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逢佳节穿汉服:福州千年之后再兴华夏衣裳

 dongchang 2013-08-24


关于汉服的美,留给今人的诗歌并不多,李贺的《秦宫诗》里所描绘的“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与《诗经·郑风·子衿》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里呈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男子——一位是日日过着满堂花醉三千客的风流少年秦宫,而另一位是三千年前一个女子在城阙苦苦等候的情人,而无论是诗人笔下浓重艳丽出场的秦宫,还是那个清雅如竹的男子,留在诗歌中飘然俊逸若神仙的他们都让千年后的我们对汉服的美魂牵梦萦。

近日,一场名为“先秦两汉服饰复原展”从4月29日开展,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曾为中央电视台大型历史纪录片《铜之魂》制作道具和服饰的国内顶尖的先秦两汉服饰复原研究组,也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到福州,向福州市民展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的文化。

在争议中寻找汉服之美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或许,这就是近几年来,关于“复兴汉服”的话题再度引发大众关注的主要原因。汉服是否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服装,汉服文化是否要传承?这几年,争议不断。在“福建汉服天下”的会长郑炜看来,汉服是无可取代的“中国之服”,因为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我就想不明白了,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为什么汉族就不能拥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呢?《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知,我们华夏民族的名字就是从这华美的衣服而来。所以,‘复兴汉服’并不仅仅是一件服装的事,更是全中国人对于祖国五千年的信仰。”然而在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包铭新看来,春秋战国时期汉民族的概念还不清晰,汉族形成应在汉朝以后。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但汉族的服饰传统被几个大的历史事件打断,现在他们提倡的汉服,应该是使用了汉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服饰元素,再为现代人设计的“新汉服”。而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就是一个融合过程,现代人穿的所谓的民族服装严格意义上就是明清两代的。对于“新汉服”的概念,郑炜明示自己完全不赞同,“我认为我们福建汉服天下所有会员现在穿的所有服装都不是什么‘新汉服’,汉服式样到周代逐渐完善,汉族传统服饰可以用‘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来形容,飘逸灵动。而我们现在所穿的汉服,其实都保留了这些汉服最基本的元素,只是为了更加适应当今的社会所需,我们会做一些改良,但改良后的汉服还是汉服,绝不是什么‘新汉服’。”喜欢汉服的那一群“同袍”一群中国年轻人峨冠博带,行走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带着冲动和梦想,希冀在“汉服复兴”的口号下,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而这样的人群,不断地在壮大。或许,正是由于汉服的美超凡脱俗,才让几千年后的今人依然为之痴迷,而那些汉服复兴者被称为“同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袍”之一的桥妹(网名)告诉记者:“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汉服的美,虽然汉服并不能像旗袍那样凸显身材,但汉服那种宽大飘逸、流畅拔俗却是最能体现中国女性传统美的服饰。桥妹是一名非常美丽的女孩,在外地读研的她听说福州五一期间要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汉服文化节就匆匆赶回福州。2009年成为“同袍”的她,现在已经能泰然地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当然,刚开始我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被路人注视时,还是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但是现在我已经感觉很坦然了。我觉得别人看穿着汉服的我们是很正常的,这里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觉得很奇怪,但也可能是觉得我们很漂亮。而我,就坚定地认为,路人之所以一直回头看我,就是因为我穿着汉服很漂亮。”桥妹拥有十几套汉服。“我的汉服都是从网上买的,最贵的两千多元,最便宜的两百多元。现在网上汉服式样繁多,最贵的好几万,最便宜的一百元左右。我个人觉得不能买太便宜的,因为汉服很优雅,而有些便宜的汉服粗制滥造,让人穿上全无美感。”除了喜爱汉服本身之外,许多90后甚至00后都成为汉服爱好者,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汉服文化相关的活动认识到许多朋友。与桥妹一起来的两个大男生随意(网名)和上善若水(网名)也特别强调其实汉服活动能让自己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身为工程师的上善若水告诉记者,其实他们90后有很多都是宅男宅女,基本上都在网上跟同龄人交流,而有了汉服文化的团体后,大家多了许多见面的机会,很多人因此成了好朋友,而他们低调的生活也因此多彩起来。“还有,穿上汉服后你自然会注意自己举止,许多古礼会因穿上汉服油然而生,我觉得自己自从喜爱上汉服后,真的变成了一个谦谦君子。”“福建汉服活动规模全国第一”对于汉服文化的未来发展,郑炜充满了信心。“其实,我们“福建汉服天下”是2007年才真正组建的,到现在,我们福建的汉服文化活动的规模应该可以排到全国第一了。”“2006年时,我在报上看到有几个人穿着古装在白马河祭孔,穿的就是汉服,他们原先是到孔庙祭孔的,结果被人赶走,他们没办法才到白马河去举行仪式。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当时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什么是汉服,也没几个人知道那些消失多年的传统仪式。”

那之后,郑炜就和那几个朋友一起组建了“福建汉服天下”,除了大力宣传汉服外还大力宣传复兴民族传统节日。“之后,逢年过节,比如传统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号召大家穿上汉服举行相对应的活动和仪式。慢慢的,周围的人从不理解到好奇再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作为目前已有五千多名会员的“福建汉服天下”的会长,郑炜想到将来关于汉服文化最美好的场景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能看到:每逢佳节,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身穿汉服共度盛大的中国传统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