量5935tce/a,节约水资源123 t/a,减排COD71.4t/a 、二氧化碳14809t/a 、二氧化硫445t/a 、氮氧化物13.8t/a,获得经济效益661 万元/年。以上技术和做法解决了行业共性、关键问题,提升了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行业推广意义。

4

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铬盐

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国内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钙焙烧生产红矾钠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是我国首家实现无钙焙烧工业化的企业。形成了无钙焙烧工艺从焙烧、浸取、过滤、中和碳分到含铬废渣二次资源再利用的成套工业化技术,吨产品节约电耗约30kWh,年节约资金17.5 万元,滤布使用寿命提高2倍, 节约成本9万元,为我国铬盐的技术升级做出了示范。  

该企业成功开发碳分中和除铝工艺,利用焙烧回转窑窑气中的弱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代替传统的硫酸中和, 实现铝和铬的高效分离。采用无钙铬渣制铬铁合金、含铬铝泥制氢氧化铝、铬酐生产副产硫酸氢钠分离回收铬、硫酸和酸泥生产铬粉、含铬芒硝生产硫化钠、钒渣生产五氧化二钒等技术,实现了铬渣、含铬铝泥、含铬芒硝、钒渣、硫酸氢钠的综合利用。  

该企业含铬废水全部循环使用,冷却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最大限度重复利用。废气治理采用布袋除尘在线自动清灰技术、三级碱吸收净化洗涤、高效过滤静电除雾器等措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所有窑炉尾气余热均得到利用,降低了产品能耗。  无钙焙烧是铬盐行业重点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目前行业仍有40% 以上的产能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该企业不仅在无钙焙烧方面有示范推广意义,同时对现有企业彻底解决含铬废渣堆存和危废综合利用方面有着更大的意义。

5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磷农药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农药生产商之一,公司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大大提高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尤其在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和改造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公司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甘膦IDAN 生产路线(即亚氨基二乙腈法),产品含量由95% 提高到97% 以上,产品收率由70% 提高到75% 以上,吨产品母液产生量由6吨下降到4吨左右,各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攻关成功的甘膦生产废水低排放及母液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母液中草甘膦以固体形式的回收(回收率达到60% 以上),解决了草甘膦废水因高COD 、高含盐而长期不能有效处理的难题,为突破行业瓶颈问题做出了示范。  

该公司研发的一步法合成敌百虫清洁生产工艺,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每吨产品减排COD6 千克,全行业推广后每年可减排COD 300 吨;最先采用一步法合成敌敌畏清洁生产工艺淘汰了敌百虫碱解法工艺, 每吨产品减少废水产生量1.5 吨,全行业推广后每年可减少废水产生量12 万吨;引进国际先进的甲叉法酰胺类除草剂清洁生产工艺,淘汰了被列入双高路线的醚法生产工艺,全行业推广后每年可减少废水产生量50 万吨。通过优化工艺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有效提高了合成反应的转化率及原药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该公司研发的IDAN 法草甘膦副产物盐酸、甘氨酸草甘膦副产盐酸、氯甲烷回收利用等多条副产物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工艺路线,对行业推进清洁生产和实现副产物的循环再利用具有示范意义。

6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黄磷

兴发集团是国内大型综合磷化工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该企业持续推进磷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企业的重组整合,走出了一条矿电磷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企业在技术创新、改造升级和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对黄磷行业清洁生产推进工作具有示范意义。  

该企业黄磷生产通过一系列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和改造升级,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开发的7500t/a 10000t/a 黄磷电炉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大炉型、多电极、电极自动升降装置和电弧炉电效控制系统,提高了电流效率,降低了原材料和电能消耗,吨黄磷电耗下降4% 以上,吨黄磷电极消耗也下降10% 左右;电炉机械手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人工排渣方式,改善了操作环境和人身安全;开发的深度脱砷、高纯黄磷生产技术,达到了电子级黄磷要求,磷产品中砷含量达到50ppb 以下,铬、钴含量小于50ppb,铁含量小于100ppb, 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黄磷尾气净化和能源梯级循环利用技术,使黄磷尾气利用率达100% 。淬渣水汽的吸收冷却工艺,改变了传统排渣对环境的污染;深度氧化法处理贫磷泥技术,解决了国内贫磷泥难于处理的局面。焦粉制焦球技术,解决了粉焦的利用,降低了粉焦消耗;磷渣用于生产水泥熟料,解决了磷渣堆存问题。含磷地表水收集处理,工业污水和冷却水封闭循环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水耗;高浓度含磷废水反渗透和超滤膜处理装置,解决了困扰磷化工多年的含磷废水污染问题。兴发集团黄磷装置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为国内黄磷生产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对提升黄磷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7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

氮肥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为缓解无烟块煤供应不足影响生产的难题,实施了原料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以烟煤为原料,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替代原有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传统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装置,建设年产45 万吨合成氨、80 万吨尿素的大化肥装置。  

一是原料结构得到优化。采用先进的水煤浆气化等技术建成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装置清洁生产水平达到行业领先,清洁生产效果和环境效益良好;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烟煤替代价格较高的无烟块煤,调整了原料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尾气CO2回收后出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年产工业级二氧化碳约18.6 万吨,利润约为3100 万元,经济效益较明显。另外大化肥冷却系统冷却器改造方案的实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3 t/a,提高合成氨产量17500t/a,削减标准煤22500t/a 。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压煤气化技术,调整了原料结构,提升了装置清洁生产水平;通过对尾气CO2、合成氨弛放气等的回收,实现了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该企业的原料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经验在行业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8

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烧碱

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品结构,上下游结合,形成了--电石-聚氯乙烯-PVC 树脂-水泥联产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了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循环利用网络,以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染物价值创新。  

该企业采用盐水膜法除硝技术、离子膜法烧碱技术、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三效逆流蒸发技术、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技术等国家鼓励的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改造升级,每年持续实施了大量清洁生产方案,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支撑。在清洁生产技术集成、典型经验和做法方面具有行业示范作用。  该企业通过原料优化,使用天然气替代燃煤作为液碱蒸发的能源,采用天然气加热熔盐三效逆流工艺,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余热利用率;采用降膜固碱装置废碱水吸收烟气中CO2制备碳酸钠,用于盐水精制的助剂补充,既减排二氧化碳又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该企业通过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和蒸汽冷凝水回用工程,使清净下水和蒸汽冷凝回水不外排,提高了水重复利用率。公司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升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措施,各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单位产品耗用新鲜水用量为7.9t/t 聚氯乙烯,低于指标值的10t/t 聚氯乙烯;烧碱生产工序综合能耗0.56tce/t 烧碱,低于指标值的1.1tce/t 烧碱;废气中VCM排放量0.0015Kg/t 聚氯乙烯,远低于目标值的0.32Kg/t 聚氯乙烯。因此,该公司在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