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人生--- 菜根谭

 李灏 2013-08-21
 
 菜根谭:富贵浮云
不亲富贵,不溺酒食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一个能把荣华富贵看成是浮云敝履气度的人,根本就不必住到深山幽谷去修养心性;一个对山水风景丝毫没有癖好的人,如果能经常喝酒吟诗也自有一番乐趣。
    能有“黄金若粪土,富贵如浮云”气概的人,不是英雄就是圣人,一般庸俗之辈很难有这种超凡胸襟,所以孔子才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朱子也说:“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不无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菜根谭:身心安顿
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当一个人从名利声中退出来以后,再冷眼旁观那些热衷于免利的人,才发现在名利场中的奔波劳碌生活毫无意义;当一个人在忙碌不堪的工作环境中抽身回到闲世的生活环境中,这时才会发现安逸悠闲生活中的滋味最悠长。
    真正做到“从冷视热,从冗入闲”的旷达之士,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以陶渊明为典型代表,他的《归园田居》最能说明这种心境:“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攀宠里,复得返自然。”
 
 
菜根谭:当下放下
得好休时更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体云,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人不论作什么事,到达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假如犹疑不决想找个好时机,那就像男女结婚虽然完成了终身大事,以后家务和儿女夫妻之间的问题还很多。人们别以为和尚道士好当,其实他们的七情六欲也未必全除。古人说得好:“现在能罢休就赶紧罢休,如果说找个好机会罢休,恐怕就永远没罢休的机会。”这真是一句极高明的见解。
    人在名利头上往往很难作到急流勇退,能像陶渊明那样不恋栈功名而毅然回归田园的人实在难得,例如他在《归去来辞》中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菜根谭:色即是空 
极端空寂,过犹不及
  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
    一盏微弱的孤灯失去了光焰,一件破旧的大衣丧失了温暖,人生在这步田地也未免太煞风景;人的肉身像是干枯的树木,而心灵也犹如火种熄灭的死灰,这种人等于是一具僵尸必然会陷入冥顽空虚中。
    佛家是以排除我执和断绝欲使人归于空虚为宗旨,至于二乘声闻的学者却认为人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结合而成。心是在身体中,因此身心是相辅而成,所以实体一空身心也就都空了。于是他们修到“无我观”的境地开启了空寂悟性,他们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就算满足了,其实这正是落入顽空境界。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空并非是指任何东西都没有的顽空。例如二乘声闻学者们那种死灰枯木般毫无生气的现象,虽然断绝了我执和物欲,实际上只是不自我作恶罢了,如果不进一步济世渡人就毫无善果可言,如此活着也就等于死亡一无可取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