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日本政府把垃圾分类作为资源再循环利用的一项基础工程,下力气持之以恒地把它抓好。日本各城市的垃圾分类各不相同,少则十来种,多则二十余种。 大致可分为(1)资源物,包括可回收的塑料制品、玻璃瓶、废纸等;(2)可燃垃圾,包括厨房垃圾、落叶、割草、树枝、橡胶制品、皮革制品、衣服、碎纸、顽污塑料制品等;(3)不可燃垃圾,包括陶器、玻璃制品、金属类物品、铝制品、小型家电、电灯泡等;(4)大型垃圾,指边长超过50cm的物品,需要电话预约,上门收集。这类物品均委托废弃物处理业者回收,并收取相应的费用。(5)家电类物品,按《家用电器回收法》的要求,由各制造厂家或零售商店回收处理。 各类垃圾都规定相应的回收日期,有的每周两回,有的每周一回,有的每月两回等等。为了便于居民记忆,政府专门印了《垃圾分类方法和丢弃方法》的宣传画,供居民在家庭张贴和查看。在各类公共场所,都设置有分类垃圾筒,供居民丢弃垃圾。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家用电器回收法》对家电再生利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法令提出了废旧家电“再商品化”、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概念,即寻求从过去生产、使用、废弃型的模式转向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环型模式。 根据这项法令,生产厂家的所有产品都有明确的资源再生率要求。其中电视机必须在55%以上,洗衣机、电冰箱在50%以上,空调则要超过60%。法令还规定,家电的生产企业、零售商、消费者共同承担家电回收再利用的义务。其中,家电生产企业负责废旧家电的再商品化,零售商负责废旧家电回收和将其送交生产厂家,而消费者则需要支付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费用。比如,每丢弃一台废旧电视机或洗衣机、空调、电冰箱,其所有人要分别支付2700日元、2400日元、3500日元、4600日元的费用,违反法律规定的要受重罚。
一是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补偿金制度,由环境省和经产省执行。环境省主要资助生态工业园区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经产省主要资助硬件设施建设、与3R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生态产品的研发等。国家对入园企业的补助经费占企业初步建设经费总额的1/2—1/3,地方政府也有一定补贴。以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目前已投资5020亿日元,其中国家投入10000亿日元,市政府投入5800亿日元,其余为民间投入。 二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系统。日本对企业购置生物燃料制造设备,三年内减免固定资产税1/2。对废旧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杂物去除、空瓶洗净、铝再生制造等设备实行3年的退还固定资产税。 三是大力补贴太阳能发电。横滨市多年来一直大力鼓励太阳能的利用并对住宅太阳能发电设施提供补贴,规定此类设施每千瓦功率可获得40万日元补贴,上限为150万日元。2009年度横滨市已经补贴了约90000个住宅太阳能发电设施。同时,横滨市还对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实行补贴,根据热水器类型不同每台补贴4万日元至8万日元。此外,从1967年度至2010年度,横滨市所有中小学校免费建立了太阳能发电设施,均由政府出资投入。
大木町提出:要经过努力,建设一座不排放垃圾(零浪费)的村镇。为此,制订了大木町驱逐浪费宣言(零浪费宣言),明确了生物量资源化目标;在全区实行垃圾专业化分类,并将生活垃圾、屎尿和净化槽污泥转化成能源和有机肥料;实施油菜花项目,并将废弃的食用油转换成代替轻油的燃料(BDF);成立Aquas地区共同发电站,在町内的所有小学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鼓励家庭使用太阳能设备,町内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的住户超过了5.2%。在生态村项目推进的五年时间内,共投入建设费用达11亿日元。可喜的是:实行生物量资源化后,最终需要焚烧和填埋的垃圾大为减少,垃圾处理费用大幅减少,年处理费用削减3517.3万日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