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部分(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中的意义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有关溶液问题 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
二. 知识重点: 1. 物质的量与阿德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4)使用物质的量时应指明粒子名称及种类 (5)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2. 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3.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含义:三同定一同 (2)由定律引出的几种比例关系: 同温同压下: 同温同体积: 4. 有关溶液问题 (1)溶解平衡在计算中的作用。 (2)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 (3)溶解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①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物质的量浓度 ③ 几种浓度,溶解度等的换算
【典型例题】 [例1] 设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 B. C. D. 在 解析:该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考查范围较宽泛,解该题时应注意选项中的隐藏条件,易存在的失误点,① 将标况下液体当成气体对待,② 将弱电解质当成强电解质对待,③ 将惰气分子当成双原子分子,④ 还应注意同位素的关系等。 例:A选项将辛烷当成气体,B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D, 答案:AD
[例2] 若以 A. 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间和密度的相互关系,若以
由于氨水的密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减小,即 答案:C
[例3] 将 A. B. C. D.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体积时: 答案:B
[例4] 将标准状况下的 A. C. 解析:本题考查标况下一气体溶于水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对照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可分别求得溶质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进而求得物质的量浓度,注意不能用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 答案:D
【模拟试题】(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 1. 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时,北京市区90%的公交车和70%的出租车将使用清洁燃料,为全球奥运选手和北京市民提供舒适、快捷、清洁的交通服务。上海将使用1000辆以上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包括20—30辆燃料电池车。通常用的清洁燃料是指压缩天燃气和液化石油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压缩天燃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碳氢化合物 ② 使用清洁能源主要是考虑防止沙尘暴 ③ 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④ 用固体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传递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 某单质X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 A. 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B. 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C. 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D. 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 A. 1mol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离子数为 B. C. 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所含分子总数为 D. 14g卡奥(: 4. 已知常温下,1L溶液中已电离的水是 A. C. 5. 已知: 则 A. 87.5kJ B. 43.8kJ C. 4.86kJ D. 2.43kJ 6.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 A. 若溶液中 B. 若溶液中 C. 若溶液中 D. 若溶液中 7.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 A.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04akJ B. 平衡时 C. 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L,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 8. 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 (2)分析同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规律,发现B、C物质的沸点反常,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 。 (3)① C的电子式是 ,C分子的结构呈现 形;② 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 (4)若将地壳中含量为第二位的金属投入到盐酸溶液中,生成了溶液N。现将强酸W慢慢滴入溶液N中,会产生A,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9. 已知; 有机物A—F中,A是链烃,A与 (1)写出X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化合物A、C、E的结构简式: A ,C ,E 。 (3)指出下列反应的类型:C→D ,E→F 。 (4)写出B与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有机物G是有机物C的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并且G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放出无色气体,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G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三种): 、 、 。 10.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Fe与 实验步骤: ①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 在试管A中加入适量铁丝; ③ 常温下,向试管A中滴入85% ④ 加热试管A至有较多量气体产生时停止,品红试液颜色褪去,试管A中溶液变为棕黄色; ⑤ 一段时间后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步骤③中现象说明 。 (3)在步骤④中,品红褪色的原因是 。 (4)写出步骤⑤中使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可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 11. 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土壤中碳的含量来换算。方法如下: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风干土样2.00g,加入10mL某浓度的 用
(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 (3)土壤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
【试题答案】 1. D 2. A 3. C 4. B 5. D 6. D 7. B 8. (1)2;VIA (2)氢键 (3)① ② ③ 小于; (4) 9. (1) (2) (3)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4) (5) 10. (1)首先向试管D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关闭长颈漏斗的旋钮,然后点燃A处酒精灯微热,若D试管中没入液体中的导气管有气泡产生,则表明装置气密性好 (2)常温下, (3)生成的 (4) (5)取少许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新制氯水后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11. (1) (2) (3)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