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感冒的中医认识和处理

 fugc 2013-08-22

关于感冒的中医认识和处理 2012-03-02

 

类别:宝宝成长日记

标签:中医感冒对策

 

    关于孩子感冒,主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外寒;第二阶段是内热外寒;第三个阶段是纯内热;第四个阶段是快好的时候又回到外寒。罗教授建议在感冒的第一个阶段由家长来做些工作,把其消灭在萌芽,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的感冒。人体内部和外界之间是有一个平衡的,感冒治病因子随时存在,但是人体的阳气足,经络畅通,这样体内抵抗感冒病毒的“士兵”就能迅速到达“外敌”侵入的地点,控制住病毒。但是当外寒入侵的时候,人体的经络不畅通,“士兵”运动速度很慢,很难迅速反应,所以病毒就开始侵入体内,造成感冒的症状发生。一般外寒阶段在夏季是一天的时间,有时候可能就是几个小时,主要的症状是流清鼻涕,类似鸡蛋清状的鼻涕,身上觉得冷,会打喷嚏,起鸡皮疙瘩等,如果家长发现了这个阶段,可以用紫苏叶熬成水,给孩子喝,这样可以把寒气逼出去,令经络畅通,身体的防御机能就可以发挥作用。喝水前最好吃热粥,这样胃气提升,可以保证药效持久连绵不断。其他的方法也可以,比如葱白水、姜糖水等。只要把寒气逼出去,感冒就不会爆发。

 

    如果错过第一个时期的最佳“战机”,那感冒就进入比较长的内热外寒阶段了,这个阶段清鼻涕和黄鼻涕都会有,孩子容易伴随而来的是咳嗽,鼻塞,嗓子疼等症状。内热是因为病毒已经进入人体内部,内部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反应出来的就是热;而在体表外寒依然存在。这个时期可以去买一些中成药,感冒颗粒之类的,都是治疗内热外寒的药。

 

   一旦病情没有控制住,那就进入比较麻烦的阶段,完全的内热阶段。这个时候嗓子发炎,伴随高热,最好去医院化验血象,如果血象高,就要配合吃抗生素,或者输液了,如果血象不高,可能是病毒性感冒,抗生素也没有效果的,只有控制好体温,等待自己抵抗过去。在这里我想起来我的经验也是很类似的,只要孩子发烧过38.5°,我就会带着孩子去医院验血,血象高的时候就让大夫给开4天的抗生素,如果烧的非常高了,持续1个小时左右用物理方法和饮水方法无法退烧的时候,我才给吃些退烧药,将体温控制好,不能长时间的持续高烧,但是如果不超过38.5°,就只采取物理降温,我感觉多喝水很管用。另外,玉米班的妈妈们比较流行太极按摩,我没有给处理过发烧,但是最近咳嗽感冒我给按了两天,见好了。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学习按摩的方法,可以不用吃药,就能退烧、止咳、治疗感冒,但是我的体验就是家长一定要坚持住,有的妈妈能给按摩一夜的,真是精神可嘉啊!7岁前的孩子经络穴位都很畅通,按摩效果明显,不过按摩多是病情的前期效果明显,到达这个时期的时候可能效果就不明显了。给中日做个广告啊,那里一般看病就是看血象,抗生素也只给开4天量,不会上来就让孩子去输液的,比起某些儿童医院之类的地方要负责人很多。这个阶段罗教授也建议我们家长不要自己处理了,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医院了,中医西医都可以的,让医生来处理最难的阶段,避免一些比较严重后果的出现。

 

    当感冒快痊愈的时候,感冒病毒被逼退到体表,又回复到外寒阶段,会流白鼻涕。这个阶段孩子会偶尔咳嗽,但是持续时间比较长。家长如果单纯止咳,吃止咳的药,而不是治疗感冒,那可能造成咳嗽时间更加长,因为一些止咳的药,可能是寒性的,会让咳嗽持续不断。这个时候应该还是吃一些去寒的药物,将寒气彻底去除,咳嗽自然就好了。

 

    罗教授专门说了下咳嗽,说孩子的咳嗽主要原因就是感冒,跟大人复杂的起因是不一样的,所以治好了感冒,咳嗽也就好了。我家也是一感冒就咳嗽,经常咳的很久,我和皮爸曾经为这个很揪心,因为我们都认为咳嗽很难治疗,弄不好就进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了。我本人小时候就是气管炎,一咳就一个月两个月,非常痛苦,我那时候记得有人给出的偏方就是用姜、红糖、核桃一起熬水喝,好像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我这个人最怕姜味儿,所以每次喝都非常痛苦。我一般咳的时候吃什么止咳的药都不管用的,现在想来这个是驱寒的作用,还真是很有道理呢,呵呵。另外,大家注意,罗教授提到的一种止咳药更不要轻易的给孩子吃,就是川贝枇杷糖浆,是极寒的药,对孩子的咳嗽基本上是没有作用,越吃越咳的。

 

    罗教授讲的关于感冒咳嗽的内容,我和皮爸都觉得是受益匪浅啊,非常的实用,我想孩子再出现状况,我们肯定心中有数,不会慌乱不知所措了。后面罗教授谈了他关于国学方面的见地,认为家长应该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房产等等,而是做人的道理,最好能给孩子一个宗教方面的信仰,让孩子有强大的内心力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人生态度。他还提到《弟子规》,认为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修学。一个喜欢做善事的人,心胸是豁达的,是快乐,快乐的人才能少病,才能长寿。真是感谢上天对我的恩赐,让我在这个时候听到罗教授的这个课,对我来说是从心底里受用啊!也坚定了我多修身心,多做善事的信心!

 

罗大达伦中医育儿讲座笔记文摘 

 

罗大伦老师把感冒分为四个阶段:外寒阶段;内热外寒阶段;内热阶段;重回外寒阶段。但是他的这个划分就已经打动了我,以前看的书听得讲座都是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告诉大家风寒和风热感冒的特征,但是真的很难区分,孩子经常同时具有风寒和风热的症状,罗大伦老师这个划分说到了我的心里去了。

 

下面简单叙述下各个阶段。

 

一:外寒阶段

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处理及时孩子病程很短,孩子很快可以痊愈,不会进入第二个病程,家长平时一定注意观察孩子,出现第一阶段特征后赶紧处理。

体征:

流清鼻涕:清鼻涕代表寒在体表。

水样鼻涕:寒气刚入。

打喷嚏

浑身发冷   

头和脖子疼:外邪深入体表。

治疗办法:

一切可以使身体增温的办法。

注意:以下方法不宜在空腹状态下使用,因为空腹状态下胃气不足

1.        紫苏叶:紫苏叶具有发汗,暖体的功效。

       用紫苏叶泡水喝,开锅后再煮2-3分钟,时间不宜过长。

如果不适应紫苏叶的味道可以用紫苏水泡脚,泡澡或者洗头,头胃阳之本,所以用紫苏叶洗头效果更明显。

抑或用紫苏叶的蒸汽熏鼻子。

2.        姜汤+葱白 煮水喝,时间不宜长,3-5分钟即可,喝热水既可,忌喝烫水(会损伤食道)

3.        热粥

4.        酸辣汤

5.        羊肉汤+胡椒粉

6.        电吹风吹头至肺腧位置,亦或在肺腧位置放置热水袋。

本阶段的咳嗽治疗: 紫苏、桔皮、葱、姜。

 

二: 外寒内热阶段

本阶段病程最长,因为外邪入侵人体会和外邪战斗于是造成热像。

体征:

依旧是清鼻涕有时是黄鼻涕。

白天阳气旺时通常是白鼻涕,晚上阳气弱时通常为黄鼻涕。

痰通常为黄色,出现清鼻涕黄痰,

嗓子痒,嗓子疼痛,

舌头边尖红,

脉搏跳动加快,

体温增高,通常体温增高1度脉搏跳动多10次。

治疗办法:

 

双管齐下,寒热并调。

可以购买成品药,成品药中要同时具有散外寒和清理热的药物。

散外寒的中药有:麻黄,苏叶,防风,柴胡,荆芥

清理热的中药有:生石膏,连翘,金银花,黄芩,鱼腥草,板蓝根

金银花+连翘+黄芩即为双黄连

生石膏具有很好的退烧效果,生石膏(15g+大米熬粥退烧效果特别好。

连翘,双黄具有解毒的功效,连翘+双黄+黄芩解毒,散结。

推荐的成药: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小儿感冒清热颗粒,急支糖浆

本阶段的咳嗽治疗:止咳橘黄颗粒(有次豆豆发烧医院给开过这个药,个人觉得效果还是挺好的,大人孩子都可以吃)

杏仁,枇杷。

 

三:里热阶段

体征:

嗓子疼、肿

高烧

咳嗽

黄痰

黄鼻涕

甚至绿痰绿鼻涕

本阶段不可自行处理建议就医。

化验血常规,白细胞高意味着细菌感染,要使用抗生素。注意:抗生素要连续使用够5天。

使用风热感冒的药物。

另外38.5度以下的发烧不需要退烧,低烧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四:重回外寒阶段

体征:

白鼻涕 和第一阶段不同的是不会再有发冷的感觉

鼻塞

嗓音重

咳嗽,白痰

和第一阶段一样用温热的方法驱外邪。

 

本阶段咳嗽治疗:本阶段咳嗽时间长,用散外寒药物

苏叶,桔皮 (温性止咳药物)切忌不要用川贝、梨,这两种适用于秋冬无津情况。

 

寒湿感冒

体征:

具有上述感冒发烧的症状+上吐下泻

治疗办法:

藿香正气水(丸):具有头疼、呕吐症状用藿香正气水

                             腹泻+感冒症状用藿香正气丸

                             如果两种症状都有: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丸各一半

 

湿热感冒

 

因现代空调使用较多目前湿热感冒很少见

体征:胸闷、胸胀、头晕、舌苔满,湿气重、尿黄、尿短赤甚至红,恶心。

治疗方法:三仁汤:杏仁,蔻仁,薏仁,半夏,竹叶,通草,以前配方中还有滑石粉,现代医学证明滑石粉含致癌成分可以去掉滑石粉不影响疗效。

 

积食

积食特征:舌苔中间厚,口气重。

治疗方法:焦三仙,鸡内金

罗大伦老师只简单说了下积食我加上我点我的体会。

平时给宝宝捏积保健,如果孩子真正发病了不要再捏积,因为会很疼,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以后会抗拒捏积。

已经积食了可以用苏永泉苏老的太极按摩,这个我实践多次,效果非常的好。

另外:上述为本人听课笔记难免有误,希望大家指正哈,想了解更多可以参考罗大伦博士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