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喀秋莎》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3-08-23

追忆《喀秋莎》

 

1945年春天,苏联红军200多万人突破波德边境,攻入德国本土,从南北形成夹击,包围了纳粹帝国的巢穴――柏林。416日,红军对柏林外围开始进攻,那正是一个春花盛开的季节。前进中,许多部队齐声唱起了《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一位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

  1938年,苏联作家芮宁将伊萨柯夫斯基和他的“老搭档”――作曲家勃朗特尔邀到编辑部,请他们写一首歌,准备刊登在他正筹办的刊物的创刊号上。离开编辑部,伊萨柯夫斯基将几页手稿交给勃朗特尔,勃朗特尔仔细翻看着,当读到《喀秋莎》一诗时,立刻被它所表现的纯真感情和优美意境所吸引,尽管当时这首诗还没写完,他却兴奋地大声说:“就是它了!”在他的催促下,伊萨柯夫斯基将结尾部分很快写出: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跟随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告诉驻守边境的战士,

  喀秋莎的歌声永远伴随着他,

  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

  心中怀念远方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国家,

  喀秋莎的爱情永属于他。”

  直至两年后苏联的卫国战争才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1943年获得斯大林金奖),并在战火的洗礼后成为一部旷世杰作。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以“闪电战”夹击苏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其中央集团军近百万人便直逼莫斯科城下。7月中旬,苏联红军新编第3近卫师开赴前线,莫斯科某工业学校的女学生高唱《喀秋莎》为战士们送行,当列车在歌声中徐徐开动,近卫军战士庄严地行军礼向女学生答谢,那悲壮的一幕曾令千万人动容……在后来的第聂伯河阻击战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但他们却重创了德国最精锐的“飞毛腿”――古德里安坦克部队,为保卫莫斯科赢得了宝贵时间。从那时起,《喀秋莎》便伴随着战火硝烟,带着苏联人民战胜德国侵略者的必胜信念,传遍前方、后方……究其原因,这首歌不仅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更把姑娘的真挚爱情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紧密相连,这饱含着少女纯情和希望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武器、卧在寒冷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憔悴的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从而鼓足勇气,为祖国而战,为家园而战,为保卫心爱的姑娘而战。正如伊萨柯夫斯基说:“青年们所以热衷诗歌,是因为他们热情奔放,希望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达内心朴素又崇高的理想。”这首用俄罗斯姑娘昵称作标题的歌,恰恰是用明快朴实的语言和热情奔放的曲调,表达了俄罗斯青年心中那崇高的理想,字里行间洋溢着令人振奋鼓舞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随着战事的发展而传开,波兰人民曾将“喀秋莎”作为战斗号令,而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员还曾将这首歌曲作为联络信号。更为出人意料的是,当时,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这首歌。

  《喀秋莎》寄予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也聚集着正义胜利的希望,那个让战时德国人闻风丧胆的“斯大林管风琴”(车载火箭炮),在经过残酷的战争考验后,名称也由威风凛凛的“赖莎?马克西莫夫娜”改为含情脉脉的“喀秋莎”。这些都是伊萨科夫斯基和勃朗特尔都未曾料到的……“喀秋莎”火箭炮在二战和朝鲜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使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50年代,苏联把火箭炮的发展推向了高潮,火箭炮的技术战术性能如发射管数、射程、威力和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德国、意大利、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也均以“喀秋莎”火箭炮为样板,研制出了各式不同种类的火箭炮。进入80年代以后,火箭炮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世界各国研制出了一批性能更加优越的火箭炮。然而,不管火箭炮如何变幻,在它们的身上总也挥不去“喀秋莎”的倩影,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把“喀秋莎”这个名字作为火箭炮的统称。

 

 

 

原文地址:http://www./8/view-1049054.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