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平女士为您带来“单味药的妙用”(第二季)

 老儒子牛 2013-08-17

  山楂、薏米、百合、茯苓,不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熟知、常用的食材,更是中医药食同源理论所讲的药材,那么我们如何对症使用这些药食材,提高我们的健康生活质量,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呢?民生开讲再次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小平女士为您带来“单味药的妙用”(第二季),系列节目,敬请关注。

【开讲嘉宾】王小平,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绘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王小平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5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内经防治原则和方法。

【山楂】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山楂浑身是宝,果实、核、木、根、茎叶都有有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其主要作用是消积开胃、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收敛止痢等。

一般来说,鲜山楂用来食用,处方用山楂通常是指鲜品晒干或烘干者,炒山楂为净山楂片用文火炒至黄色入药者,焦山楂指用中火炒至外焦褐内焦黄者,山楂炭是用武火炒至外焦黑内焦褐者。

山楂最为人们熟知的作用就是消食开胃的作用,临床见到与饮食相关的病证,多是吃的太多引起的,特别是脾胃不好的人,尤其是小儿,往往容易因为进食过多,消化不了而引起腹胀腹痛、嗳气腐臭、腹泻、大便气味如臭鸡蛋等,这就是积食的表现。

焦山楂粉:焦山楂研末,每次10克,加适量红糖,饭后温水冲服,每日2次。用于肉食积滞。

焦三仙粥: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神曲、麦芽、山楂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粥。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山楂善消肉类、油腻食物引起的食滞;而神曲主要治疗米、面食物吃多了,可消谷食积滞;麦芽善消淀粉类积滞,如米面、薯芋类食积。三者各司其职,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化解各种情况引起的积食。

山楂枳术散:焦山楂、枳实、白术按2:1:2的比例共研细末,每次10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或与米粥混服。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中医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与血液运行不畅有关,前两者又是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控制血压与血脂可有效防治冠心病;女性的月经、产育等也是以血为基础,所以可以利用山楂的活血化瘀作用进行保健。

参果饮:山楂、丹参各10克,麦冬5克,水煎服。有软化血管作用。

山楂降压茶:山楂15克、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水煎代茶饮,久服可降低血压、血脂,保护心、肝。

楂菊决明饮:山楂片15克,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水煎代茶饮。适于高血压头晕目胀者饮用。

山楂荷叶饮:山楂15克,荷叶12克,水煎代茶饮,适于高血压兼高血脂患者饮用。

山楂桂皮煎:山楂10克,肉桂6克(散寒通经),水煎,加入红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妇女寒凝所致的月经延期及痛经。

山楂金花煎:山楂60克,鸡内金10克,红花10克,红糖30克,每日1剂,煎服。治闭经。

山楂益母膏:山楂、益母草各70克,水煎,加红糖收膏,分7天服完。适于产后瘀血、恶露不止患者。

山楂香附煎:山楂30克,香附15克。水煎分2次服。治产后腹痛。

山楂的行气化痰作用,不是化肺中痰饮,而是化皮下之痰。中医认为肥胖是人体气机失调或进食过多,致使饮食不化精微变生痰浊,聚集体内,停滞皮下所致。山楂的行气化痰作用主要表现在消脂减肥方面。

山楂茶:山楂500克,干荷叶200克,薏苡仁200克,甘草100克。将以上几味共研细末,分为10包,每日取一包沸水冲泡,代茶饮,茶淡为度。 

治急性胃肠炎:焦山楂30克、生姜3片、红糖15克一起放入水中煎煮,取汁。每天分二次口服。

治细菌性痢疾:焦三仙、石榴皮各30克,水煎后过滤取汁。每日分二次口服。

三红茶:枸杞子5克,红枣、山楂各10克,洗净,代茶饮,每天一次。三红茶是由三种颜色带红色的“山楂、杞子、红枣”组成的。山楂活血祛淤,红枣补益气血,枸杞子补肾益脾。三药合用可改善气色,消除老年斑。

近年研究发现,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具有抗癌的作用。亚硝胺、黄曲霉素均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或加重,而实验研究表明,山楂提取液不仅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还可抑制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所以,消化道癌症的高危人群应经常食用山楂,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患者,若出现消化不良时也可用山楂、大米一起煮粥食用,这样既可助消化,又可起到辅助抗癌的作用。

【温馨提示】

1.山楂只消不补(属祛邪药易伤正气),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或配伍补脾药使用。

2.山楂能“损齿”,食用后注意及时漱口,以防伤害牙齿。

3.不要用市售的山楂制品防病治病。

4.孕妇不宜吃山楂。孕妇早期妊娠反应,喜欢选择味道酸的水果,但不要选择山楂,因为山楂有破血散淤的作用,能刺激子宫收缩,可能诱发流产。

5. 山楂与海鲜不宜同食。海产品中均含有的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和蛋白质,而山楂中含有鞣酸,容易与海味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消化吸收的物质。这些物质刺激肠胃,便会引起人体不适,出现恶心和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

 6.山楂不能空腹或酒后吃。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酒也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增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出现胃胀、泛酸、隐痛等,还容易形成胃石。

7.少吃生山楂。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较多,与胃酸接触后形成鞣酸蛋白,很难溶于水,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即形成胃石。如果胃石长时间消化不掉就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因此,应尽量少吃生的山楂,尤其是胃肠功能弱的人更应该谨慎。

==========================================================================

【薏米】 

薏苡仁,又称薏米、苡米、苡仁、米仁等。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比较普遍、常见的食物或饮品原料。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药用薏米有生、炒两种。生薏苡仁性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等。炒薏苡仁是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略鼓起者,性偏平和,长于健脾止泻,常用于脾虚泄泻,食少、腹胀等。

久病、年老体虚或体内湿盛之人,经常出现晨起眼睑浮肿、午后肢体肿胀、小便不利等,用薏苡仁食疗效果好。1.薏米红豆水:薏苡仁、红小豆各30克。薏米、红豆提前浸泡,加水500ml,熬至红豆开花后关火。饮水吃豆。它可以消肿,又能轻身。尤宜于夏季饮用或热性体质者。

二仁消肿饭:薏苡仁100克,郁李仁20克。郁李仁去皮捣碎,先用水煎煮20分钟,滤取药汁;用其汁与薏苡仁共煮成饭。每日吃1次。用于水肿、喘急,伴大便秘结者尤为适用。薏苡仁用于利水消肿时,不宜加米,因大米粘滞,不利去水。

脾虚湿盛,可见久泄、身重、乏力等症,《本草纲目》记载,用单味薏苡仁与粳米等量煮粥食可以治疗上述诸症,为增加疗效可加入黄芪、茯苓等。 

薏米黄芪粥:炒薏苡仁30克、黄芪25克、大米100克。 将黄芪先加水煎煮20分钟,滤过去渣,将薏苡仁及大米入黄芪水熬至米烂。每日1次,正餐食用。

痹,指关节、肢体疼痛的病证,可伴有局部肿胀、酸重、活动受限等,是筋脉气血闭阻所致。湿邪最易阻滞气血,是导致痹证的主要因素。湿邪不去,痹证不易痊愈。薏苡仁能利水消肿、驱除湿邪,而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中医常重用薏苡仁治疗各种痹证,如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关节积液等。

薏米痛风粥:薏苡仁50g,牛膝10g, 木瓜10g, 粳米50g。将上药用冷水1000ml浸泡1小时 ,用文火慢煎1小时许,待牛膝、木瓜煮烂,再放米,俟米熟后分2 次服完,可加蜂蜜调节口感。连服30剂症状消失。适用于急性痛风所引起的关节疼痛。红肿明显者,可加入金银花12克。平时可多饮薏米水防止复发。

薏米防风饮:生、炒薏米各30克,防风10克,生姜3片。将薏米、防风、生姜共煎汁,饮用时弃渣留汁饮用。每日1剂,连用4-6日为一疗程。用于关节疼痛、伸屈不利属偏寒者。

痈,即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是湿热结聚局部,败血腐肉所致。肠痈,即阑尾炎;肺痈,即肺脓疡。

肠痈汤:生薏苡仁30g,牡丹皮9g,桃仁9g,冬瓜仁30g。加水煎服。薏苡仁与冬瓜子配用,能清热利湿,排脓;桃仁、牡丹皮配用,能活血化瘀。此为治疗肠痈的古方。用于肠痈腹痛,右下腹压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肺痈汤:上方加百合20克、芦根10克清肺养阴,可治肺痈。咳吐脓血、胸痛喘促等。若病人发烧、脉数需加入金银花、蒲公英各15g以清热解毒。

薏苡仁的抗癌防癌作用已得到临床验证,薏苡仁提取物制成的注射剂已广泛用于癌症术后及放疗、化疗患者,研究证明,薏苡仁可明显减轻放疗、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价格昂贵,给药途径不方便,食疗方便、经济、有效,无论常人、病人都容易接受。

薏苡仁煎:薏苡仁100克,捣碎。加水1500毫升,煎煮至 450毫升。分3次服食,每次150 毫升。

薏米莲枣羹:将炒薏苡仁50克,研成细粉;银耳20克、莲子20克、红枣5-6个,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煨熬1小时,加薏苡仁粉,续煮 15分钟,加入蜂蜜,调制成羹随意食用。本品有抗癌、强身、美容等多方面作用。

薏米是治疗面部扁平疣、痤疮、黄褐斑等皮肤病的首选药物。薏米酒:薏米60克,黄酒500毫升。薏米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酌量饮用。

薏米紫草汤:薏苡仁60克,紫草6克。加水煎汤。分2次服,连服2~4周。薏米祛湿消痰,紫草活血解毒。本方治疗扁平疣、寻常性赘疣有一定疗效。

薏米百合粥:薏苡仁30克、百合10克、水适量。薏仁、百合淘洗后温水浸泡20分钟,再加足量水用大火煮开,小火煮至薏米开花,汤稠即成。早晚空腹食用。可加适量蜂蜜调味。此药粥既有润泽养颜的美容效果,又可作扁平疣、痤疮、雀斑的辅助疗法。

【温馨提示】

1.妊娠期妇女禁用。薏米煎剂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孕妇慎用。

2.薏苡仁性凉,虚寒体质不适宜长期服用。若长期服用,用量宜小些,可加入温性药食保护阳气。

3.薏苡仁的质地比较硬,部分消化机能差的人服用后可能有胃部的不适,这就要注意烹制的方法,一是在煮制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夜;二是与大米混合煮饭煮粥;三是尽量将薏米粉碎,使之容易吸收;四只饮煎煮薏苡仁的浓汤,不服用米仁。

=============================================================================

【百合】 

中医所说的百合,不是指花朵,而是特指它的肉质鳞茎(球根),于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剥取鳞片,或鲜用,或用沸水烫过或略蒸过,晒干或烘干。因其“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凉),归肺经、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久咳或心神不安等病症。

百合鲜品含黏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阴虚所致的咳嗽,如百合固金汤。如气管炎、肺炎、咽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表现为久咳不愈、咽干咽痒、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者。

百花饮:鲜百合30~60克、款冬花10克、蜂蜜适量。将百合、冬花同置砂锅中煎煮20分钟,加入蜂蜜。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款冬花也有润肺化痰作用。两药合用可增加疗效。(本款出《济生方》百花膏。)

百合雪梨饮:将鲜百合20g,大雪梨1个去核留皮,切成小块,加水、冰糖适量,煮开,小火煨60分钟即可。可用于咳嗽初愈后的调理。

百合银耳童参汤:将干百合10g、太子参15g、银耳适量,三味浸泡1小时,加水适量共煮30分钟,再加冰糖即可。适用于老年体弱之咳嗽痰少、气短无力等症。

百合藕节饮:鲜百合、藕节各30克(干品10克),水煎,汤水冲入白芨粉10克服下,可治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咳血。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或精神刺激后(癔病)出现的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金匮要略》用百合为主药治疗,故称“百合病”。

百合知母汤:百合30克,知母15克,水煎服。本方出自《伤寒论》,现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癔病等。

百合枣仁汤:百合30g,炒酸枣仁15g,远志10g。水煎,睡前1-2小时服。治失眠多梦。     

百合绿豆粥:鲜百合、绿豆、粳米各50克,加水适量,一同煮成酥烂状,加入少量白糖调味,分早、晚两次服用。本品有清热除烦的功效。

百合甘麦大枣汤:百合30g、生地10g、小麦30g、甘草6g、大枣5枚,水煎服。本方为古方百合地黄汤与甘麦大枣汤相合而成。两方均是治疗精神病变的方剂,现多用于治疗抑郁症。

百合益智长生蛋:百合10g,莲子10g,银耳3g, 鹌鹑蛋3只,冰糖适量。用锅将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百合、莲子、银耳及适量冰糖,煮熟烂,再加入煮熟的去壳鹌鹑蛋,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可益智安神、补脑延年,可防治老年性痴呆。

百合洁白娇艳,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食百合,能美容养颜,尤其对干燥引起的多种肌肤问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补水,滋润肌肤,防止细纹。

百合美白面膜:清洁脸部皮肤,用热毛巾敷脸5分钟后,百合粉10克左右,加适量蜂蜜、牛奶、调和搅拌均匀涂于脸部,保持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使肌肤白嫩光滑。

百合薏米大枣粥:百合、薏米各30g,大枣3枚,米适量。可以煮粥,也可用豆浆机打浆食用。

百合含多种生物碱,对白细胞减少症有预防作用,能升高血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后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百合在体内还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防冶效果。临床上常用于白血病、肺癌、皮肤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的辅助治疗。尤其是手术、放疗后出现体虚乏力,低热口干、干咳咯血、心悸失眠、情绪不稳等,均有治疗作用。

百合粥:鲜百合60g或百合粉30g,同粳米120g煮粥,适量调入糖或蜂蜜,午后或晚餐服食。百合粥口感好、能保护脾胃,还可替代饮食,是不错的选择。可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选择配料,如乏力明显,可加入西洋参;低热可加知母;口干加麦冬、沙参等。

【温馨提示】

1.百合药性偏于寒凉,对于素来脾胃虚弱、肠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则不宜用,以免引起或加重腹泻。

2.百合主要用于阴虚之慢性咳嗽,而外感咳嗽(特别是风寒)则不可用,以免“闭门留寇”。

3.不宜直接使用生鲜百合。因为接触生的球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吞噬生的球茎可能会引起呕吐、拉肚子等症状。

4.过敏体质要慎用百合。

5.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百合。动物实验显示,长时间或大剂量食用百合会导致肺、肾的损坏及对白细胞、血小板有不良影响。

============================================================================

【茯苓】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云南所产的茯苓质量最佳,故又称松苓、云苓。自古以来,茯苓便是养生家服食的滋补食品,又是医家常用的药物。

茯苓可以的不同部位功效有所区别:茯苓皮,指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肿。赤茯苓,指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功能渗利湿热。白茯苓,指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习惯称茯苓,切成小方块,功能健脾渗湿。茯神,指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宁心安神。

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诸证(可见于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心衰、肾炎、前列腺炎、特发性水肿等),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生湿者,均可配合应用。

四苓散:茯苓(皮)、猪苓、泽泻、白术等量,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9g,一日 1~2 次。用于寒热象不明显的尿少、水肿。若有寒象,畏寒肢冷,可加等量的桂枝;若有热象,见烦渴、尿赤、尿痛者,茯苓换成赤茯苓,再加等量车前子;若有气虚,可加黄芪(一般使用茯苓量的两倍)。

妊娠水肿药膳:茯苓(皮)25克、黑豆50克、鲤鱼1尾。鲤鱼洗净,去腮、鳞后备用。鲤鱼、药材加清水放入锅中,煮至鱼肉熟透即可食用。改善妊娠水肿、产后小便不利或身体浮肿虚胖等症状。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症见大便稀薄或久不成形、泻下不消化物、消瘦、面黄、乏力等。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人参(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白茯苓粥:白茯苓、薏米、山药各15g,粳米适量,煮粥食。治脾虚泄泻,小儿消化不良性泄泻可加焦山楂6g。 

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也可将药物减量代茶饮。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

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桂圆肉(龙眼肉)、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神桂圆汤:茯神、桂圆肉、酸枣仁各15g,大枣5枚,将诸药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早晚服用。心悸、气短、乏力明显者,加人参、远志各6g以益心安神。

茯苓的健脾作用可提高人体正气,增强体质;其化痰祛湿作用可化解痰饮结聚而致的癌肿;现代研究也发现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癌作用。所以,临床常以辅助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者。

茯苓膏:茯苓500克,蜜1000克,将茯苓研成细末,加入蜜拌和均匀,用文火熬成膏状,装入瓷罐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渗湿、防癌。适用于老年性浮肿和癌症的预防。

茯苓薏米粥:茯苓粉、薏米粉各10克,大枣5枚,大米适量同煮成粥食用或打浆食用。可用于癌症手术、放化疗的康复治疗。

在许多宫廷及民间小吃中,有许多以茯苓为主料制成的食品,如茯苓饼、清宫八仙膏、龟苓膏、茯苓酸奶等均有保健作用。

茯苓饼:茯苓粉50克,山药粉50克,面粉400克,白糖适量,将3种粉与白糖混合均匀,发酵后蒸为馒头或做成面饼食用。       

茯苓芝麻粉:茯苓、芝麻(黑芝麻为佳)各等份。茯苓研成细末,过筛去杂质。芝麻炒熟,研细粉。将二者混匀,贮存瓷缸内。每天早晚各取20~30克,用白水(或糖水)冲服。有健脾益智,防老抗衰功效。常服有延迟衰老,防老年痴呆、记忆衰退等作用。 

茯苓奶:茯苓粉10克,用牛奶冲服。

白茯苓粉净肤面膜:白茯苓粉、白芷粉、杏仁粉适量,根据喜好加入蜂蜜、牛奶、蛋清或者橄榄油等调和成糊状。清洁皮肤后敷面,20分钟后洗净。具有美白、净肤、淡斑功效。

茯苓粉护发方:白茯苓研粉,每次6克温水冲服,每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可以改善脂溢性脱发等。

【温馨提示】

1.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3.煎时宜打碎成小块,便于有效成分煎出;食疗宜研细末,有利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