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计人员的心理压力及优化

 盲人指路161 2013-08-21

会计人员的心理压力及优化

2010-4-29 10:32:39来源:论文库作者:


  (二)内部会计环境的优化

  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优美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会计工作环境包括会计自然环境和会计人文环境。会计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业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会计人员的办公室空气清新、宽敞明净、和谐安静、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会计工作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每个会计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缩短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信任感。会计人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团结合作,形成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会计人文环境。

  2.培育健康的组织内部会计文化。

  社会心理学发现,两个以上的人如果相处到一定时间,由于不断互动磨合,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所有相关人员均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会计人员的集合也遵循同样的规律,由此形成所谓的企业会计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拿起会计文化管理这个重要工具,积极采取行动,主动地培育和塑造健康的会计文化,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健康的会计环境。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一劳永逸。即使已经开展了有成效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但企业会计文化一旦生成之后会相对稳定,可能会不适应新环境与形势的变化。在新的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中,根据过去情况所塑造的会计文化规则常常会限制会计人员潜力的发挥,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不断反思和评估会计文化,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更新企业会计文化,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软环境,使会计文化在企业发展、核心能力营造中始终发挥积极的作用。

  3.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如果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和制裁机制,当会计人员受到不良动机的驱使时,就可能不能自我约束,形成健康的心理,会计行为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应建立科学的会计系统内部分工协作制度以及健全的审批手续、会计核算程序和民主理财制度。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尤其要加强外部的会计监督,避免内部会计监督独立性不足的缺点。良好的会计激励机制可以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会计人员自身的优化

  1.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优化。

  就会计人员而言,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会计业务素质、综合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会计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力,以致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在近年来屡见不鲜。因此,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会计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会计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政治素质的优化。会计人员应该以正确的政治思想作指导,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会计信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如实反映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经济业务,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会计人员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职业道义感和荣誉感。(2)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的优化。会计人员必须系统学习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以及经济学、管理、统计、计算机、法律等相关和相邻学科知识。同时,知识还须转换为现实的技能,会计人员要能够进行实践操作,为管理当局提供最优方案。(3)心理素质的优化。会计人员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意志心理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意志心理素质可让会计人员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良好的意志心理素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自控性等。会计人员能力心理素质是指会计人员要具有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基本能力以及可以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计算能力、到达能力、分析能力等。(4)人际关系素质的优化。会计服务接触的人流量大,会计人员处于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为了更好地工作,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调节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保证心理健康。

  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质量。会计人员经常受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刺激,道德良心和法律两难选择的困惑,再加上工作内容单调无味,如果精神压力长期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容易形成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积存,最后导致心理失衡,人格分裂,形成心理疾病。会计是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的职业,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焦虑、抑郁、恐惧和疑虑等。因此,要优化会计人员的心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会计人员应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加强锻炼,挖掘潜能,自我调控,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保持自我个性,避免挫折,经常疏导积压的压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