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钱”晚会面面观重金“捧腕”不手软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8-19
图为亚洲青年运动会手球场馆内摆放的用于降温的冰块。

为了缓解高温天气对手球比赛带来的影响,同时体现节俭办赛原则,自10日以来,作为亚青会手球赛场的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每天都要安放200个冰块辅助降温。为了使场馆室温达到24℃标准,如果在场馆内新增空调则要耗资80万,但如果每天花1万元安放冰块则会省下60多万元经费。
红地毯

一些地方政府花公款“捧大腕儿”,与中央提倡“节俭办晚会”的精神背道而驰。
▼7月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青联活动篝火晚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大鱼塘村举办。活动秉承“节俭办晚会”的精神,以低成本、新创意营造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氛围。图为老挝青年代表在表演歌舞。

    恢宏大气的绚烂舞台,大腕云集的演出阵容……这样的场面在不少地方的晚会上都曾出现过。日前,中宣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立即引起网上一片叫好声。

    办晚会要烧多少钱?

    近年来,“烧钱办晚会”一直是各界的质疑焦点。日前,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严控政府主办财政出资的节庆活动,严禁使用财政资金邀请各类名人明星参与活动,严控在节庆活动期间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31日,广电总局就下发了《关于节俭安全办节目的通知》,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节俭安全办好节日广播电视节目”“不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不要一味追求舞美灯光炫目、服饰道具奢华”。

    然而,禁令落实并不尽如人意。此前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就算过一笔账:“一台晚会最低成本1000万元,一个春节,光‘上星’的晚会就有40多台!而这些钱可以资助十多万名贫困孩子。”

    羊毛出在谁身上?

    新规定指出,各地党委政府不得利用行政权力向下级事业单位、企业以及个人摊派所需经费办晚会。而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公款“捧大腕儿”的事件中,有的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有限,便要求当地企业、个人出资,这也正暗合了上述规定中提到的向下摊派情况。

    为了办晚会,各地“融资”招数花样百出,其中不少劳民伤财又贻笑大方。2008年,广西桂林市恭城县60万元请明星助兴“桃花节”,全县总人口28万,每人无偿“接济”明星两元钱。更可笑的是,临近开幕式,明星档期已确定,桃花还没有盛开,当地就给桃树穿上一层棉被,然后在地上烧火让桃树暖和起来,以确保在2月21日那一天怒放。此事引起广泛争议,当地群众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谁买单大家心里都清楚。

    贫困县“捧腕”不差钱?

    记者走访发现,在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晚会演出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更为成熟,对市场效益的诉求更为明确。相比之下,越是贫困地区,烧钱办晚会的现象越突出,并且往往打着吸引原生态旅游、招商引资的“幌子”,其运作模式多是政府操盘、财政买单。

    国家级贫困县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已经连续多年举办七夕文化旅游节文艺晚会。该县曾耗巨资举办演唱会,晚会现场“群星灿烂、气势恢宏”。有评论称,去年的第三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比前两届要“隆重10倍”。

    此前,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在当时财政收入仅有1.21亿元的情况下,举办了首届“姓氏文化节”,结果全年支出高达3个多亿。工程之一就是把县城通往周口市区的20公里省道打造成“迎宾大道”,工程浩大,以至于一位淮阳老人惊奇地说:“这几个月拉砖拉瓦的大货车,比我一辈子见的都多。”

    著名歌唱家关牧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艺演出应重在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很多形式上投入巨大、奢侈浪费的演出其实并不受群众欢迎。网友“海边下雨的云”说:现在追求大场面,高端效果,恰恰忽略了人,我们总想着面子,最后却失掉了面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