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笑熬浆糊糊 2013-08-16

    元朝的历史一般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下大都、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逃为止,总共162年,先后有14位皇帝。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从此这个王朝称为元朝,成吉思汗被尊称为元朝的太祖皇帝。

    在元代的官方文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元者,大之至也”。“元”有一个很重要的本意就是大,“大之至也”,也就是最大。忽必烈之所以取这个国号,就是为了表明他自己统治的国家是规模最大的国家。

    元朝统治的岁月是比较短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它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演讲者小传

    陈高华,浙江温岭人。1938年3月生。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任历史所宋辽金元研究室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元代史,兼攻明代史、中国绘画史、中外关系史。出版专著《元大都》、《元史研究论稿》、《元史研究新论》等。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关于“成吉思”有不同的解释。当时南宋曾派人到北方去了解情况,说“成吉思”是“天赐”的意思,现在多数认为是“强硬的、凶猛的”之意。

    ■第一阶段:铁木真部重新崛起

    元朝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四汗时期,第二阶段是世祖、成宗时期,第三阶段是武宗至顺帝时期。

    前四汗就是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和蒙哥汗。

    蒙古部原来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有的学者说,呼伦贝尔草原是蒙古族的摇篮。现在研究的结果认为,蒙古部最初起源于额尔古纳河的中下游大兴安岭一带。后来,蒙古部向西迁到三河之源——肯特山一带。另外一些游牧部落一直留在呼伦贝尔草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塔塔尔部(也称鞑靼部)。塔塔尔部是当时草原上势力比较强大的一个部落,分布在呼伦湖和贝尔湖一带,我们今天的呼伦贝尔盟就是根据这两个湖来确定的名称。

    1162年,蒙古部的首领也速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铁木真,亦即铁匠的意思。铁木真九岁时,也速该被敌人毒死,部众离散,势力中衰。铁木真在艰难的环境中崛起,重新集结部众,逐个击破了草原上其他部落。1206年,在斡难河(今译鄂嫩河)头举行忽里勒台。忽里勒台是大聚会的意思,原来是指氏族、部落首领会议,这时则是贵族和军事将领的集会。忽里勒台推选铁木真为大汗,号成吉思汗,以大蒙古为国号。

    “汗”是北方游牧民族对自己领袖的称号,也称“大汗”或“可汗”,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蒙古人兴起以后,其领袖以“汗”为称号,同中原地区称封建王朝的领袖为皇帝,是一个道理。关于“成吉思”有不同的解释。当时南宋曾派人到北方去了解情况,说“成吉思”是“天赐”的意思,即因为上天赏识他,所以派他来做游牧民族的统治者。近人研究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说是海洋之意,一种说是“强硬的、凶猛的”。现在多数人同意后一种意见。

    大蒙古国建立后,很快便开展了对外军事活动。矛头首先指向临近的西夏和金朝,迫使西夏和金朝纳贡求和。原来蒙古草原以南有两个政权,一个政权是金,金朝统治了陕西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另一个政权就是西夏,西夏主要统治的是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成吉思汗开始主要对西夏用兵,后来就发动了对金朝的军事行动。蒙古军队实力强大,金朝军队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最后只好向大蒙古国要求和解。金朝还把都城由中都(今北京西南)迁到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对金朝的战争大体上是从1211年开始,一直到1213年,这是成吉思汗对外用兵的第一个阶段。     

    蒙古大汗死后,把一棵大树从当中剖成两片,把尸体放进去,再把两片木头合在一起,然后深埋于地下,不留冢堆。后世很难找到成吉思汗的埋葬地点。
   ■成吉思汗魂归何处成谜

    1219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主要对象是中亚的花剌子模国。经过几年的残酷战争,占领了包括今天中亚五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的大部分土地,前锋到达印度河。蒙古军一部为了追捕花剌子模国王,进入今伊朗北部,转而北上,经过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进入今俄国和乌克兰境内,大败俄罗斯和钦察人的联军,直抵克里木半岛。这就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次西征。

    1225年,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因为第一次西征时,西夏不肯出兵与他一起去进攻花剌子模国,所以回来之后,成吉思汗很快就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1227年8月西夏灭亡,在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陷落的前夕,成吉思汗病死。死后遗体运回蒙古草原,埋葬在起辇谷。后来的蒙古大汗、元朝皇帝死后也都埋葬在那里,但其遗址至今没有找到。

    现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有个成陵,这个成陵不是埋葬成吉思汗的地方,而是祭祀的场所。根据历史记载,以前祭祀成吉思汗是祭祀收藏其用品的账房,称为“八白室”。直到20世纪以后,才开始建造今天的成吉思汗陵。20世纪一直有人想找到成吉思汗埋葬的地方,日本、蒙古、俄罗斯、美国的考古学家都曾经去找过,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2008年10月22日的《人民政协报》刊登了一条新华社电,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计划用3年时间,采用最先进的、无破坏性的探测技术寻找成吉思汗墓,看来美国的科学家又准备来寻找了。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墓一直找不到?蒙古人的埋葬方式跟汉人的埋葬方式完全不一样。汉族皇帝死了之后,都要造一个很高的陵墓,然后造宫殿似的建筑来祭祀。秦、汉、唐、宋,一直到明清都是这样。但是蒙古大汗死后,把一棵大树从当中剖成两片,在中间挖出一个跟真人大小相当的空间,把尸体放进去,再把两片木头合在一起,然后深埋于地下,再将草皮盖好,群马踏平,不留冢堆,很快上面就长满青草和树木。所以后世很难找到成吉思汗的埋葬地点。

    关于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其作品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所谓“一代天骄”,即天之骄子的意思。确实,成吉思汗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几百年以来,关于成吉思汗不知道写了多少文章,出了多少艺术作品。改革开放以后,文艺界还拍过有关成吉思汗的电视剧和电影。中国拍过,日本拍过,别的国家也拍过。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历史人物像成吉思汗这样,受到这么多的关注。

    西方一些媒体,对成吉思汗评价更高,说其是缔造全球化世界的第一人。

    对于成吉思汗的历史功过,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强求一致。我们认为,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外国有人反对将成吉思汗写进中国历史,我们只要举出两点事实就够了。第一,当代蒙古族的多数在中国。第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太祖。凭这两点,能不把成吉思汗写进中国历史吗?     

    窝阔台次子阔端邀请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萨班到西凉进行会谈,会后萨班宣布吐蕃地区归附蒙古。自此,吐蕃成为中央政权管辖下的一个地区。

 

    ■第二、第三次西征使元朝疆域空前扩展

    1229年,成吉思汗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经过忽里勒台推选成了大蒙古国的大汗。窝阔台在位13年,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亲自指挥对金朝的战争,1234年金朝灭亡,蒙古国控制了淮河以北的广大农业区。另一件是发动第二次西征。第二次西征是以朮赤之子拔都为首,蒙古贵族、将领都要以长子从军,史称长子西征。这次西征从1236年起,进入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境内,当时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斡罗思(即俄罗斯)人、钦察人四分五裂,不能组成有效的抵抗,纷纷瓦解。1241年,蒙古军进攻孛烈儿(今波兰)、马札儿(今匈牙利),势如破竹。其中一部直抵西里西亚,拔都的主力越过多瑙河。后因窝阔台死讯传来,蒙古军停进东还,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停驻,建立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这次西征的范围更大,不仅到达欧洲东部,而且还接近了欧洲的中部,使整个欧洲为之震动。

    窝阔台病死于1241年,长子贵由西征归来以后,在1246年被推举为大汗。贵由多病,在政治上没有多大作为,1248年病死。但在他当政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金朝灭亡以后,窝阔台次子阔端被分封到河西走廊,与吐蕃即藏族地区相邻。这时吐蕃四分五裂,山头林立。藏族地区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宗教势力与地方政治势力相结合,由一些家族进行统治,也就是说一些封建家族既掌握了政权,又掌握了教权,政教合一。阔端知道这种情况以后,于贵由汗二年(1247),邀请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萨班到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行会谈,萨班看到蒙古的势力强大,知道吐蕃地区难以抵抗蒙古的军事力量,于是向吐蕃地区的僧俗首领发布文告,确认吐蕃地区归附蒙古。自此,吐蕃成为中央政权管辖下的一个地区。这是西藏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我们今天讲西藏的历史,认为元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贵由死后,成吉思汗后代的几个家族为争夺汗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拖雷家族取得了胜利,拖雷的长子蒙哥被推举为大汗。

    蒙哥即位后,指派兄弟忽必烈管理“汉地”,又指派另一个兄弟旭烈兀西征,亦即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以旭烈兀为统帅,1253年起向西南亚进军,占领了今天的伊朗、叙利亚等地区,后来建立了伊利汗国。窝阔台、察合台的后裔则分别在中亚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加之第二次西征时建立的金帐汗国,构成历史上所说的蒙古四大汗国。

    蒙哥汗为了从侧面包围南宋,命忽必烈出征云南。忽必烈于1253年出师,从今天的宁夏六盘山出发,经过甘肃、青海、四川,千里转战,攻克大理,平定云南。至此云南成为蒙古政权统治的一部分。1258年,蒙哥率军出征南宋,由陕西进入四川,连战连胜。1259年围攻钓鱼城。当地军民坚决抵抗,蒙古军伤亡很大,蒙哥汗死于城下,形势为之一变。

    前四汗时期(1206—1259),是元朝历史上一个变化多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时期,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蒙古国控制了东起高丽(今朝鲜),西到东欧,南至叙利亚、伊朗的广大地区,对世界的整体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件大事就是汇集各方力量发展与海外国家的关系。一方面派使臣去往海外各国,比如去印度、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等地,另一方面,派兵出征海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