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评?

 昵称535749 2013-08-22
2013-08-20 09:51 | 作者: 张东亚来源:《中国企业家》 

今年上海书展的论坛主题是“书评时代”,请了国内外众多作家和书评人对谈:英国作家杰夫·戴尔;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纽约时报》、《纽约书评》评论人、作家伊恩·布鲁玛;乐评人、专栏作家诺曼?莱布雷希特;《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编辑托比?利希蒂希等。中国则有阿城、贾平凹、韩少功、苏童等。

奇怪的是,国外的作家差不多都能讲出几个和书评人之间“交锋”的惊险故事,他们习惯了这种辛辣的批评。更有如莱布雷希特这样潇洒的作者,干脆把一句最恶意的书评“这是我看过的最恶心的书”放在他一本书的平装版的封底上,结果是?大卖25万册,至今畅销不止。

但是中国作家和书评人之间似乎大多和和气气,没有太多纠葛。和伊恩·布鲁玛、诺曼?莱布雷希特这样的英美大牌批评家相比,中国似乎还没有职业的“书评人”,而经常给报刊杂志写写书评的止庵、小宝也拒绝称自己是“书评人”。阿城更是拒绝在论坛上发言,他说“我是写作的,对评论不能说太多的话。当然我非常尊重书评,但我不能既做裁判,又做球员。”中国所谓的“书评时代”真的来了吗?中国作家大多摇头,而广大的书评人都不在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评?或许听听国外作家讲的和书评人的故事,我们会有所感悟:

保罗·乔尔达诺:一份好的书评包括四方面内容

保罗·乔尔达诺:意大利当今最炙手可热的作家,1982年生,粒子物理学博士,出版了《质数的孤独》(2008)、《人体》(2012)

在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发表之后,也就是6、7年前,当时我很想知道每个人对我作品的看法。还记得那时候我在大学上班,我的上司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当时意识到他在网上找到了有关于我这本书的评论。而事实上他读到了一个不认识人写的书评,他的评论非常长,从我的书开始写起,之后的内容越来越暴力,最后说如果在街上看到我,会踢我,会打我,甚至会打死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到现在仍然对此印象深刻。

这时候我开始害怕,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博主用实名发表的博客,之后自己出了一本书,后来成为了一个有名的作家。在书展演讲当中我刚好是主持人,要把他介绍给台下的观众,我觉得对我来说那不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当然了我对他还是比较友善的。那时候我意识到互联网确实是自由、民主的一个平台,但互联网本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书评和影评。

有很多人躲在背后,然后他们突然冲出来攻击你,接着又躲了起来。我不知道他们深层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很难去了解他们的深层动机。所以之后我不让自己再上网去看评论,因为你总会看到有些人会把它作为一种比较暴力的工具来攻击你,总是有人会越过这个界限,会让我非常不舒服。

我觉得通过什么样的媒体并不重要,但从好的书评中,我会获得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就是一个大概的概念,这个书到底讲了什么,这个故事、情节、人物是怎么样的。

第二,至少我会关心这个写作风格是怎么样的,以及这个作者怎么来表达,或者怎么来描述这个故事。

第三,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我希望从书评当中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理解。是超出了我自己对于作品简单理解的层面。我一直读书评,然后希望从中获得一点引导。可以说是最深层次的,可以获得的,或者说这个书评当中解读的意义。

第四,评论者在这方面做得比其他人都要好的情况是,把书放到整个历史的背景之下,放到文学史当中来看待,评价这本书。如果可以从书评当中看到这四个方面,那就是好的书评。

在我的感受看来,你如果读网上的一些评论,会发现你看到的只不过是好,还是坏,要买,还是不要买,应该评1星还是5星,但对我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你在出了一本书之后,你就成了众矢之的,可以这么说,你比其他的人看得深入,因为你更在乎这本书,因为你知道这本书花了多少心血。

杰夫·戴尔:书评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活动

杰夫·戴尔,英国当代最优秀作家之一,已出版四部小说,11部非虚构作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于今年7月引进出版了其四部代表作:《如此美丽:关于爵士乐》(毛姆文学奖获奖作品)、《懒人瑜伽》、《一怒之下》、《搜寻》。新作《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近日由上海普睿文化推出。

T.S.艾略特曾经说过,文学批评是受过教育的思想者的特有活动。可能现在这话需要改一改:把“特有的”改成“本能的”,而“受过教育的”修饰词可以删了。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甚至思想者都可以换掉,改成只要有兴趣就可以。

书评是非常自然、本能的一种活动,就好象在酒吧里喝啤酒,在饭店里吃饭一样自然,一旦吃完、喝完,或者说喝到一半就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认可,还是不喜欢。就好象你在喝啤酒的时候喝了一大口,擦掉嘴唇上泡沫时候发出的感叹,或者是发出“嗝”的声音,之后会把想法转换成文字,不管是好吃,还是恶心。

讲到啤酒的话会有更多的形容词,比如苦的,麦香味,很甜,不够甜等等。为什么这个啤酒苦了,可能这类的啤酒就是这样的味道,等等。我觉得把这种非常个人的反应转换成一种普遍的观点,或者是判断,这个过程很难察觉到,只不过这是关乎品位的一个问题,有些人的品位比其他人的品位要高雅一点,有些人对于啤酒的知识要比其他人更为丰富。

比如我非常喜欢百威,我想它的口感,它的包装非常好,我的朋友也非常喜欢百威。喝着百威就感觉我们在美国一样,这得益于百威营销策略。但让我惊讶的是百威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啤酒。而读了书的几页之后就会有所想法,之后你就会用一种形式来表达你的观点和感受。

作家经常会抱怨书评人士的批评,好像他们不是同类一样。但确实有些专门写书评的人士,他们纯粹地做书评,我的老天,如果真是这样,只写书评,那生活会是什么样?但是我觉得作者如果说抱怨书评,或者写书评的人,这是蛮愚蠢的。因为从书评的角度来说,书评出来以后必然会形成一些判断性的意见和看法,对书的命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啤酒的感觉,这都很正常。英国的一个作家说:一篇不好的书评最多让你吃不好早饭,但到了中饭就基本上没事了。

伊恩·布鲁玛,评书是自我观点的表达

伊恩·布鲁玛,专注日本研究。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旁观者》杂志编辑,为包括《纽约时报》、《纽约书评》、《新闻周刊》、《纽约客》在内的多家西方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出版的著作有《面具背后》(1984)、《上帝的尘土:当代亚洲之旅》(1989)、《罪行的报应: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回忆》(1994)、《西方主义》(2004)等。

其实写书评的人也是在写他们的思维轨迹、心路历程,这一点上来说,书评像小说以及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个创作。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有些书招致一些批评,有些读者去读书评,而不是读小说或者作品本身。比如都市里的聚会他们装着什么都读过,其实只是读过书评,而并不是书本身,这是应该避免的。书评人是一种服务,他要解释,要让读者对这个作品感兴趣,而批评者却是不一样的概念。

20世纪在美国有一些著名的批评者,很多人是对被批评者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书感兴趣,这个批评者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而书就是他的一种灵感来源,而评论本身也是一个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现代版的《爱丁堡书评》,就是《纽约书评》,这些撰稿人把书当成灵感的来源,表达他们的思想。

最后,我觉得评论是个人的想法,或许有冲突,也应该有冲突,这是个人的自由,同时我们要表达这样的想法。我认为和谐不是最大的美德,最大的美德是表达不同意见的距离。

诺曼·莱布雷希特:评论人在未来会面临的两个威胁

诺曼·莱布雷希特,生于伦敦,著名古典音乐乐评人,专栏作家。代表作《名字之歌》上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

对他们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威胁,其实这来自于内部。因为独立报增刊很长时间没办法挣钱了,所以编辑采取了一些行动,他们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把整个评论的版面去掉。

要为评论找一个理由,或者是找比较强劲的理由来证明他们有必要存在。在我们的文化当中,目前这种声音是最强的,评价对于报纸、报刊到底有什么积极作用,这方面的争论非常非常重要。

一个评论人士能够给报刊带来什么,我在英国有很长一段时间来考虑一家报刊给我提供的职位,我认为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报纸要把用于刊发评论的部分扩一倍,从记者角度你确实有这么一个专业人才库,你没有办法在其他地方去复制。当然了,我这个条件满足了,所以我才接受这个位置。而其他的报纸没有做到这一点。

另外一个威胁,就是互联网上批评的匿名性,每个人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换了一个名字,来攻击这本书。他们完全没有依据,但你没办法,束手无策。我们要知道两件事:一,这种事情在发生。二,无法控制。第三,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认为这是完全可靠的评论。书评人有如屠夫,而作者是案板上的肉,我最早做评论人,后来自己出书,但是屠夫和肉板上肉的转变不是那么容易的,是相当复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