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币到2015年或成全球第三大贸易货币

 nxz 2013-08-16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4日文章称,人民币目前尚未成为国际货币,而且距离这一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然而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对企业来说,这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景。文章预计,预计到2015年,人民币结算额在中国外部贸易结算额中所占的比例将升至30%,这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继欧元和美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货币。

  文章表示,人民币在贸易结算方面目前已完全可兑换。每当有新的使用人民币的途径被放开,企业总是会迅速加以利用。中尽管以其他贸易货币为标准来看,人民币尚且“年轻”,但是截至2012年底,人民币结算额在中国外部贸易结算额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升至12%左右,达到了人民币2.9万亿元。

  《华尔街日报》预计,预计到2015年,这个比例将升至30%,这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继欧元和美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货币。近期尼尔森为汇丰进行的对七个国家700家企业的调查揭示了企业对人民币热情不减背后的推动因素。

-

  根据调查,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近半数企业表示,这样做可以降低汇兑风险或者成本,这是一个推动因素,超过30%的企业表示,使用人民币结算更加便捷,获得人民币的渠道被拓宽以及贸易伙伴的要求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此外,人民币升值势头也是一大因素。31%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全球企业表示,这个因素在他们决定使用人民币时起到了一定作用。

  文章还指出,企业的实际经历能够证实这些数据反映的趋势,这样的好处是双方面的。通过以人民币结算,中国公司降低了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同时减少了手续负担,而且它们还愿意分享由此带来的好处。当在华公司被问及它们是否愿意向那些同意使用人民币的交易方提供价格优惠时,67%已使用人民币的公司和51%的潜在公司表示愿意。

  此外,调查还显示,率先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公司中,最为热切的是那些将人民币用于集团内部交易的跨国公司,人民币结算让他们可以看到交易的双方,并且清晰地看到可获得的好处。不过,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尚未全面考虑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潜在好处,61%的中国公司说,他们仍面临海外对手方对于使用人民币的强烈抵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