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雄浑(3)笺析

 江山携手 2013-08-22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雄浑(3)笺析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笺析

         雄奇的诗篇,总是给人一种大海扬波,长风彭浪的阳刚之美。在唐诗里,气势雄浑的诗章并不少见,这里试举一例。看看岑参的七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廉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秋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路雄浑(3)笺析八月秋高,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即来。此诗开篇奇突,“笔所未到气已吞”,飞雪未来,先有风声。“北风卷地”与“白草折”都显出秋风的汹汹来势。“忽如”以下,诗人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化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点出了大雪有如春风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其后,诗人由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因为北国战事频仍,将士在这里的艰苦处境是不言而喻的。这里的严寒,不要说“狐裘不暖”,就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在这样的环境里守边,难道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雄壮吗。接着,诗人抒情的长镜头再次由户内转向户外,这次他把笔触延伸到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厚重低垂。雪虽停了,但北国的天空仍然很雄奇浑厚。“瀚海阑干百丈冰,秋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笔墨夸张,气势磅礴。一下子把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如水墨丹青似的勾勒出来,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其后,送客出门,时已黄昏,这时,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只见辕门之上飘舞的红旗也被冻结得僵硬而不能翻卷。送客到轮台东门时,远看大雪封山,客人消失在雪地里,可是,诗人的思绪却意犹未尽。他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的痕迹,也滋生出一种悠长的联想:这里有对朋友离别后的留恋,有“长路关山何时尽”的愁思,也有对自己归期未卜的惆怅。这种悠长的意绪与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战地豪迈气息。所以,这首诗作为雄浑的例证是名符其实的。

         儒家诗论强调体实而理健,所以司空图“雄浑”一格,实际上是儒家仁义道德在文学上的翻版,并没有超越诗教“温柔敦厚”的樊篱。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云:“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前辈诸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耶?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緻,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遒举”似乎就是这里所说的“雄浑”的风格了。所以说,司空图以“雄浑”冠以二十四品之首,是有他的用意的。正如刘勰《文心雕龙》必以《原道》《徵圣》为开宗明义之章,钟嵘《诗品总序》必以“动天地,感鬼神”叙起,古人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就是他们共同对仁义理智的看重。以为文学必须表达这种道义与信念。从对艺术的理解上讲,本品中所论闳中肆外的道理,也并不只雄浑一格为然。司空图要在这里阐明他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实际上是概括着诸品共同的要求。把雄浑一品放在二十四品之首,从章法上说,应当是一个总纲或是总论。二十四品次第先后,大体上是同异互举,蒂萼相生。可以看出它也是有着一定的体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