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互联网产业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图层层 2013-08-19
江苏互联网产业发展滞后原因探析(2008-04-28 11:20:18)
 
上午,在新浪上读到一则新闻《江浙资金四川寻求互联网投资》,报道了26日四川、重庆两地近300个人网站站长汇聚成都,与来自江浙一带的投资企业“相亲”,对接资本市场。几乎同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企业投融资战略论坛,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川渝两地,这段时间在本土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对接上,风生水起,资本市场对于西南地区的兴趣之浓烈,前所未有。

这让小吏想起正略钧策赵民老师的一篇文章,《江苏为什么没有互联网上市大公司?》。记得还是3月份的某天午后,小吏读完文章后,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为什么呢?为什么江苏在IT、互联网等产业主导的新经济领域,落后于浙江?江苏和浙江,一直被并称为江浙,江苏的经济总量,并不逊于浙江,可是,前些年,在民营经济的发展方面,滞后于浙江,这两年,在新经济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又一次被浙江甩到后面去了,为什么呢?耐人寻味。

作为一个江苏人,关注江苏经济尤其是新经济发展的江苏人,笔者很认同赵老师文章里的观点,江苏互联网产业发展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家群体创业倾向问题、有政府对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经济发展态度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汇聚在一起,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决策层面。江苏的区位优势、特点,一定程度了影响了江苏对于经济模式的取向。近千公里海岸线、长江横贯而过、陇海铁路连接东西,赋予了江苏临海优势、拥江优势、交通优势,港口、铁路、盐田滩涂等等工业发展要素资源,使得江苏更多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临江临海工业。因此,江苏在苏南经济发展取得决胜之势后,先后启动了沿江经济、沿海经济、东陇海线经济等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这些战略,主要核心还是制造业。当然,江苏在宁沪高速带,也重点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常州一带的动漫产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受重视的力度和投入的资源还是很小。这段时间,上海、广东高层都对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表示了极大关注,江苏高层在这方面的关注力度明显偏弱,当然这也和江苏目前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有一定关系。但是,决策层面的战略取向,很大程度了决定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态势,虽然互联网产业草根性很强,但是在政策、资金等层面,还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是发展环境层面。目前,由于政府对于互联网产业等虚拟经济在战略上重视不足,在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方面,也必然受制约。首先,在产业政策上,现代服务业虽然被江苏列为发展重点,经济转型取向,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太过庞杂,几乎所有的菜都放进了一个篮子,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造成了具体落实层面上难以有所侧重。其次,在资本层面上,互联网创业的草根属性,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往往先天奶水不足,而由于政府推动力度不大,政策方向不明晰,金融系统对于制造业的钟爱,造成了互联网企业发展资金方面,难以得到有效支持;同时,缺乏象四川、重庆两地这样的资本对接平台,使江苏互联网企业难以迅速做大。

三是创业取向层面。赵民老师在分析江苏为什么不出互联网上市企业的文章里,提到了企业家群体创业倾向问题,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很重要原因。江苏目前的工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氛围,以及互联网产业的风险性,使得江苏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很容易把实体经济作为方向,造成了虚拟经济整体发展氛围不浓厚。远东集团的蒋锡培先生投资MYSEE,算是一个特例,一个导向,可惜的是MYSEE网站却夭折了,这对于一些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投资互联网产业,多少会有一些心理影响。

关于江苏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大课题,笔者因为认识水平、理论素养限制,谈点粗浅认识,抛砖引玉,只是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关注江苏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此,也邀请关注江苏互联网发展的江苏朋友和其他地区的朋友,加入笔者新创建的江苏新经济博客圈,共同探讨江苏新经济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