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随人意常自圆,人随月圆心自安。】【情感美文】

 shhksyc 2013-08-23

【月随人意常自圆,人随月圆心自安。】【情感美文】  

2



月随人意常自圆,人随月圆心自安。



 
 

 抬头望月,心中的月亮猛然间便达到了一种神奇的境界。
    那秋波流水般的月光啊,竟让我的心灵如此安静,安静的犹如处子的情怀。
    那含情带羞般的月光啊,竟让我的思绪如此平和,平和的就像清澈的秋水。
    明月、清风,载着我厚重的思绪,映着月的朦胧,望着月的明眸,
    我的故乡,我的亲人,我满腹的相思洒在片片的月光中。


图片
 
   月是一个故事,一个千古不变的故事。
    那英姿不变的嫦娥、芳香四溢的桂树、永不疲劳的玉兔、不谙世事令人讨厌而又无可奈何的吴刚、还有那刚正不阿的张果老的传说......
    从奶奶嘴中娓娓道来,似行云、如流水,读不尽、说不完。
    只是今夜,月满如盘,银辉普照,千里婵娟。
    只是今夜,圆月高挂,星光璀璨,清波无限,天地同辉。
    读月,看到的不只是圆满,还有自己的本心。
    正所谓:月随人意常自圆,人随月圆心自安。

 

图片
 

  月是一首歌,一首百听不厌的歌。
    而且,随着时光的洗涤、环境的变化,常唱常新,
    人们在“阴晴圆缺”的伴奏下,就成了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在游子的眼中,月光是浓浓的乡愁,是家中明暗的灯火,是母亲温柔的眼眸,是无法割舍的思念,是不能忘却的欢忧

    
月啊,你曾陪伴过多少学子在孤灯下苦读,你曾慰藉多少少迷惘的人的内心。
    有了你,人间的夜晚不在黑暗。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幸福时,我们赏月,寄托遥远的祝福;
    悲痛时,我们望月,释放所有的痛苦;
    无聊时,我们观月,会联想到许多快乐的时光;
    亲朋相聚时,我们读你,
    亲朋离别时,我们读你,
    你为人类带来了无穷的欢快及悲哀,
    你更是心灵的住宿。

                图片

 
   
月是一首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屈原问月,月让后人记住了一颗不甘沉沦的灵魂;
    李白邀月,月让后人学会了人生豪迈的气派;
    杜甫吟月,月让后人读懂了一颗悲悯忧患的诗心;
    苏轼举酒遥问“明月几时有”,月亮又让人在阐悟了悲欢离合之后,更懂得珍惜人间真情。
    文学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月光的句子,难道不是一首绝妙的散文诗么?
    人们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将诗人月下独饮的寂寥心态展现的栩栩如生。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把游子的思乡之情抒发的情真意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种感伤的氛围与情调,又将诗人的情怀描述的黯然凄美。

 

图片
 

   月是一幅画,是一幅价值连城的水彩画。
    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敢断言:倘若有画家专业画月,犹如齐白石大师画虾,一定千姿百态,其神态、其意境定能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君不见那新月如勾、残月如蚌、满月如盘?
    还有那皓月当空,一人一椅一桌一壶洒,
    更有那一人一笠一叶舟、天上水中两明月的胜景,景也,画哉!

        图片

 
   
人生如月,免不了阴晴圆缺。
    人生如月,既有着新月的惊喜,又有着满月的幸福,也有着缺月的遗憾。
    月如海,人如潮,
    海中的潮起潮落,谁都无法预料,
    如月的阴晴圆缺,谁都无法改变。
    因此,对着夜幕中的月我将所有的祈祷放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秋风揉圆了那一轮仲秋的月亮,把思恋的洞箫演奏得揪心荡肠,
    催得我们每每昂起头来,一遍遍对着玉盘倾诉,一次次托秋风捎去对远方亲人的家书与祝福。

       图片

   
思念在这个别样的夜晚愈加的浓烈,如梦中的常青藤肆意的攀爬、生长。
    真的就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感受。
    耳畔,响起了那首珍爱已久的歌谣:
    落寂的人群,喧嚣的街市,在我眼中,不过如水一瞬,稍纵即逝。
    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运中唯一的信仰。

 
图片
 
   鸟飞花凋,烟消云散,你的背影,却不曾离开;
    如影随形,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几多怀念,几许牵挂,
    才使得色彩依旧斑斓, 
抱月听风独坐;
    我看,落花朵朵飘零。
    人生虽苦短,历程却无常。
    梦中方慷慨,醉里便激扬。
    
月你每天都高高地挂在天上,用轻柔的月光洒向大地,
    你可曾知道,历历代代有多少人读你的圆缺,又有多少人因你而勾起了情思?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