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指点迷津,农场出新招养鹅驱蛇

 图书 馆员 2013-08-16

老中医指点迷津,农场出新招养鹅驱蛇

昨日,近万只蓬溪土鸡、七彩野山鸡、万源黑鸡、清远麻鸡,在遂宁蓬溪县宝梵镇一林地里啄食、嬉戏,4只白鹅昂首挺胸、巡视群鸡。这4只白鹅承担着什么使命呢?据蓬溪县养鸡专业户蒲光华介绍,菜花蛇、乌梢蛇经常来偷吃鸡和蛋,这4只白鹅是来驱蛇的。据悉,在养鸡场采用“生物驱避法”驱蛇,在遂宁还是第一次。
  咋回事 养鸡场接连被盗

  去年3月,蒲光华在宝梵镇龙洞村建起了养鸡场,敞养着蓬溪土鸡、七彩野山鸡、万源黑鸡、清远麻鸡等。这些敞放的土鸡被取名为'跑山鸡”。

  去年6月2日深夜,“跑山鸡”扑腾乱跳,“遭了,有人偷鸡。”蒲光华扛着扁担摸上山时,“跑山鸡”们平静下来,蒲光华发现一只刚被捏死的鸡,没有发现偷鸡贼。次日晚,蒲光华又发现明显少了几只鸡。6月上旬、中旬,“跑山鸡”连续被偷好多次,但蒲光华每次都没有发现偷鸡贼,只找到几只被捏死而没来得及带走的鸡。

  抓现行 偷鸡贼竟是菜花蛇

  为了抓住偷鸡贼,从6月下旬开始,蒲光华和他的几个朋友轮流值班。6月25日凌晨2时,鸡窝又传来一阵喧嚣。蒲光华和他的朋友拿着手电筒悄悄逼近鸡窝,大伙大吃一惊:一条菜花蛇正咬着一只鸡;另一条菜花蛇在鸡窝里游走。蒲光华哭笑不得:抓了这么久的贼,原来是菜花蛇!清点现场,发现当晚一共有9只大鸡被菜花蛇缠死了。“仅去年6月份,就有40多只大鸡被蛇偷吃、缠死,被蛇吞噬的小鸡、鸡蛋就没法统计了。”

  怎么办 请白鹅驱赶偷鸡贼

  如何防止菜花蛇、乌梢蛇偷鸡,蒲光华感到头痛。“民间有养鹅防蛇的方式,你喂几只鹅来试一试!”正当蒲光华无计可施时,一位老中医给他指点迷津。老中医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仇池笔记》载有:“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老中医还介绍,蛇最怕鹅粪,蛇的嗅觉特别灵敏,一闻到鹅粪味道就会远远躲开。

  照此古方,蒲光华买来大白鹅,有鹅的陪伴,此后菜花蛇、乌梢蛇果然没有到养鸡场偷鸡了。在养鸡场里,也没有看见蛇了。

  啥原因 期盼专家来论证

  蒲光华通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形成了一套养鹅防蛇的理论:一个养鸡场喂四五只鹅最为合适,多了影响鸡的生长,少了不能达到驱蛇的目的。

  养鹅防蛇有无科学依据?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徐辉认为,蛇嗅到某种气味就避而远之,养鹅防蛇完全有可能;该院生物硕士江华明老师称,鹅的颈子长,蛇咬不住鹅,鹅还可用坚硬的嘴巴攻击蛇,鹅粪的气味也让蛇也害怕。蒲光华希望专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蛇怕鹅、鹅粪的科学依据。


手把手教你实用的纸巾空中压条繁殖法 

高压法是木本花卉繁殖常用的方法之一,成活率高,方法容易掌握,缺点是操作较费事,效率较低,特别是用黄泥巴高压,黄泥巴体积大,重量大,不适合细枝以及操作空间狭小的枝条高压。经过探索,用纸巾代替黄泥巴高压,则可避免这一不足。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纸巾高压法操作简单实用,特别适用于细枝,操作空间狭小的枝条高压,并可在一根细枝上同时高压几段枝条。有兴趣的花友不妨一试。
一次性注射器(20ml),可到药店购买,7角钱一支。
取一张纸巾,对折两次备用。
详细过程:
1、将要高压的枝条环剥,宽度约0.5-1cm。注意刮净枝条形成层。

2、用棉签蘸生根剂0.1%萘乙酸溶液涂在伤口上。
3、纸巾包在伤口上,扎牢,再用保鲜膜包好,扎好。
纸巾上端用细线扎牢,下端不要扎太紧,以便根系穿出,纸巾外面再用保鲜膜包好,扎好,注意把纸巾全部包在保鲜膜内。保鲜膜底部刺几个孔,以便排水。


5、纸巾外用包上纸张遮光。

6、一个月左右生根,将枝条剪下,连纸巾一起上盆缓苗。


中国大地只剩“农村” 没有“乡村

“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是因为它的根还在乡村,上层把儒学当成治国工具,知识分子把儒学当成一种朝上的学问的时候,农民在老老实实地按照儒学过日子。一个朝代去了一个朝代来了,改朝换代是上层的事,不足以改变乡村。农民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那是中国人的乡村。”——9月21日,著名作家刘亮程和乡土文学作家梁鸿做客腾讯思享会,解读如何理解中国农村,如何理解乡村文学。

刘亮程认为乡村中活着的国学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在菜籽沟设立国学书院,便是为了让大家看看什么是被我们过成生活的国学。以下为现场部分实录。


《一个人的村庄》:如何照料和看守只剩下自己的世界

刘亮程、梁鸿在活动现场


梁鸿(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这期腾讯思享会主题非常有意思:“从一个人的村庄到一群人的村庄”。主题中有非常鲜明的信息。

首先当然是刘老师的作品《一个人的村庄》,后来有《在新疆》、《虚土》,又有《凿空》,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但是“一群人的村庄”非常有意思,对于作家而言首先是一个人的村庄,因为是作家是一个人的创造,说起“一群人的村庄”需要谈一谈刘老师这几年做的事情:

不单单是作家,还是书院的创始人。他不仅写了《一个人的村庄》,还做了“一群人的村庄”。所以从他的书院谈起,从他这几年做的事情谈起,谈谈怎么样来建构一群人的村庄,怎么样让村庄变成文化的绿洲、基地和具有某种实践或者乌托邦的地方。

刘亮程(著名作家):谢谢梁鸿老师,也感谢大家这么晚和我们一起度过这样的时刻。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部在后来影响比较大的书,叫《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最初不是散文集而是一部小说,我是抱着写一部小说的构想写作。小说主人公是我,有一天早上醒来看到一个村庄的人全走了,他们走的时候没有通知我,一个夜晚全部搬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开始收拾空荡荡的村子。一家一家开着窗户,院子里零乱无比,就这样一个留守下来的人开始照顾整个村庄,把空无人烟的院子收拾出来。因为他总是期待村民能够回来,他作为村庄唯一的看守者要把每家每户的院子交给人家。

《一个人的村庄》最早是这样构想的,结果后来写成了散文,写成了有第一人称的“我”,还有那么多的动物、植物以及那么多人的村庄,但原始核确实是一个人的村庄,一个人如何照料和看守这个只剩下自己的世界,这是这本书写作的原态。

山水国画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格局

新疆菜籽沟


我没想到的是,多少年之后,我真的会遇见一个几乎快没有人的村庄,这个村庄在新疆木垒县的菜籽沟。前年,也是这个季节,我沿着天山寻找那些老村庄,因为到我这个年龄总想找一些旧的东西和一些似曾相识的、跟过去有联系的东西。走着走着一拐弯到了小山村,风景非常优美,丘陵地带,人住在小河边,屋后有麦田,一条泉水河弯弯曲曲绕过村庄,村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山水国画的格局。千年传递的山水国画跟我们传达了人跟自然的关系格局是亘古不破的,人在自然的角上安然地住,那就是生活。

但是那里的村庄,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400多户人家有200多户迁走了,我们看到的不是有人烟的村庄,而是大部分房子空着、锁着,窗户半掩着或者开着,院子里长满了荒草,成熟的果子落在地上没有人捡。只有个别的院子里住着一两个老人,看着我们来了,推开门,远远地望着。村子里看不到小孩、看不到年轻人。我们还碰到了拆迁(不是现在的强制性拆迁),是那户已经走掉的人家把旧院子以几千块钱价格卖给了别人。

拆迁者用汽车把一个家园拆成一车烂木头拉走了,这一堆烂木头都值几千块钱。你想,延续百年或者数十年的几代人的一家,人走光,房子被卖掉,最后变成一堆烂木头,木头变成废墟,这是一个家的最终结果。

保护老院子运动

我们了解到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院子空着,也即将面临被拆除的危险。那个村庄的建筑都是从清代、民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没有被新农村改造过的老院子,我们觉得非常可惜,所以马上回去跟县上汇报,申请将村庄交给我们打理。怎么打理?先收购这些空闲的老院子、旧房子,保护起来,以后干什么再说。很快我们在村子里收购了几十个老院子。但我们一下去,村里的院子就开始涨价,从几千块钱瞬间涨到几万块钱。我们收了很多老院子,最后一看发现全是危房,其实也就值几千块钱。

菜籽沟厂房 


我们收的最大的院子是村子里上世纪60年代建的老学校,十几年前废弃了,有五十多亩的占地。后来我们拓展到一百亩地,把老院子收拾出来,做了一个国学书院,叫木垒书院,我自己当院长,是自己任命的。我们还号召了几十个艺术家入村,把收购的老房子让艺术家认领,做工作室兼养老。这些院子长满了老果树、老杏树,很多东西都是老的,只有艺术家喜欢这些老的东西,交给艺术家是放心的,这也是我们选择艺术家的原因。如果交给商人,过一段时间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新院子。

几十个艺术家进入后,我们在村子里成立了一个组织,叫菜籽沟艺术家村落,我当村长,也是我自己任命的,没经过选举。然后又任命村里的村支书当我的副村长,这样他就归我管,我们的一些想法可以实施下去。

第一年我们给村里争取了一千万的资金做旧房保护,结果这些资金是按照抗震资金拨下来的款,政府对抗震有要求,必须把墙和门窗换成防震的材质。但那种老房子,门窗一换的话,瞬间就被破坏了它们的价值。去年换了一部分,后来终止了。有部分资金可能到达了某个村庄和某个地方,有些则出于一种好意干了“坏事”,因为不知道留下什么,不知道什么东西是珍贵的,什么东西是再不会有的。

几十个艺术家进入后,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老院子,我们也参与规则制定,告诉艺术家也告诉村民这个村庄的价值是什么。这个村庄之所以被我们选中,以后也会被别人看重,就是因为中国乡村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改造,又经历了新农村运动,像菜籽沟这样的老村庄已经很少很少了。这个村庄还保留着我们祖先居住过的活态环境,还把前人家园的原貌保留在土地上,这是它的价值。

因为我们的进入,很多农民回来了,有的本来把房子卖给我们又不卖了,说卖便宜了,现在我们在处理这些事情。有些农民回来是把自己家的老院子收拾出来开始做农家乐。一旦村民需要我们艺术家出主意时,我们就会去引导人家怎么样收拾院子,怎么样不要把你家园里的原始文化信息给破坏。

儒家文化指导着传统中国家庭的生活

菜籽沟一景


什么叫原始文化信息?乡村一户人家的“家”,承载了古人生活的所有设备和一种生活文化理念,一进门,门旁边肯定是狗窝,狗必须要在那儿看门,狗旁边有鸡圈,鸡圈旁边还有羊圈、猪圈,这些是狗看的。然后是人住的地方,人不需要狗看,这个狗也知道。一个家庭,推开屋门光看院子就可以看出这是中国人的家,是生活了千年的祖先的家,是人和万物共处的家,生活其中多么温暖。

那些孩子一代一代听着鸡鸣狗吠长大,又听着鸡鸣狗吠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乡村世界。进入家里,抬头看房门大梁,每一根木头、每一间房子全是我们的文化理念,儒文化指导着这个家庭,让他们怎么生活。

我们让农民把这种东西保留着,以后做什么都是有价值的。不要把城市的垃圾轻易地引入到你的家里面去,因为农民一冲动,就会把廉价的彩钢板全部弄进来。我们尝试着扶持了几户农家,让他们花最少的钱,用他们认为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做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收拾出来接待游客。以前这个村庄几乎被人遗忘,几乎要拆完了,我们去做了一年,现在游客非常之多。

农民通过几千年的实践
把国学过成了日常

我们收拾最大的院子就是国学书院为什么要在村里做国学书院?在村子里研究什么?这是因为我们在村里逐渐发现中国国学在乡村。中国农民通过几千年的实践,早已把国学、儒学过成了自己的平常之路。我们上层研究国学的时候,把国学当成一种学问一代一代去做的时候,他们早已经过上了国学的生活,融入每个人的心中。你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对这个家园的影响完备得很。我们也想在村里设一个国学书院,让大家看看什么是被我们过成生活的国学,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木垒书院内景


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是因为它的根还在乡村,上层把儒学当成治国工具,知识分子把儒学当成一种朝上的学问的时候,农民在老老实实地按照儒学过日子。一个朝代去了一个朝代来了,改朝换代是上层的事,不足以改变乡村。朝代去了,农民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那是中国人的乡村。我们所有的文化可能都还活态地在乡村中存在着,这才是希望。一个村庄即使走了一半人,最后剩下一户人,这户人过的还是儒文化的日子,不是别的日子,这是文化的希望。

仔细考察乡村,看他们的生活时其实就是看到一种传统文化的希望。大家都在唱衰中国乡村,甚至认为中国乡村文化从根本上已经幻灭,这种意见很多。但我考察的乡村不是这样的,至少我居住的村庄中和我考察的河西走廊很多村庄,尽管人少了,好多习俗不在了,但每家每户活生生的日子还在,儒文化或者国学留给我们的精髓东西还在他们身上,这才是活的国学,是农民一日日地过成他们平常生活的国学。

只有在乡村才可以找到人在天地间生活的存在感

那么我们在书院做什么?一方面给农民教现代文化性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从农民身上学一些东西。有些真的是人家在生活中保留的比我们知识中保留得还多,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我这个年龄希望找一个地方养老,菜籽沟就是我选择的一个养老的地方。

记得我刚去的时候,每天拿一个本子,画盖房子的设计图,让工人去盖,村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有一个老大爷把我也称为老人家(看着我比他老),说老人家,你这么大年龄了,还在这里来创业(现场笑)。我非常羞愧,我说老人家我不是来创业的,我跟这些艺术家都是来这个村子跟你们一起过日子的。他非常不理解,说“村里哪有日子,到这里来过日子”。


但从我的内心,确实需要一个地方过一种日子,那种日子可以让我想起我的祖先曾经过过的日子,住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我是听着鸡鸣狗吠长大的,又在城市听了那么多年的噪杂之声,在我老年的时候,我希望让我的耳朵清静一回,还能听到我小时候听到的声音,我希望坐在墙根晒晒太阳到中午,然后到另外一个墙根晒晒太阳到下午,希望月亮出来的时候我能看见,太阳升起的时候就在我家的东边,落下的时候就在我家的西边。我希望找到这样一种我小时候曾经有过的人在天地间生活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只有在乡村才可以找到。这样的田园之家,这样一个人和万物共居的家,这样一个把身体和行为存放进去而且安然老去的家,我认为它在人类的第一家园而不在第二家园,这个第一家园就是乡村。

快速的城市化
把文化体系扔在废墟中

我们现在对待乡村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用速度的阀门人为地把第一家园抛在乡下,去建造第二家园,或者让第一家园的人人为地向第二家园靠拢。中国城市化速度太快,没有来得及准备和搬家。现在这个搬家是当我们把乡村毁掉,去建一个城镇的时候,其实我们把全部的文化体系扔在废墟中,我们没有能力把文化搬过来。

但我们的身体和心灵确实需要第一家园的安慰,当我们老的时候,可能是希望过一种我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老了的时候过的生活,回到他们那儿去,回到他们的那种地久天长的情怀里去,那种慢慢地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掉光牙齿、花白头发,微笑地看着一早一晚的阳光洒脸上,从窗户看到星空、看到云朵,看到一种天上的召唤,然后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了也不会走远,因为祖坟就在房后面,祖先就在土里。这样的一种生活是我认为的一种人的生活,一种带着自己的情怀、尊严和宗教的生活,我希望能够过这样的生活。这种生活被我在《一个人的村庄》里构建过,那是一种文学情怀的想象,我也希望能够在现实的土地上尝试着过这样的生活,我知道即使到了一个村庄里,真正的乡村生活仍然遥远。


现在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农村”没有“乡村”

中国已经不存在乡村了,现在中国大地上只有农村。乡村社会是古人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存在,是我们的古人通过诗经、山水画、唐宋诗词构建出来的人文居所。唐宋诗词之后,中国只剩下农村了,尤其解放以后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加上新农村建设,乡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的只是农村。

农村仅仅只是一个产粮食的地方,养猪的地方,养羊的地方,有多余的土地可以让我们侵占的地方,我们有不好的东西可以往农村倾倒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地方。但即使是这样的地方,它仍然在自然中在某个角落、某户人家、某个不为我们所知道的山沟里保留着类似于乡村的地方,在村民的心中,遗存着祖先对山水、对今生来世完整的理念和情怀,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寻找。谢谢。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当前正值夏季,是蛇及一些毒虫出没的频繁期,尤其是南方地区。所以在夏季出游的驴友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驱蛇、防蛇的基本知识。特此,小编我写了这篇经验,希望能帮助广大驴友,有不足之处还望赐教、补充。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工具/原料
  • 登山杖或木棍、大蒜、雄黄、70度以上白酒、硫磺、驱蛇粉、蛇灭门、驱蛇灵等

驱蛇、防蛇方法

  1. 1

    俗话说:“打草惊蛇”。在野外树林中行走的时候要用自己的登山杖或者木棍在自己行走的前方草丛不断拍打,达到“惊蛇”的目的。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2. 2

    准备大蒜1个、雄黄粉100g、无纺布或纱布一块,制作成“驱蛇丸”。把大蒜捣

    成蒜蓉,然后把雄黄粉100g与它拌匀,用无纺布或纱布包裹成球用线扎好即可。把“驱蛇丸”系在自己的脚脖处,这样在密林中行走蛇因畏惧这种气味而不敢近身。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3. 3

    在野外的时候,不要燃烧鱼骨。因为它的气味会把蛇引来的。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4. 4

    制作高浓度的雄黄酒用以驱蛇。选用白酒要用70度以上的,因为蛇是阴性的,而烈酒是极阳的,蛇很惧怕。比例是白酒1份、雄黄粉半份,把它们混合均匀。

    用时,把它撒在营地或帐篷的周围。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5. 5

    用“驱蛇粉”驱蛇。驱蛇粉是一种白色粉末,每袋100g,是多种驱蛇的中草药制成的。它是成品的,很容易买得到的。用时把它撒在帐篷周围,撒成一个不间断的圈,最好是每米用30-50g。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6. 6

    “蛇灭门”是一种驱蛇奇花,在户外出行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干的“蛇灭门”枝条,把它插在你的帐篷或营地周围,蛇闻到它散发出的奇异气味便会逃之夭夭。

    顾名思义,你也该知道它的杀伤力了。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7. 7

    用“驱蛇灵”喷剂驱蛇。此喷剂100ML一瓶,可喷在自己的脚脖处或是帐篷周围。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8. 8

    我们也可直接用雄黄粉或是硫磺粉直接撒在营地或帐篷周围来防蛇。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END

分享经验2

  1. 如果我的经验对你有帮助,就请点击屏幕右下角的分享按钮,把它推荐到QQ空间、微信、微博,让你的朋友或更多人得到帮助。

    夏季户外环境中怎样去驱蛇、防蛇
    END

注意事项

  • 雄黄在高温下有剧毒一定要慎重使用。

答:雄黄是一种胃毒剂,蛇对它反应非常敏感;但是加入酒精后的雄黄驱蛇更远,效力更大,原因是乙醇可以作为“稀薄剂”增强雄黄的挥发。 
所以啦!山区一般是把雄黄泡在酒里使用的,而且《新白娘子传奇》中也是这么拍的。 
不过并非完全有害,“吃药三分毒”,反过来我还可以这么说,“食毒三分药”,雄黄与经常与朱砂合用治疗疾病,挽救了不少生命呢。 
实际上蛇是怕硫这个东西,在硫含量高的地方,你是找不到蛇的,如:火山周围。又如在地震前,由于地壳中的硫含量突然增高,蛇都纷纷出逃,即使在冬眠时被冻死也得逃。不光是蛇,很多动物都对硫敏感。所以当动物反常时,就有可能出现地震的民间秘方
在养鱼生产中,特别是苗种培育阶段,蛇类的危害是让养殖户感到棘手的问题。将蛇彻底清除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因养殖过程中蛇类又可流人。下面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驱蛇方法: 将臭鸡蛋击碎搅匀,沿池塘四周每ro米处倒人一个,进水口处倒一个。蛇嗅到气味后便会逃之夭夭,唯恐避之不及

我家在农村,屋前屋后堆的杂物较多,所以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毒蛇,但是绝对是第一次爬到我的电脑桌下,驱蛇嘛,知道点,石灰粉围着屋前屋后不留缝隙的洒一圈,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其实我也很怕的,当时还好我机灵

◆古代文献参考: 

清·顾铁卿《清嘉录》记载:“……以余酒(雄黄酒)染小儿额及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本草纲目》载:“雄黄能杀百毒,辟百邪,杀蛊毒……带雄黄酒入山中,即不畏蛇。” 

◆ 雄黄又名雄精,是一味中药。性温、有毒,功效解毒、杀虫,治疗蛇伤等。从中医中药角度上讲,雄黄既有毒又解蛇毒,既可内服(一般不内服)、又可外擦(外用为主)。毒蛇虽毒,但它遇上雄黄,也会中毒(各种蛇都是如此)重者也可死亡。谓雄黄酒,就是酒中加入适量的雄黄,它是一味中药酒。传奇故事《白蛇传》中,白素贞一喝许仙送上的雄黄酒,就立刻现出蛇的原形。这虽然是文学艺术加工的情节,但也说明了蛇是怕雄黄的,所以,人们就用雄黄来对付毒蛇了。 

端午节那天,人们喝一点、抹一点雄黄酒,一方面是庆贺节日,另一方面是有解毒驱蛇的作用。端午节时,气候温和,正是各种昆虫和蛇类繁殖、活动猖獗的时候,而小孩子又喜欢漫山遍野地乱跑,如果在他们身上抹点雄黄,蛇一闻到雄黄的气味就会自动逃跑,这样就避免了蛇伤的危险,所以在儿童身上抹一点雄黄酒,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老年时报》载) 
蛇嗅觉相当灵敏,对雄黄的味道会本能的避开。其实现代科学已经证明,雄黄对人体也是会有致癌作用的,所以人最好也别喝雄黄酒。

实际上次听别人(养蛇的)说,只要你会抽烟,蛇就会避开你,用烟泡过的水,蛇会远离的…听说给蛇吃一根烟在五分钟内就死了

虫、蛇的防护:戴营帽、手套,穿防护袜。走在前面的人,首先用棍子敲打路边草丛,检查是否有蛇(打草惊蛇法)。见到蛇的时候也不要惊慌,用棍子把蛇撵走。  。初级:想携带方便的话可以用花露水(劣质),风油精,清凉油等有刺激气味的廉价东东喷洒放在上风口处,同时这些风油精等也可涂抹在鞋袜裤脚等处,对防蚊叮虫咬都挺有效的。  2。中级:用雄黄或石灰甚至生姜粉等(都不建议小姑娘使用)在安营扎寨的外围撒上一圈,需注意不留缺口,也不要撒在那些草杆浮草上,要撒地面,蛇虫自然走远了。  3。高级:苍术和雄黄泡酒,喷洒在营地周围(有弱毒,需小心接触)。  4。顶级:也是最毒一招!用雄黄,苍术,鱼腥草,半边莲,青木香,  七叶一枝花(要用其根。这里面估计最不好找就它了,其本身也是很好的蛇药)磨成粉,然后跟米醋泡酒,有个把月就可以了。然后呢就缝两条象手袖一样的给套脚用的脚袖(就是家里老妈子煮菜戴手上的那样的),把这脚袖放在药酒里泡上一两天,再小心阴干,到上山时就可以套上用啦,很好用的,气味浓郁,香飘四里,什么大虫山猪,鬼都怕呀。而且泡好后,不漏气可保你用上好几年,够经济环保的吧。  在见到蛇的时候呢,不要慌,一般情况下是它比你要害怕得多。一般来说在水边的蛇都不毒,山上的毒,走的快的不毒,慢的毒。土冒的不毒,鲜艳的毒。  象拦路的这些也毒,也可怕。这时最好小心离其远些,然后弄出响声来,跺地呀等,把它吓走,千万不要仍石头拿树枝挑,碰上发情或孵蛋的蛇呀可是会追人的。山里人呢有一招也厉害,就是脱内衣裤衩给仍过去,据说最好是女人的,有汗味的,(呵呵,绝对没有歧视的,纯纯。。纯粹是转述)马上那蛇就给抱成一团了,捉回去,晚上就有蛇羹吃了。哈哈,夸张吧。打草惊蛇是常用的办法,在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里,或者大雨前后,都是蛇出没的地方和时间。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蓬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以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用带叉的长棍灭之,要么避开。  专家说,蛇对异味极敏感,对酸溜溜的醋味更是避之不及。因此,如在家里发现蛇,可找点醋(具体种类不限),在发现蛇的房间里熏蒸,驱蛇效果很不错。  大部分资料都提到雄黄驱蛇的事情,但是不是简单的撒粉,而是混合雄黄酒、大蒜等处理方法后才可以。 写硫磺驱蛇的都是武侠小说,不可信。 在南方的毒蛇产地,如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的山区村户将驱蛇奇草--蛇灭门植于庭院附近或房前屋后,以防毒蛇入宅伤害人畜. 蛇灭门又俗称望江南、野决明、野扁豆、金豆子、狗屎豆、头晕草、胃痛菜、金花豹子、凤凰草,属1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柄基部有一个紫红色腺体,可夏秋开花,花开时节金光灿灿,给人一种异常的美艳感觉,故有金花豹子、凤凰花草之美名,亦可作为观赏花卉.  如果说没有毒的蛇,我只知道有一种俗名叫"四脚蛇"的,是有脚的,至于是不是蛇,具体叫什么,我也不清楚.

医生支招,家中如发现有蛇出没,可用雄黄驱蛇入侵,具体方法是:取雄黄100克,蟑螂8只,用白酒250克浸泡36小时,分4次将药撒在池塘岸边,每半月左右撒一次,驱蛇效果较好。此外,雄黄、干白芷混合后熏烧也可驱蛇。

驱蛇药
雄黄,苍术,鱼腥草,半边莲,青木香这几味中药泡一坛酒,然后和硫磺一起洒在房屋周围,三五年内,蛇就不敢来了……

驱蛇奇花--蛇灭门

蛇灭门属1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因其叶柄基部有一个紫红色腺体,可夏秋开化,花开时节金光灿灿,给人一种异常的美艳感觉,故有金花豹子、凤凰花草之美名,亦可称作观赏花卉。该草是治疗蛇伤、无名肿痛、胃?⒏哐?沟某S弥胁菀??榷灾瘟聘髦侄旧咭?耍?衅涠捞氐囊┯霉δ   

蛇灭门属1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因其叶柄基部有一个紫红色腺体,可夏秋开化,花开时节金光灿灿,给人一种异常的美艳感觉,故有金花豹子、凤凰花草之美名,亦可称作观赏花卉。该草是治疗蛇伤、无名肿痛、胃病、高血压的常用中草药,尤对治疗各种毒蛇咬伤,有其独特的药用功能。

在南方的毒蛇产地,如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的山区村户有将该草植于庭院附近或房前屋后,以防毒蛇入宅伤害人畜。该草奇异的是,花开季节全株散发出一种浓郁的芬芳气味,人闻之顿觉清爽异常,但毒蛇闻之逃之天天。在每年毒蛇活动的频繁季节,也就是6-10月份,此季若摘些花枝和叶片放于毒蛇的身旁,就会发现其即刻亡命而逃。还令人称奇的是,在11月份天气渐冷毒蛇刚进入冬眠时,该草的气味随之变淡,12月份当蛇已完全进入冬眠状态时,此草即枯萎而死,香味逝去。此草治疗蛇毒极验,当蛇伤患者用次药内外治疗,外敷有快速消散蛇伤肿毒的作用,内服可防蛇毒内功人体内脏,可排除毒液水外流,随之肿痛会逐渐消失,若在屋前屋后栽植,蛇则远避。《古今秘苑》记载,庭院种臭草蛇虫蚂蚁远走高飞,治无名肿毒,鲜草外敷一贴即消。《中医药曲》记载,此草能健胃整肠,治疗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该草野生苗子极少,故宜留种备用,以供来年繁植栽种,南方播种期宜在3-5月份,北方宜在5-6月份。该草无病虫害,生长期无需施药,但其喜肥沃的壤土,出苗后可散种也可盆栽,有毒蛇经常出没的村户不妨栽种一些,以确保安全。

鱼塘驱蛇防鼠新法

1:将臭鸡(鸭)蛋击碎搅匀,沿池塘四周每10米处倒入1个,进水口处倒1个。蛇嗅动气味后便会逃之夭夭,很少再入池塘。若蛇类较多,用量可增大。
2:在墙网水下部分的上端每隔3-5米处系女子长发一束,水鼠对其气味异常敏感,不敢靠近。
3:取雄黄100克,蟑螂8只,用白酒250克,浸泡36小时,分撒1次,驱蛇效果较好。如上述药材难寻,可直接将雄黄粉撒在池塘四周,同样可收到驱蛇效果.
4:把牛粪填入鼠洞内,再用粘土、石灰加碎砖石合成泥团,把串道的洞口全堵平,老鼠闷呛后死在洞内。
5:取5份水泥、4.5份面粉、0.5份植物油混合好,取8-10克,放在老鼠出没处,老鼠吃后24小时内就死亡。

驱蛇作用
据新闻报道: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重庆自然博物馆黄永昭研究员介绍凤仙花还能驱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