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的家

 雨山禾子 2013-08-20

央视大型纪录片《远方的家》摄制组一行曾到了家乡洞头拍摄,海岸风光,民俗风情,海岛人们生活生产的方式,在镜头的记录下,历历在目。随着“国际性旅游休闲岛”宏伟战略目标的实施,海岛滨海城市正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也曾用拙劣的笔触写过几篇对家乡印象的文章,但与心中那份对家乡故土的牵念情愫相比,无足挂齿。

今天是双休日,回家与父母一起吃顿饭。得知弟弟要和姑父在午后出海收螺笼作业,嚷嚷着也要一起出海。记忆中出海的经历已经很遥远了,是那年随姑姑到青山岛捡海螺?还是与同学摇着小船到花岗岛玩?那些年静谧的海湾已被如今热火朝天的七七省道建设所淹没,半岛连线上滚滚的车流打破了小山村往昔的宁静。

    姑父的捕螺作业技能是从灵昆岛的一个渔民那学会的,从准备工具到下水作业,花了不少时间。看似粗活中潜藏着许多细微的劳作,那一个个小巧的笼屉,网口的收纳,缆绳间排列的距离,无不彰显出渔民的劳动智慧。在近海处每天勤于下海劳作,也会有不少的收获,船未靠岸,收购商贩就来电要海螺。

我们沿着浮标收获了三行近两百个螺笼,也放了三行螺笼,小船在海面上来回兜了几圈,海水由浑浊渐渐趋于蓝绿色,平潮了。阳光猛烈地照在身上,皮肤有些灼痛。收放螺笼只有姑父一个人操作,他让我们不要乱动,否则小船失去平衡,会将码放好的螺笼倾倒弄乱,无法投放。于是我也就不敢轻举妄动,撑着伞看着海面上飞跃的小鱼和小虾,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偶尔伸手到船沿,拨弄一下海水,却是很凉爽。这要是在岸边,泡个海水澡,该是多么惬意啊!

   太阳西斜了,我们也收好了螺笼。姑父问是否要到海中孤屿“户槽屿儿“去看看,我说“好啊好啊”,要知道,从小我就想到海中孤屿去,并且神往海那边的大门岛。据说那里有好多海货,但我对这个不敢兴趣,我所想要知道的是,在海中孤屿回看家乡的岛屿,会是怎样的一个视角。况且现在平潮时分,海水已经漫过了大部分孤屿岛礁。于是过了一会儿,小船靠近孤屿,我们上了岸,我赶紧拿出相机按下快门。岩礁上到处是鸟粪,这里可是海鸟休憩的天然驿站。

过了一会儿,姑父将小船靠拢,示意我们回程。弟弟却念念不忘随潮水爬上岩石的水晶螺。沿海渔民有许多忌讳的,在远离海岸,若要回去是不能说“走了”或直呼对方姓名的。紫菜育播的季节也快到了,海面上已经有人在排列浮筒,插杆。沐浴着夕阳的余光,我们与还在劳作的人们打个招呼,驾着小船回航,然后坐上停在桥头的摩托车回家去。

晚上就住在姑父家,累了一天,洗了澡,赶紧想睡觉,却怎么都睡不好,房间热得像蒸笼。姑父的新房坐西朝东,房前屋后受到一天日晒,室内温度极高,电风扇无法驱逐热气,于是带儿子到顶楼去纳凉,就着姑姑的一个大竹匾,天当被,地当床,看着满天的星斗,在深夜的凉意中渐渐入睡。凌晨时分被冷醒,月亮已经下山,远山黑黝黝地,村子里传来了几声犬吠,远处的深水港和施工大桥,灯火通明。一天里,再次体验了“夕照、渔火、月色、冷星、犬吠、鸡鸣”的乡野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