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陡河水库迁建村岁月回忆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3-08-23

陡河水库迁建村岁月回忆

 

唐山市陡河水库是河北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半个世纪以来,水库饱经沧桑,为唐山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人民生活用水、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留下了围绕它而形成的许多鲜活史料。唐山市郊区双桥乡的12个村庄,有9个是水库迁建村。我于1961年秋至1965年春在双桥公社工作3年多的时间,曾耳闻目染了迁建初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境遇。后来我虽然离开了双桥,但由于多年没有离开郊区,时刻关注着那里的发展变化,现将自己耳闻目睹的难忘境况作些回忆。

  兴建陡河水库

  陡河水库位于燕山南麓的陡河上游,距离唐山市东北15公里、开平8公里处的双桥乡,是建国后河北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国家投资5005万元,占用唐山市郊区双桥乡9个村、栗园乡5个村和滦县榛子镇2个村的5500亩土地,于19551115日动工,1956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开始拦洪蓄水。19703月至197110月开展第二期工程,水库堤坝续建加高,修建溢洪道。二期工程竣工后,全库控制流域面积530万平方公里,占陡河流域面积的39.5%,总库容5.1亿立方米。是一座具防洪、供水、灌溉等综合性作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包括主副土坝、输水洞和溢洪道。拦河大坝为土坝,最高坝墙22米,坝顶全长6115米。大坝左端分别建有输水洞和溢洪道各一座。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有压圆洞,直径3.6米,装有平板钢闸门,电动启闭,最大泄洪量140立方米/秒。溢洪道为开敞式实用堰,宽24米,高7米,两孔卧室平板钢闸门,最大泄洪量360立方米/秒。水库形状近似三角形,北面和东南方向为燕山余脉,西南方为人工修筑的大坝。大坝一边有镇水铁牛和泄洪口,另一端可遥望后来建设的陡河发电厂,是唐山的水罐。它的建设对确保唐山市防洪安全,减少陡河下游农田洪涝灾害,改善城市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供水条件,以及净化美化环境,发展淡水养鱼,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项承诺均未兑现

  水库拦洪蓄水后,给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库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1956年,农村大部分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土地归集体所有。唐山市人委规定:“凡征用农业合作社的土地,土地补偿费归农业合作社。修公路占用集体土地不予补偿。”可能当时把修水库占地视同修公路占地了,也没有给予任何补偿,只给了很少的当年青苗补偿费。刚刚获得解放不久的农民,非常听党的话,只要政府发出号召都会丝毫不走样地执行。国家知道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肥沃的良田减少到人均不足半亩地。为了不让农民吃亏,曾作出3项承诺:保证每年一水一麦;口粮吃余粮队水平;允许农民常年捕鱼。

  保证每年一水一麦,是指每年汛期过后,水库将泄洪放水,水库边缘被水淹没的土地即裸露出来,习惯上称其为水脱地。晾晒一段时间后,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季节,允许农民无偿种麦。因为水脱地很肥沃,种麦不用施肥。等到第二年小麦行将收获之时,正好进入汛期,开始拦洪蓄水。“一水一麦”本是一件好事,当然农民乐意接受。每当水脱地亮出来,各村不误时机纷纷抢种。经过一个冬春,小麦长势喜人,秸秆粗壮,麦穗肥大,丰收在望。然而事与愿违,每到夏季小麦收割季节,正是进入汛期,水库开始拦洪蓄水。过去农村没有水浇地,农民种植旱地麦大隔垄,610日左右干旱风一吹,麦穗就抽干变黄了,正所谓“麦熟一晌”。而水脱地小麦因地温低,成熟期一般较旱地麦晚710天,所以总也赶不到拦洪蓄水之前。大家眼看着蓄水了,急忙划船去抢收麦穗,可没有水势上来得快。8个多月的期盼成了泡影,最终连种子也没有收上来。连续试种了几年都不成功,农民最后选择了放弃,一水一麦的承诺没能兑现。

  口粮吃余粮队水平。水库建设之日,正是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之时。1955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业生产情绪的紧急通知》,执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使农民对交售粮食心中有数。1956年,从城市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进行宣传贯彻,按规定提留口粮、饲料、种子,简称“三留”。具体到口粮分为3个标准,余粮队口粮每年人均400450斤,自足队口粮每年人均360400斤,缺粮队口粮每年人均360斤及以下。因为修水库以前,水库占地村都是余粮队,所以占地之时承诺吃粮水平不降低,仍然执行余粮队标准。可事实并非如此,却按缺粮队掌握。1958年又刮起了浮夸风等“五风”,使“三定政策”遭到破坏。

  19588月上旬到13日,毛主席先后视察了河北、河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一些农村,提出“人民公社好”。8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定》,提出人民公社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形式。会后,全国很快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9月,唐山市郊区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建立了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化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公共食堂。

  195878日,《人民日报》发表消息:“湖南邵阳县、桃源县,湖北公安县和福建安溪县部分地区农业社办公共食堂,受到群众欢迎。”818日《人民日报》消息:“广大农村大办农民公共食堂、托儿所、洗衣组、缝纫组,解放了妇女劳动力,出现了新的生活方式。”109日《人民日报》消息:“安徽响山社最早实行供给制,挖掉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根,架起通向共产主义的阶梯。”1025日《人民日报》社论,标题是“办好公共食堂”。在强大舆论的推动和各级领导的部署下,唐山市郊区6个公社的各生产大队,于9月全部办起了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1961年秋季,我到双桥公社工作后,党委副书记李连山曾给我讲了两个有关公共食堂的故事。一个是农村办食堂初期,双桥大队在村头支起两口大铁锅炸炸饼,从早晨天亮就开始炸,炊事员始终忙个不停,连抽口烟喘口气的时间也没有。因为吃炸饼、拿炸饼的人络绎不绝,就连过路人也可以停下来吃饱后再带上两张饼,一直干到天黑看不见干活儿了才罢休。另一个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6月份,当时全公社12个大队,只有大柳树大队尚未办起公共食堂。为了实现全社食堂化,一天晚上,李书记带领几名公社干部到大柳树进一步做工作。由于农村普遍没有办电,就摸黑儿向社员大讲办公共食堂的好处,打算这天晚上拿下来。正讲得起劲时,突然接到公社的电话通知,让当夜11点到市委收听电话会,宣传工作只好暂停。公社干部们骑上25公里自行车,到唐山市委会议室后得知,原来是河北省委召开的立即取消农村公共食堂的全省电话会。在返回公社的路上,大伙议论着,眼下办公共食堂的物质基础达不到,人们的思想觉悟不适应,食堂管理也跟不上,弊病很多,实践证明公共食堂不成功。可是,今天晚上我们还在大柳树宣讲公共食堂的优越性,真是自欺欺人。第二天召开全公社各生产大队书记和大队长会议,宣布兴办了两年多的公共食堂散伙了。

  1959年,国民经济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各级领导对粮食产量估计过高,许多社队完不成粮食征购任务,在已经征了过头粮的情况下,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搞“粮食爬坡”、“交红心粮”等。社队干部在唐山饭店连续开会40多天,直到报出的交粮数量能够完成当年征购任务才散会。1961年郊区农业人口平均口粮250斤。供应库区迁建村的粮食不仅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粮,而且粮食品种薯干占90%

  为了保证1962年春节让农民吃上一顿大米饭和除夕夜的饺子,我配合公社粮管员从196111月就开始调查统计全公社吃不上米饭、饺子的户数和人口,上报到市人委。到腊月小年前后,按每人稻谷和小麦各一斤做了供应。分到一家一户去却没法加工,于是就由生产队统一把稻谷碾成米、小麦磨成全粉,然后按各户人口进行分配。在三年困难时期,库区农民吃上一顿除夕饺子是多么困难。

  再说允许农民捕鱼。水库拦洪蓄水后,开发利用水面资源,发展淡水养鱼。水库管理处建立人工鱼种场,人工孵化鱼苗,进行自繁自养,每年向水库投放大量鱼苗。虽然占地时政府答应将来允许农民捕鱼,实际上水库养鱼后,建立了渔政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库区养鱼,绝对不允许农民使船捕鱼。谁敢下水,将按渔业法处理,或没收船只,或罚款或拘留。这件事又落空。

  由于当初承诺的3件事一件也没有兑现,加之水库占地补偿费一直没有解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委每逢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占地村的干部总要讨个说法。我每年都要为双桥公社党委起草向水电部越级的报告,请求解决库区农民的生产、生活、走路等实际问题。但均无下文,年复一年。

  两次迁建

  库区村庄经历两次迁建。195511月动工兴建陡河水库之前,库区占地的16个村进行了第一次迁建。居于北部的滦县榛子镇两个村,往远离水库的北边搬迁。水库西边的栗园乡5个村西进,集中建设了新村,为5个村建设了一所小学,称为水库小学。在库区西部建设了一所中学,称为唐山市第二十中学,就连水库东部的中学生也要绕行十几里地到这里上学。位于陡河水库东岸的双桥乡7个村,向扼守在东边的围山山坡上搬迁,从南往北一字排开,建设了双桥和大柳树两所小学。双桥乡还有两个村,一个是位于水库西南边的徐庄子村,迁到冶里村南,一个是位于水库西北边的安家庄村,继续往水库西北方向迁移,单独建设了一所小学。然而,安家庄的迁建形成马拉松,哩哩啦啦拖到1963年才基本结束。当时公社配备一名专管迁建的副乡(社)长,集中精力抓迁建。

  陡河水库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发现西部大坝建得矮了。为提高水库拦洪蓄水能力,计划大坝续建加高,同时修建溢洪道,涉及到库区东部7个村庄的第二次搬迁,动工前就要迁完。“住惯的地方,永远像天堂。”刚刚住上十多年的村庄又要搬迁,农民虽然难于割舍,但为了全市人民的利益,还是舍小家为大家。从1966年就开始酝酿迁建地址问题。第一次迁建时,泉河头村与张庄村就建在同一山坡上,两个村分不清谁是谁,这次迁建就更没有空间了。所以,决定泉河头村移民到郊区郑庄子公社。既要建房占地,又要划拨农业生产用地,一个村整体迁建难于安置,故把泉河头村划分为前泉河头和北泉河头两个村。其他村庄继续往山坡高处搬迁。这次迁建在时间上比较第一次从容,1970年底之前迁建全部结束。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唐山郊区北部具有栽种果树的传统,清代以后,双桥一带农民在山场上人工栽植了大片枣树、桃树等干鲜果树,双桥的大红枣曾享誉四方。兴修水库,迫使农民向山上发展。村庄往山上搬迁毁了部分果树,为开辟粮田,又继续毁树。在山坡上开辟一级一级的梯田,垒坝阶,运来好土,种上庄稼。梯田地块多而小,非常分散。农民朋友曾给我讲个故事:一个农民自己上山干活儿,干完一块又一块,但干到最后总觉得不够数。当中午准备回家吃饭,拿起放在地上的草帽时,才发现草帽下边盖着一块地。种梯田骡马车辆使不上劲,向山上送粪,往山下收拾庄稼,都是用毛驴驮着驮子运输,人要多挨累,而产量却很低。

  1958年公社化以后,地处山区的双桥公社为绿化荒山,开展封山育林,男女老少总动员,都上山挖鱼鳞坑,栽树绿化。但由于社会上的浮夸风,使人性也浮躁,鱼鳞坑挖得小而浅,加之树苗小,栽植后浇水又没能跟上,漫山遍野树木没能过冬就死光了。多年以后仍然在山坡上可见“封山育林”4个大白字和影影绰绰的鱼鳞坑。

  50年代末、60年代初,库区少数村庄凭借靠山的优势,搞了些开采石灰石、打矾土的副业。打矾土不敢挖井,只采那些裸露在地表层的三节、四节、紫木节等品种,品质不够好。用生产队的马车拉往市里陶瓷厂,或拉到开平火车站装货位外运,增加些集体收入。但仅仅是小打小闹,不敢大搞,怕招风。

  库区行路难

  陡河水库建成后,修建了一条唐山至滦县榛子镇的县级公路,全长25公里,为土和砂石路面。从唐山至冶里村路面平坦,但由冶里至大口是在丘陵地山修建的,虽然路面较宽,却随坡就弯,路陡弯大,局部石头暴露,路况不好。大口往北沿山根修建的土路路面较窄,两辆马车错车都很困难,这是库区东岸迁建村走出去的唯一通道。就是去对面水库西边的村庄串亲,不是往南绕道十几里地,就是向北绕圈子十几里地,人们走了不少冤枉路。走在这条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三五年可以骑坏一辆自行车。

  有一条从唐山火车站发车的公交车,终点站在陡河水库管理处西下坡疗养院门前,车况差、车次少、跑得慢。处于库区村庄的人们要坐这趟车,还要步行十里八里路。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宁愿骑自行车,图个方便,也不乘车。

  双桥公社机关、信用社、供销社、诊疗所等都设在水库东岸,工作人员、医生等去位于库西的安家庄,或是安家庄的村干部到公社开会、到信用社和供销社办事,或是两岸农民互相走亲访友,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渡船。为了解决库区两岸的往来,安家庄大队打造了两条中型木船,安排4名社员当了艄公,专业做撑船工作,由生产大队记工分。他们每天比社员出工早收工晚,只要不是风雨天,必须坚持出工,很是辛苦。两岸码头的位置选定在水库最狭窄处,没有建筑物,根据库区水位的变化随机应变。这两条船作为交通工具,专门接送两岸往返人员,自行车也可以推上船。好天气顺风顺水,单程需要半小时,赶上逆风行船,艄公费力行船慢,就要多费时间。无论生人还是熟人,一路不收船费。4位艄公都是朴实憨厚的壮年人,每天穿梭在陡河水库两岸,在撑船20多年的经历中,没有发生过翻船溺水事故。

  然而,农业生产用船却发生多起严重事故。1962102日,栗园公社迁建村郝家庄和郑家庄社员乘船过水库到老庄(迁建前旧村址)收秋,因船只超载发生翻船事故,造成13名社员遇难。1969624日,唐山市建筑陶瓷厂工人到双桥公社迁建村马家峪大队支援麦收,乘船横渡水库发生翻船事故,8名工人遇难。1973824日,双桥公社迁建村孙家庄二队17名男女社员,乘船由东岸过水库到西岸收割高粱,因船底漏水和超载,当行至距岸6米处,发生翻船事故,8名女社员落水身亡。1979411日,栗园公社迁建村尤各庄大队社员乘船到水库对岸劳动,途中发生翻船事故,32名社员落水,7名得救,25名遇难。

  每年春、夏、秋3个季节,水库两岸的人们靠渡船穿行于水库,而到了冬季摆渡就停了下来。在1975年陡河发电厂投产以前,水库整个库区在冬季都会冻结很厚的冰,船不能行走,倒是可以跑人,俗称“跑冰”。胆子大的车把式还敢赶着载重马车横过水库。不过,冬春之交看着水库表面结冰,实际冰层已经很薄,老百姓说春天的冰是立茬儿的,不再能承重,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冰窟窿里,也发生过骑自行车的人掉进冰窟的事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陡河水库迁建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期,党中央、国务院落实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发了当年水库占地的补偿费。1983年,在水库北部狭窄处,修建了全长2公里的陡河水库大桥,结束了库区人们28年靠渡船穿越东西的历史。后来,村村通了柏油路。库区东部依山而建的迁建村靠山吃山,采用科学方法栽植果树,年年都是果实累累;库区西部傍水而立的迁建村靠水吃水,发展淡水养鱼事业,年年都是捕鱼满仓;各家各户的粮食,年年都是大缸流小缸满的;丰衣足食,家家过上了小康生活。

  

原文地址:http://www./1/view-270111.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