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早的教育专著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8-25
最早的教育专著

      

  裘影萍

  我国的《学记》是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不但在时间上比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修辞术规范》早一百多年,而且在内容上也更加全面。

  《学记》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晚期,由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揭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律,阐述“教”与 “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学记》提出了“长善救失”的教学原理,认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29个字,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