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面施用磷肥是浪費錢,而且後患無窮,大家注意了
網友在留言板上問了這個好問題,我把它搬來這裡與大家分享。
首先,感謝網友問了一個這麼好的問題。 磷在生物體內主要功能在於能量的貯存與轉移,學過生物的朋友對ADP與ATP應不陌生,這正是生物體內含磷的二種能量分子,生物的生命現象與新陳代謝都和ADP與ATP能量轉換有關。典型的與ADP與ATP有關之生理過程與途徑不外乎有1.膜的運輸作用。2.原生質流。3.光合作用。4.蛋白質合成。5.磷脂質合成。6.核酸合成。(黃,2004) 不用擔心,您只要記得磷對作物很重要,沒有磷,作物就死定了。 因此,常有農友喜歡下很多磷肥,您可想像久旱逢甘霖的歡喜嗎?作物常因人為管理不良而缺磷(事實上土壤內還有很多用不到的磷),下了磷肥就好像打了一支強心針,作物突然活了起來。 磷是作物的重要三要素之一,但其於土壤內流失與移動非常不容易發生,在慣行操作方法不當的土地中,剛施用的有效磷有可能很快就會成為被有機質或土壤內正價金屬固定化的非有效型態(在此,有效與固定化型態是指能否立即提供作物所需的程度)。 磷酸為3質子酸,其在土壤中主要型態為HPO4-2與H2PO4-。當pH>7.2,以HPO4-2 為主。當pH於7.2-2.5間以H2PO4-為主。在pH5時幾乎以H2PO4-為優勢。植物吸收H2PO4-的速率比HPO4-2為快,有時作物也會吸收小分子的有機磷如何酸或葉酸鈣鎂。土壤內的有效性磷與全磷量之直接相關性低或無,可說是完全取決於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型態,因此,土壤管理才是對磷的有效性掌握最直接的方法。 而土壤內還有其他的正價金屬離子會讓問題更形複雜,如pH低時鐵鋁活度大增,或pH>6時鈣鎂離子增加都會與前述的HPO4-2與H2PO4-發生固定化反應(就是所有原本可溶的東西經化學反應變成石頭。磷不甘寂寞,也不容易被移動或淋洗流失,會把其他正價金屬抓過來陪他共度白首,夠浪漫吧!),造成作物缺磷缺鐵缺鈣缺鎂,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甚至還有微量元素、還會衍生缺氮還缺水…等,總之,有太多可無限上綱的可能性,這不是僅止於理論,實際上我們在田間都遭遇過了。 您可以參考下文之內容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prev=76&next=23&l=f&fid=15 ,基本上那是一片土壤中甚麼都有但作物卻是甚麼都缺的非洲菊花圃,若不客土換土或即刻進行合理化施肥,農友只有繼續下重肥,繼續狂噴藥。這10年來有很多的微生物產品對這類狀況也有些改善效果,但花費代價高昂且這些產品都是有前提條件下才有效用,而這些前提農友不見得完全能掌握。 另外,您可參考這張圖中關於磷在不同pH的有效性。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78&prev=126&next=76&l=f&fid=15 作物生長不良,不吃肥不吃水,只有衰弱等死,或等病蟲害糟蹋。當然了,農友還會噴藥急救,但您絕對也可以想像噴了那些藥應該沒甚麼效果,大家才罵政府篩選推薦的農藥不夠用、植物保護手冊沒屁用,但很少人去檢討為甚麼非用那麼多的藥不可,其實我們早有具體可行的答案,且在國外已實行很久了,而台灣人卻不懂。 您可以參考下文之論述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76&prev=78&next=29&l=f&fid=15 所以,磷肥很重要,但使用時應先了解其有效性、土壤作物狀況與被固定的風險,及其後衍生的問題,然後聰明使用而不浪費。 最後還有三重點未提及。 一、 台灣不產磷肥,所有磷肥都是進口貨且有越來越貴的趨勢。濫用磷肥不符環保原則。 二、 磷礦通常伴隨有重金屬的不純物,濫用磷肥很容易把重金屬汙染帶入農田,其中可能包含汞砷鎳。 三、 某些極罕見的特定狀況下,磷肥自土壤表面施用倒是無妨(因太特殊化了在此不討論)。但絕大多數的狀況下,磷肥自土壤表面施用的成效很差。 總結上內容,濫用磷肥還會有作物生長不良、產量品質下滑、病蟲害嚴重、倚賴農藥…等問題(總之就是賠錢)。自土表灑磷肥從另一角度而言就是濫用磷肥。 最後來算一題數學作業。 以果樹而言,土壤中的有效磷酐達50ppm時,就能滿足作物1年內之大部分所需。那土壤內的有效磷酐達200ppm時浪費了多少錢?想一想,不要立即看答案。 1公頃的果園土壤上下表底土總重量概以4,000,000公斤估算之。 其閒置中並等待作怪卻用不到的磷酐 (200-50)mg/kg*4,000,000kg=600,000,000mg=600kg 每一包過磷酸鈣40kg(台肥商品,磷酐18%,每包230元),上述600kg磷酐量等同於1公頃果園中折算過磷酸鈣的金額為 (600kg/0.18)/40(kg/包)*230(元/包)=19,090元上述數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有一些事實不能被忽略。
個人常以為,務農門檻不高,有一塊小空地,甚至一個小陽台,就可開始種東種西,但是想種的有成就感、有信心、有產量、有品質,就不是很容易了。有時覺得念一個博士學位可能還不夠,偏偏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是讓一群準備最不夠的人來從事這最基本但卻最複雜的產業。 參考文獻
|
|
来自: 黑皮5832 > 《花花世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