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 pcDuino的Ubuntu 介绍

 xiaofenglib 2013-08-21
pcDuino的Ubuntu文件结构

Ubuntu使用的文件系统结构遵守Linux的标准结构和命名原则。 这样能保证用户和软件能正确地预测文件和目录的位置。 根目录很简单的用 '/.' 来表示。 在根目录层次, Ubuntu系统包括以下目录:

   
目录
   
   
内容
   
  
bin
  
  
必要的命令
  
  
boot
  
  
静态 boot loader 文件
  
  
dev
  
  
设备文件,驱动
  
  
etc
  
  
主机专有的系统配置
  
  
home
  
  
用户的home目录
  
  
lib
  
  
必要的共享目录和内核模块
  
  
media
  
  
对可移除盘包括装载的链接点
  
  
mnt
  
  
临时装载文件系统的装载点
  
  
proc
  
  
放系统信息的虚拟目录
  
  
root
  
  
超级用户root的根目录
  
  
sbin
  
  
必要的系统可执行文件
  
  
sys
  
  
放系统信息的虚拟目录
  
  
tmp
  
  
临时文件
  
  
usr
  
  
第二个目录结构
  
  
var
  
  
计算型数据
  
  
srv
  
  
系统提供的服务需要用到的数据
  
  
opt
  
  
添加应用软件包
  


下面是一些对目录和分区列表需重点考虑的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系统配置和使用模式下,对硬盘容量的要求是相差很大的。这里所推荐的是通用指引,为分区的建设提供一起点。

  • 根分区 / 必须总是物理地包含 / etc,/ bin,/ sbin,/ lib 和/ de,否则,系统将不能够启动。通常需要150-250MB的根分区。
  • / usr:包含所有的用户程序(/ usr / bin),库(/ usr/ lib),文档(/ usr/ share / doc)等,这是一般的文件系统,塔占用最多的空。你应该提供至少500MB的磁盘空间。这一数字随您计划安装的软件包的数量和类型将会快速增加。一个标准的Ubuntu桌面最少需要1.5GB。宽松的工作站或服务器安装应该需要4-6GB。
  • / VAR:可变数据,如新闻文章,电子邮件,网站,数据库,软件包系统的缓存等等,将被放置在这个目录下。这个目录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系统的使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取决于包的管理工具。如果你打算做一个完整的安装一切只是Ubuntu有提供2或3 GB的空间给/ var应该是足够的。如果你要安装(也就是说,安装服务和工具,其次是文本处理工具,然后是X,...),放300-500 MB就行。如果硬盘空间受到限,你不打算做主要的系统升级,你可以得到30或40 MB。
  • / tmp目录:由程序创建的临时数据将最有可能在这个目录中去。 40-100MB通常足够了。一些应用程序 ,包括归档处理程序,CD/ DVD制作工具和多媒体软件可能会使用/ tmp临时存储图像文件。如果您打算使用此类应用程序,你应该调整空间/ tmp。
  • / home:每个用户将放置他的个人数据到这个目录的子目录。其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会使用系统和有什么文件放在他们的目录。根据规划的用途,你应该为每个用户准备100MB空间,但这个数字应该根您的需求来定。如果你打算在你的home目录中放大量的多媒体文件(图片,MP3,电影),你应该预留足够的空间。





Ubuntu 命令:

如何切换到命令行模式:
  • 按 CTRL+ALT+F1 到 CTRL+ALT+F6切换到命令模式。
  • 按 CTRL+ALT+F7 切换回Ubuntu 图形界面。

停止或者重新开始Ubuntu 图形界面:

停止图形界面(GUI)

  1. $ sudo stop lightdm
复制代码
开启图形界面(GUI)
  1. $ sudo start lightdm
复制代码
重启图形界面(GUI)
  1. $ sudo restart 1lightdm
复制代码
  
当 lightdm GUI启动的时候, 它将使用的配置文件是: /etc/X11/xorg.conf

如何设置程序在桌面启动后自动执行

新建一个文件: /home/ubuntu/.config/autostart/YOURAPP-autostart.desktop , 内容如下:
  1. [Desktop Entry]
  2. Type=Application
  3. Name=app name
  4. Exec=YOUR_APP
  5. OnlyShowIn=LXDE
复制代码
变更目录:

改变目录的命令是 $cd。
你可以用 '$cd /'来退文件系统的顶。任何以 ‘/’ 开始的目录的改变都和文件系统的顶级目录有关系。键入 ‘cd folder/subfolder’,将相对于你现在系统中的文件(目录)改变当前目录。 因此,例如,如果你在你的home目录中输入‘$cd Arduino' ,你会去到 'home/arduino'。 但如果你已经代替输入 ’cd /arduino'的,Linux会试图把你切换顶层的文件系统下的 arduino(类似于C:\ arduino的窗口),在大多数系统上这是不存在的。


在目录中显示出所有文件:

要做到这一点,输入‘$ ls'。
此功能是在目录中“显示”所有文件。添加 '-a' 到命令( $ls- a)也将显示任何隐藏的目录下的文件。添加 '-l'('$ ls -l')会显示文件的权限、类型、所有者和创建/编辑日期。


更改用户

在Ubuntu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su'切换到root用户模式。由于很多命令需要root权限,我们在命令的开头可以添加“su”。

root在Linux上是超级用户(管理员)。 sudo是命令,它允许其他用户以管理者身份发出的命令。 sudo就相当于“管理者执行”。使用sudo普通用户就可以执行一般不允许的操作。这个词就只是一个super-do 和pseudo的缩写。使用sudo需慎用!Sudo会对您的系统做很多破坏,最典型的就是,您的正常帐户不允许执行特定的动作。'sudo rm -rf *' 将完全删除文件系统中的一切,摧毁系统。

安装软件包

apt-get是Debian / Ubuntu Linux的包或者软件管理。安装就是让apt-get演示和让包的名称跟着安装的关键字或行动。可以同时将多个软件包进行安装。


如何卸载/删除/删除软件包

要卸载软件包,我们可以使用‘dpkg –list’列出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一旦发现安装的软件包,我们可以使用‘sudo apt-get --purge remove”命令删除某个特定的软件包。例如:
  1. $sudo apt-get --purge remove lighttpd
复制代码
压缩和解压安装软件包

Tar是在Linux压缩文件中非常流行的文件格式。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使用很少的CPU资源压缩文件。它是唯一一个只打包的实用程序,它不负责压缩。压缩由gzip和bzip2完成。现在让我们使用文件格式*.tar, *.tar.gz, and *.tar.bz2 作为例子:

如果我们要在 / var / tmp下压缩和打包目录到当前目录,
$ tar -cvf   test.tar   test  
上面的命令仅包含目录和文件,并没有做压缩。
$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上面的命令包含了目录和文件,然后使用gzip进行了压缩。
$ tar -jcvf  test.tar.bz2   test

上面的命令包含了目录和文件,然后使用bzip2进行了压缩。

下面的命令是对生成文件的大小做对比:

$ ll         test.tar*                            
-rw-r--r-- 1 Lee mock 10240 01-18 17:05 test.tar
-rw-r--r-- 1 Lee mock   357 01-18 17:06 test.tar.bz2
-rw-r--r-- 1 Lee mock   327 01-18 17:05 test.tar.gz

如何解压文件:
$ tar -xvf   test.tar
$ tar -xvf   test.tar.gz
$ tar -jxvf  test.tar.bz2

值得推荐的文本编辑器

nano是一个方便的文本编辑器,使用起来比 vi 更加得心应手。要安装它,
“$sudo apt-get install nano”.

如何检查内核版本

下面的命令就是用来找出内核版本:
ubuntu@ubuntu:~$ cat /proc/version

检查CPU/速度

您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显示所有CPU的信息:
ubuntu@ubuntu:~$ cat /proc/cpuinfo

如何检查存储空间
要检查剩余空间及类型:
$df -h




使用USB WiFi适配器:

pcDuino上推荐使用的USB WiFi适配器的型号是RT5370。

当插入USB WiFi适配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指令检查硬件有没有正常工作:

$lsusb

如果运行好了我们会看到下面的界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