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识吴凤珍老师

 苏迷 2013-08-24

初识吴凤珍老师

吴凤珍老师,苏州知名作家,我认识她实属偶然。08年赴松陵参加《葫芦吟草》首发式,认识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老太,闲聊几句,原来她是张应春烈士的亲属张君燕,受邀前来参加南社社员张农诗集的首发式。她说今天很高兴回家乡参加这个会议,葫芦兜张氏像她这样年事已高的人已经不多了,我欢迎她常回家看看。

俩人分别没多少日子,我突然收到一本书,从南京寄来,一本自传书《七彩晚年》,内部印刷,作者署名张君燕。后来想起来,是松陵开会时认识的张君燕老师,当时她要了我的地址,没想到她会寄书给我,一位可爱的老太。

书不厚,写的都是她大半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文字,读来很是亲切和温馨。书刊中附有一张合影照,其中一位下面注明“吴凤珍”名字。吴凤珍,会是我报刊上常见的苏州作家吗?我冒昧打了个电话给张老师,很快电话里传来了老太爽朗地笑声,说她和吴凤珍老师不仅认识,还是老朋友,曝料自己还是吴老师的大媒人。

至此,我和吴凤珍老师有了联系,俩人书信往来也有几年。我时常将自己的拙作寄奉于她指点,每收到必回复,还经常寄来她推荐的好文让我阅读,如微型小小说《最后一碗》、散文《家住冷落地段》等等,她的作品有《调味品》、《打鼾》、《漂档先生》、《如厕》等等。对吴老师推荐的好文,我可用“捧读再三”这四个字来形容而不为过。回味、咀嚼,很是美味。

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几段精彩片断。不管是别人写的,还是吴老师的作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构思独特、巧妙,用词精到;或辛辣、或温情,含意深刻、让人过目不忘。吴老师曾和我说过,现在写手很多,文章要写得好,构思必须要新和巧,否则编辑往纸篓里一丢,也很正常,当然这是笑话。

另嘱咐我,苏州评弹里的用词,非常精炼到位,说我可以尝试多听听,会吸收到不少精华,她就是经常去听评弹的。还举例,说我们喝茶,为什么不叫“喝”,称“焐”,换个字就很出彩、鲜活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呵!

吴凤珍老师所写的作品题材,都出自于市井生活,原汁原味,苏州风情跃然纸上。如我QQ空间收藏的她写的几篇《独钟苏州风情声》、《苏州的焖肉面》、《巷口有个臭豆腐干摊》、《伞下人生》等等。都是写身边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用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写文章,以小见大,寓意深刻,耐看!正如她早期作品《婆婆妈妈》一样,很生活,但又很不一般。

这样一位知名作家,夜光杯专栏作家,自与她相识后,我们时常交流探讨,一晃也有几个年头。听朋友说她是位笔风老辣的作家,人却很和善和热情,完全没有大作家的架子,确实如此。我随意抽出她寄来一封书信,摘几句,大家一阅:寄来其中的《黄山“三部曲”》最为生动形象。《血浓于水》感情真实动人。之所以黄山这篇最好,原因在于该文描写多于叙述。创作要尽量避免大段干巴的叙述和理论说教。让形象来“说话”。可以参考地听评弹,《杨乃武》中最精彩的关子书是“密室相会”,而不是表书。凡响档总能抓住关子书细做,这样就出人物了。

《血浓于水》这种标题太多太一般,缺乏个性。解放军救灾也可用这标题,台胞骨髓给内陆,也可用这标题。开头一段写得极好,下面似有些离题。

信末吴老师留言:附上两篇小文章《全村最美的年画》、《最后一碗》,你看看人家抓题材的手法。

两篇剪报,我阅读再三。“年画”讲的是穷乡村的孩子家过年,买不起年画,父亲许诺如他们学习努力,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为他们买张全村最美的年画!很快过年了,父亲对孩子说年画买来了。

大年初一,俩孩子一骨碌爬起来住墙上看,同时一惊!原来父亲将两人连续三年获得的12张奖状齐齐整整地贴了“一大面”,红彤彤映得堂屋一片喜气……作者文末感叹到,这张“全村最美的年画”让他懂得了贫穷农家的志气!全文荡气回肠,令人感动!

吴老师不厌其烦,细致阅读我的拙作,并加以分析和指点,让我受益匪浅!一位老作家携进后学的认真态度,着实让我叹服和敬佩!

多年来我们是笔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联系多了,吴老师几次邀请我到她家坐坐。记得第一次去苏州看她,不巧她正好住院。她笑说小毛病挂挂水就好了。中午,她陪我到医院附近的饭店吃饭,笑称为什么挑这家医院看病,因为这家门口有她喜欢的苏州焖肉面,很有名的。原来她和陆文夫一样,还是一位美食家。我想,她的性情和她的文风很契合,幽默、风趣,难怪我喜读。这顿饭,非她请不可,不好意思的是,出来前她还介绍我这里的招牌点心“小笼包”,让服务员打包带回给小儿品尝。

吴老师和我说,她家住在冷落地段,喜欢听寒山寺的钟声,远离喧嚣的城市,少了些许纷扰。静静地闲来读书看报,写写生活。她以前推荐我阅读的《家住在冷落地段》,是他读理科的儿子写的,许是有了母亲的遗传因子,写得也是巧妙。文章大意说不为没有分到新房、住在冷落地段而懊恼,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难得到市中心,狂购一气,夫人欢喜,还可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读罢文章感觉有新意,构思巧妙。

见过吴老师,在回家的路上有了灵感,构思写成第一篇小小说《送礼》处女作,后来参加吴江日报和移动公司合办的征文比赛,写了《爱的电波》,写父亲和我的故事,行文构思动了一番脑筋,意外收获“二等奖”。同事说我是吴凤珍老师的粉丝,受了她的影响和启发。没错,不然我不会为听到同事发出一丁点的声音,而联想写成一篇《声声不息》文章,发表在苏州日报上。这篇文章也是我第一次投苏州,跨出的第一步呵,因为在文学的道路上,有了不少如吴凤珍老师一般的老师,漫漫长路,其修远兮------

 

初识吴凤珍老师

初识吴凤珍老师      
                前排张君燕(左)、吴凤珍(右)、后排中间《苏州杂志》编辑朱衡

                (扫描于《七彩晚年》书刊)

 

 

初识吴凤珍老师

                              吴凤珍著《婆婆妈妈》书影(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